×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人生行至中年,多半事業有成,職涯茁壯的過程中往往忘了爸媽也在變老,當爸媽過了65歲,為人子女該注意哪些事情?才不致於因未及照顧父母而影響整個家庭。 工作多年,好不容易在職場上拚搏到小主管的職位,卻在毫無預警下,康哲偉接到父親在公園當義工掃地時摔傷髖關節的消息;2個月後父親出院卻又再度跌倒,這次住院1年多,且因藥物副作用或術後身心的重大壓力,導致出現「譫妄(Delirium)」的情況,氣跑了台籍看護,也讓同時要照顧父親和高齡90歲外婆的母親疲於奔命,發生交通意外…… 康哲偉的父親後來沒能順利走出醫院,過程中經歷了各種突發狀況,讓「沒有意識到爸媽變老」這件事的他和家人,生活秩序被破壞殆盡,因此他決定花費1年的時間遍訪專家和案例,出版《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一書,冀望讀者能藉此學習一堂學校沒教、卻至關重要的課,讓為人子女的都能有機會針對各種狀況預做準備。 開家庭會議 幫父母規畫退休生活 65歲是法定的退休年齡,康哲偉建議,當身體硬朗的父母進入退休年齡後,就是開「家庭會議」的時機,一起討論父母退休後的生活規畫,例如學習、旅遊、運動、休閒活動等,因為心靈是否富足與平衡,都會影響身體健康。 銀髮族身體機能退化,可能視力衰退難以閱讀、聽力不佳和人難以聊天,因此在選擇學習事項時,為人子女的要以父母的偏好和能力為主,而除了全心支持外,康哲偉建議最好還能符合「現學現賣」的特性,讓長輩在學習過程中既輕鬆又能有成就感。 另外要注意的是,運動方面不是只有走路、慢跑等有氧運動,最好還要透過無氧運動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強化肌肉功能才能保護骨頭和關節、遠離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問題和減少心臟負擔。 如果爸媽想法較開明,也可以討論預立遺囑,了解爸媽對於醫療自主計畫的想法,以及財產規畫。 用兩個帳戶 搞定退休準備金 當然,也要了解長輩的退休準備金是否充足。康哲偉表示,想過經濟無虞的退休生活,要有「兩個帳戶」的概念,一個是日常花費帳戶,另一個則是醫療保障帳戶。依照康哲偉的計算,退休夫妻兩人若要維持15年間的基本開銷,大約共需要準備1000萬元(1人500萬元),如果還有房貸、租金的壓力,或是希望有休閒旅遊的安排,每年還得再加上10~20萬元,若更長壽或是希望生活更沒壓力,就得再多準備5~10年的費用。 在醫療保障帳戶方面,預估平均每人每年超過10萬元,也就是說,退休後至少要準備150萬元,才能夠應付基本的醫療開銷,若還要再加上看護費、輔具等,可能還需要更多。這部分除了存夠現金,也可以利用保險補足缺口,例如用意外險補足壽險不夠的缺口、醫療險補足健保不給付的缺口,也可以利用公司開放家屬加保團險的機會。 至於近年很夯的「長照險」,康哲偉分析,目前市面上以長期照護為前提的商品,有長照險、類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殘扶險(殘廢照護險),相較之下,長照險保費高,理賠認定條件最嚴格、易有爭議;類長照險限於腦中風、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9至12項特定傷病,無法完全照應有長期照護需求的人;殘扶險則保費最低,各年齡層適用,殘廢程度從輕到重較易認定,因此,他比較建議從殘扶險開始規畫。   送長輩到安養中心≠不孝順 台灣對於安養中心偏見較深,總覺得把長輩送到安養中心就是不孝順,事實上,安養中心大多都只接受健康能自理的銀髮族,養護機構才是專門收治需要他人長期照護的失能者。在康哲偉的訪談紀錄裡,銀髮族多不想麻煩子女,對於退休生活有所期待,夫妻一起住進安養中心的案例大有人在,還有人把自購宅出租,用租金支付安養中心的費用。 住安養中心,不僅可以參加裡面舉辦的課程、活動,又有同齡朋友為伴,想買菜下廚,或是在安養中心的餐廳用餐都能隨心所欲,沒有獨居的寂寞感,生活自在且充實。 康哲偉舉例,有一位年近60歲的女老師,在美國工作多年,回台灣照顧高齡80歲的母親,帶母親參觀安養中心時,深深被吸引,可惜母親不願意入住,她便一人住下,10多年來,不僅從住民變成安養中心的課程老師,也學了一口流利的台語,未來還預計要出書,讓退休生活多采多姿。  

當爸媽過了65歲…… 一起與父母規畫退休生活

2016/01/05
退休,高報酬,理財規畫,退休準備金

人生行至中年,多半事業有成,職涯茁壯的過程中往往忘了爸媽也在變老,當爸媽過了65歲,為人子女該注意哪些事情?才不致於因未及照顧父母而影響整個家庭。

工作多年,好不容易在職場上拚搏到小主管的職位,卻在毫無預警下,康哲偉接到父親在公園當義工掃地時摔傷髖關節的消息;2個月後父親出院卻又再度跌倒,這次住院1年多,且因藥物副作用或術後身心的重大壓力,導致出現「譫妄(Delirium)」的情況,氣跑了台籍看護,也讓同時要照顧父親和高齡90歲外婆的母親疲於奔命,發生交通意外……
康哲偉的父親後來沒能順利走出醫院,過程中經歷了各種突發狀況,讓「沒有意識到爸媽變老」這件事的他和家人,生活秩序被破壞殆盡,因此他決定花費1年的時間遍訪專家和案例,出版《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一書,冀望讀者能藉此學習一堂學校沒教、卻至關重要的課,讓為人子女的都能有機會針對各種狀況預做準備。




開家庭會議
幫父母規畫退休生活


65歲是法定的退休年齡,康哲偉建議,當身體硬朗的父母進入退休年齡後,就是開「家庭會議」的時機,一起討論父母退休後的生活規畫,例如學習、旅遊、運動、休閒活動等,因為心靈是否富足與平衡,都會影響身體健康。

銀髮族身體機能退化,可能視力衰退難以閱讀、聽力不佳和人難以聊天,因此在選擇學習事項時,為人子女的要以父母的偏好和能力為主,而除了全心支持外,康哲偉建議最好還能符合「現學現賣」的特性,讓長輩在學習過程中既輕鬆又能有成就感。
另外要注意的是,運動方面不是只有走路、慢跑等有氧運動,最好還要透過無氧運動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強化肌肉功能才能保護骨頭和關節、遠離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問題和減少心臟負擔。

如果爸媽想法較開明,也可以討論預立遺囑,了解爸媽對於醫療自主計畫的想法,以及財產規畫。


用兩個帳戶
搞定退休準備金


當然,也要了解長輩的退休準備金是否充足。康哲偉表示,想過經濟無虞的退休生活,要有「兩個帳戶」的概念,一個是日常花費帳戶,另一個則是醫療保障帳戶。依照康哲偉的計算,退休夫妻兩人若要維持15年間的基本開銷,大約共需要準備1000萬元(1人500萬元),如果還有房貸、租金的壓力,或是希望有休閒旅遊的安排,每年還得再加上10~20萬元,若更長壽或是希望生活更沒壓力,就得再多準備5~10年的費用。

在醫療保障帳戶方面,預估平均每人每年超過10萬元,也就是說,退休後至少要準備150萬元,才能夠應付基本的醫療開銷,若還要再加上看護費、輔具等,可能還需要更多。這部分除了存夠現金,也可以利用保險補足缺口,例如用意外險補足壽險不夠的缺口、醫療險補足健保不給付的缺口,也可以利用公司開放家屬加保團險的機會。

至於近年很夯的「長照險」,康哲偉分析,目前市面上以長期照護為前提的商品,有長照險、類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殘扶險(殘廢照護險),相較之下,長照險保費高,理賠認定條件最嚴格、易有爭議;類長照險限於腦中風、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9至12項特定傷病,無法完全照應有長期照護需求的人;殘扶險則保費最低,各年齡層適用,殘廢程度從輕到重較易認定,因此,他比較建議從殘扶險開始規畫。

 
送長輩到安養中心≠不孝順
台灣對於安養中心偏見較深,總覺得把長輩送到安養中心就是不孝順,事實上,安養中心大多都只接受健康能自理的銀髮族,養護機構才是專門收治需要他人長期照護的失能者。在康哲偉的訪談紀錄裡,銀髮族多不想麻煩子女,對於退休生活有所期待,夫妻一起住進安養中心的案例大有人在,還有人把自購宅出租,用租金支付安養中心的費用。
住安養中心,不僅可以參加裡面舉辦的課程、活動,又有同齡朋友為伴,想買菜下廚,或是在安養中心的餐廳用餐都能隨心所欲,沒有獨居的寂寞感,生活自在且充實。
康哲偉舉例,有一位年近60歲的女老師,在美國工作多年,回台灣照顧高齡80歲的母親,帶母親參觀安養中心時,深深被吸引,可惜母親不願意入住,她便一人住下,10多年來,不僅從住民變成安養中心的課程老師,也學了一口流利的台語,未來還預計要出書,讓退休生活多采多姿。



 

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