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詐騙不是新鮮事!百年前就發生過,像是用高額回報騙取投資者加入的「龐式騙局」就是一例。然而這個古老騙術,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不久,竟也讓許多華爾街菁英栽了跟斗,爆發美國史上最大的「馬多夫」金融詐騙。這正說明了詐騙不會消失,反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法越加新穎。 根據金管會資料,2015年金融機構詐騙案件通報的警示帳戶達1萬7000多戶;再看刑事警察局統計國人最常遭遇的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ATM分期付款解除設定、假網拍、假冒他人名義,總計財產損失達6億多元。 《防詐百科》書中指出,在被奪取錢財的犯罪性受害人中,竊盜堪稱其中代表,而包含匯款等特殊詐騙所造成的受害金額,竟是竊盜的3.2倍,最主要是詐騙集團伎倆推陳出新,加上被害者多為存在資訊落差的高齡長者,使得近年來詐騙金額不減反升。 想避免被詐騙、誤入陷阱,除了熟悉詐騙集團慣用的模式,也要建立基本的金融常識。 1.確認銷售通路及商品都合法 在金融業,很多業務員會利用財富管理業務代表或獨立理財顧問的名片,傳遞著「台灣管制多,產品報酬差」的訊息,誘導投資人購買未經主管機關審核的境外投資商品。 雖然國內未核准登記,不代表就是詐騙,但這類投資其實存在許多欺騙的空間,比如詐騙集團會用高額手續費或行政管理費打消投資人贖回念頭,也設立專屬網站供客戶查詢投資成果,但客戶卻無從查證起;甚至虛設海外投資帳戶,等到帳戶錢都不見了,才發現是一場空,但也索賠無門。 2.不懂的投資商品少碰為妙 冷門的投資商品,如外匯保證金、利率期貨,最好少碰。因為這類詐騙手法都是採取虛設海外銀行帳戶,成立金融投顧公司,初期會循序漸進誘使客戶到海外開設帳戶,先製作假的交易明細,讓客戶獲利並有信心加碼投資。 因投資標的冷門,再慢慢說服委託下單,等到被發現就倒閉,逃之夭夭避不見面。當然,要避免的方法是,一定要重複查證業者提供的訊息,不能聽片面之辭,若無法查證或該商品市面上不常見,請少碰為妙。 3.不買過度精美包裝的未上市股票 未上市股票必須透過盤商私下買賣交易,常見的未上市股票詐騙,絕對會有精美包裝的華麗外衣,比如名人及專家學者加持,或科技品牌及大廠的投資,再交由知名會計師或券商輔導,加上媒體雜誌對產業趨勢的分析等,讓人難以分辨真偽。 最好的方式是,投資人要實際接觸負責人、經營團隊、研發團隊,甚至到工廠參觀,並確認未上市股票的來源,加上與股務代理多方確認,才能減少踩地雷的機率。 4.小心房客偽造本票房產遭到過戶 房地產詐騙多半是偽造文書,「房客」有時候就是詐騙者。當房屋出租後,房客先偽造由房東簽名的數千萬元本票,並向法院申請「本票裁定」,加上房客刻意不通知房東法院通知,最後法院就會發出「本票裁定證明書」。 拿到本票裁定證明的房客便能向法院申請拍賣不動產,過程中房客可向法官表示願意「以債權人身分承受」不動產,進而取得「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明書」,再把房子過戶。而避免被詐騙的方法是,房東若出租戶籍所在地的房屋,一定要有信得過的人收信。 5.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 理財達人怪老子在課堂總是開宗名義表示,投資學的第一課是「風險與報酬之兌換」,也就是說,報酬率高的投資商品一定得用高風險來交換,很多人被詐騙往往是難以抗拒金錢利誘,甚至放棄長期的理財計畫,迷惑眼前短利,最後血本無歸。 根本之道,就是要學習了解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並依此做預期報酬的設定,這就好比「調整電視機的音量,要多大有多大,要多小有多小」,千萬別被低風險高報酬的話術給迷惑了。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6.查詢與提問避免網購詐騙 網購詐騙本質跟一般電話詐騙相同,詐騙集團會透過釣魚、病毒或轉寄等方式得到買家的電子郵件信箱,並發信通知得標以及匯款帳號。 企圖詐騙的賣家通常不會現身,只接受轉帳,若真需要出面交付物品,也會要求先付訂金,最後買家當然拿不到貨品。自保之道就是,消費者要先上網查詢網拍平台的資安管理,以及該賣家的信用評價紀錄;再者,買家不妨針對商品的功能、特性、來源仔細詢問或上網留言,若賣家無法清楚描述商品或給予商品來源答覆,就要小心是否為詐騙。 7.建立資安常識 避免帳號被盜用 隨著即時通訊及社群網站的普及,現代人交易未必要面對面,對於網路另一端的帳號使用者是否為本人的警覺也偏低,因而詐騙集團會利用駭客盜取Line、Skype及Facebook等網路通訊服務的帳號密碼,冒充該帳號身分並鎖定通訊錄名單進行詐騙。 早期的詐騙手法多為要求朋友匯款,至今網路遊戲發達,詐騙集團主要是利用遊戲幣或代買遊戲點數,騙取交易序號及密碼,透過遊戲寶物交易平台快速洗錢,獲取大量不法所得。避免的方法是不要任意下載或讀取來源不明的電腦檔案,減少帳號密碼遭盜取的風險。 8.委託代客操作 要慎選合法業者 近年很多非法業者會在部落格或臉書貼文進行會員招攬,以自己的帳戶或以民眾帳戶接受資金從事代客操作,部分業者會提供投資軟體或定期給予投資建議,並且收取高額手續費;或有報酬時,再另外收取分紅費等。 非法代操業者,通常一開始會用低手續費吸引客戶,但風險很可能是賺到錢,客戶也未必拿得到;若不幸被查獲,不法資金還會被查扣。因此,若想委託專業機構代操,最好要找合法業者,若想取得投資顧問建議,也要找合法投顧,權益才能受到保障。 9.租屋匯款前 先確認屋主身分 國際出租詐騙在歐美很常見,詐騙集團通常是利用飯店或出租公寓的照片,並用低於市價的行情刊登租屋網站,等著租屋族上鉤。一但有人上鉤,詐騙集團就會謊稱屋主在國外,必須委託國際物業公司處理租屋事宜,並要求先以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或速匯金(Money Gram)等跨國匯款管道交付擔保金。 租屋族若看到房東不在國內,而被要求必須先匯款到國外,最好親自到現場看屋,並要求對方出示房屋所有權狀及屋主身分證明文件,再利用權狀上的建號、地號向地政事務所查證屋主姓名是否正確,才決定是否匯款。 10.ATM無法解除分期付款設定 近幾年消費者在網路上購物、訂房、訂機票及代購等頻率很高,但網站若防護措施不足,遭到駭客入侵,交易資料就會被輕易竊取。通常詐騙集團會以工作人員疏失、訂單錯誤等理由,告知消費者該筆交易被重複扣款,要求本人前往ATM解除分期付款設定。 ​ 不過,由於自動櫃員機根本沒有解除分期付款設定的功能,就算消費者不小心誤設分期付款,實際上也不會有帳戶不斷扣款的問題,因此,接獲類似電話9成都可能是騙局,務必第一時間向銀行查證。

不被詐騙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2016/09/20
詐騙


詐騙不是新鮮事!百年前就發生過,像是用高額回報騙取投資者加入的「龐式騙局」就是一例。然而這個古老騙術,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不久,竟也讓許多華爾街菁英栽了跟斗,爆發美國史上最大的「馬多夫」金融詐騙。這正說明了詐騙不會消失,反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法越加新穎。

根據金管會資料,2015年金融機構詐騙案件通報的警示帳戶達1萬7000多戶;再看刑事警察局統計國人最常遭遇的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ATM分期付款解除設定、假網拍、假冒他人名義,總計財產損失達6億多元。

《防詐百科》書中指出,在被奪取錢財的犯罪性受害人中,竊盜堪稱其中代表,而包含匯款等特殊詐騙所造成的受害金額,竟是竊盜的3.2倍,最主要是詐騙集團伎倆推陳出新,加上被害者多為存在資訊落差的高齡長者,使得近年來詐騙金額不減反升。

想避免被詐騙、誤入陷阱,除了熟悉詐騙集團慣用的模式,也要建立基本的金融常識。



1.確認銷售通路及商品都合法
在金融業,很多業務員會利用財富管理業務代表或獨立理財顧問的名片,傳遞著「台灣管制多,產品報酬差」的訊息,誘導投資人購買未經主管機關審核的境外投資商品。

雖然國內未核准登記,不代表就是詐騙,但這類投資其實存在許多欺騙的空間,比如詐騙集團會用高額手續費或行政管理費打消投資人贖回念頭,也設立專屬網站供客戶查詢投資成果,但客戶卻無從查證起;甚至虛設海外投資帳戶,等到帳戶錢都不見了,才發現是一場空,但也索賠無門。



2.不懂的投資商品少碰為妙
冷門的投資商品,如外匯保證金、利率期貨,最好少碰。因為這類詐騙手法都是採取虛設海外銀行帳戶,成立金融投顧公司,初期會循序漸進誘使客戶到海外開設帳戶,先製作假的交易明細,讓客戶獲利並有信心加碼投資。

因投資標的冷門,再慢慢說服委託下單,等到被發現就倒閉,逃之夭夭避不見面。當然,要避免的方法是,一定要重複查證業者提供的訊息,不能聽片面之辭,若無法查證或該商品市面上不常見,請少碰為妙。


3.不買過度精美包裝的未上市股票
未上市股票必須透過盤商私下買賣交易,常見的未上市股票詐騙,絕對會有精美包裝的華麗外衣,比如名人及專家學者加持,或科技品牌及大廠的投資,再交由知名會計師或券商輔導,加上媒體雜誌對產業趨勢的分析等,讓人難以分辨真偽。

最好的方式是,投資人要實際接觸負責人、經營團隊、研發團隊,甚至到工廠參觀,並確認未上市股票的來源,加上與股務代理多方確認,才能減少踩地雷的機率。


4.小心房客偽造本票房產遭到過戶
房地產詐騙多半是偽造文書,「房客」有時候就是詐騙者。當房屋出租後,房客先偽造由房東簽名的數千萬元本票,並向法院申請「本票裁定」,加上房客刻意不通知房東法院通知,最後法院就會發出「本票裁定證明書」。

拿到本票裁定證明的房客便能向法院申請拍賣不動產,過程中房客可向法官表示願意「以債權人身分承受」不動產,進而取得「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明書」,再把房子過戶。而避免被詐騙的方法是,房東若出租戶籍所在地的房屋,一定要有信得過的人收信。


5.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
理財達人怪老子在課堂總是開宗名義表示,投資學的第一課是「風險與報酬之兌換」,也就是說,報酬率高的投資商品一定得用高風險來交換,很多人被詐騙往往是難以抗拒金錢利誘,甚至放棄長期的理財計畫,迷惑眼前短利,最後血本無歸。

根本之道,就是要學習了解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並依此做預期報酬的設定,這就好比「調整電視機的音量,要多大有多大,要多小有多小」,千萬別被低風險高報酬的話術給迷惑了。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bnmoney-640x250.jpg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