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政策開放可在台灣透過複委託買紅籌股與陸股ETF,特別是先前被禁、投資人熟悉且有興趣的A50也在開放之列,不過,台股目前也有跨境陸股ETF可買,究竟怎麼選擇最好? 去年8 月, 恒中國(0080 TW, 連結香港掛牌的H股)、恒香港(0081 TW,連結香港恒生指數)、寶來標智滬深300(0061 TW,連結大陸A股)在台掛牌上市;日前,金管會更進一步開放紅籌股與陸股ETF可透過複委託交易。對投資人來說,「買中國」有了更多不同的選擇。 在這些標的中,投資人最有興趣的首推新華富時A50(2823 HK), 另外包括滬深300、上證50、恒生H 股等,也是大家熟悉的標的。 事實上,隨著政策開放,投資人可透過複委託在港股買到與大陸A 股連結的ETF 共計9 檔, 除了新華富時A50、滬深300(港股掛牌有2 檔,2827 HK、2846 HK)、上證50(3024 HK)之外,還有深圳100(3051 HK)、能源(3050 HK)、金融(2829 HK)、基建(3006 HK)、金屬(3039 HK)。 從名稱即可大概知道這些標的的投資內容,例如「A50」追蹤的便是在上海及深圳兩地掛牌權重最大的50 檔股票,「滬深300」追蹤的是在上海及深圳掛牌的300檔股票,「上證50」則是以在上海掛牌的50 檔股票為主,當然能源、金融等就屬於產業型ETF。 這波政策開放後,在港台兩地都買得到的產品有兩檔:滬深300及恒生H 股(恒生指數ETF 追蹤的是香港恒指,原本就可以交易),於是有投資人會問,在台灣買好呢?還是應該透過複委託到香港買呢?兩者有哪些差異? 複委託費用高 且有換匯成本 匯豐中華投信執行副總孫煌正表示,複委託手續費相對較高,另外,在香港以港幣交易有換匯問題,並且投資人還要另開外幣戶頭才能買賣。整體來說,以複委託的方式買陸股ETF,手續較為繁瑣,在台股交易則平易近人多了,而且規矩與買股票一樣,遊戲規則大家都很熟悉。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經理黃昭棠則強調, 從投資門檻來看,因為複委託的手續費0.25%,且每筆交易的最低收費金額為100元港幣,也就是如果投資金額在4萬元港幣以下,實際手續費會高過0.25%,相對來說,在台股買跨境ETF 的交易手續費為0.1425%,當然在台股交易比較划算。 此外,交易成本上,複委託約1%,在台股交易則為0.1%,所以光從費用率來看,複委託的交易比較適合投資金額在一定規模以上的中實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 月1 日起實施的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超過100 萬元要納入稅基,因此,複委託買賣會有課稅的問題;但若是在台股交易,因為國內證所稅仍停徵,所以不會產生額外的稅負。 複委託選擇多 可即時反應市場訊息 當然港股ETF的選擇多,是最吸引投資人的地方。港股ETF與大陸A 股相連結的共9 檔,相對台股連結A 股的產品僅1 檔:寶來標智滬深300,在這一點上,赴港股交易絕對比台股來得強。另外,港股即使沒有開設融資、融券帳戶,也可以當沖,加上港股交易分成上下午盤,投資人可以即時反應市場訊息去操作,這都是複委託買陸股ETF的優點。 也就是說,如果打算買滬深300或恒生H股,那麼一般投資人大可不必勞師動眾以複委託方式赴港股交易,在台股買賣即可。可能有投資人會問,儘管兩地掛牌的產品一樣,但是會不會有價差出現?會不會去香港買比較便宜? 孫煌正舉恒生H股為例,兩地因為投資人情緒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價差,但是如果有大幅折溢價出現,會有初級市場的參與券商透過籌碼收放,讓兩地的價格趨於一致,所以價差多在1%之內。 不過,如果想要買A50,就一定要透過複委託了。但是,究竟要不要買A50、或其他陸股ETF,就要好好分析這些產品的內容。 A50 流通性最高 滬深300 全面掌握中國 黃昭棠指出,中國大陸金融地產類股占整體市值比重高,買大盤指數的ETF,多半會受到金融產業漲跌影響,但仍有程度高低之分。幾檔熱門標的的類股權重及特色如下: A50: 金融60%、基本材料11%、工業9%。成交量最大,流動性佳,金融產業占比高。 滬深300:金融地產38%、原材料15%、工業15%。指數成分股必須符合過去1年成交量位居所有在上海與深圳掛牌A股的前二分之一,其次再考量市值,產業分布較為平均。 上證50:金融地產33%、能源26%、工業14%。除了金融地產外,能源占比也高。 深圳100:金融地產27%、原材料19%、消費18%。去年表現最優,原因是消費零售股占比高。 從以上幾檔與A 股連結的ETF 特色來看,如果希望穩健一點、想要全面性的掌握中國,滬深300因為成分股較為分散,可以做為首選;如果第一考量是流動性、且又看好金融產業,A50 可以考慮;當然,如果繼續看好中國政府刺激內需消費的題材,那麼可布局深圳100。 至於若想賺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只要是投資陸股的產品皆有此好處,不論是以港幣還是台幣形式持有,因為賺匯差,主要是看當地市場的表現。也因此,到底要不要透過複委託在港股買陸股ETF,考量的重點是交易費與交易成本、看好的產業,以及自己的投資習性。 但不論如何, 買中國是必要的,根據標準普爾預估,今年底前,香港恒生指數可能攀升至2萬6000點,中國上證綜指將漲到3900 點,主要是美國消費者支出上揚,可望提振中國企業利潤。資產配置中,中國不能缺席,尤其陸股ETF的中國純度高,投資人不妨多加考慮。 【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10年4月號】  

用複委託買陸股ETF 選擇多、但費用高

2010/04/01
ETF

政策開放可在台灣透過複委託買紅籌股與陸股ETF,特別是先前被禁、投資人熟悉且有興趣的A50也在開放之列,不過,台股目前也有跨境陸股ETF可買,究竟怎麼選擇最好?

去年8 月, 恒中國(0080 TW, 連結香港掛牌的H股)、恒香港(0081 TW,連結香港恒生指數)、寶來標智滬深300(0061 TW,連結大陸A股)在台掛牌上市;日前,金管會更進一步開放紅籌股與陸股ETF可透過複委託交易。對投資人來說,「買中國」有了更多不同的選擇。

在這些標的中,投資人最有興趣的首推新華富時A50(2823 HK), 另外包括滬深300、上證50、恒生H 股等,也是大家熟悉的標的。

事實上,隨著政策開放,投資人可透過複委託在港股買到與大陸A 股連結的ETF 共計9 檔, 除了新華富時A50、滬深300(港股掛牌有2 檔,2827 HK、2846 HK)、上證50(3024 HK)之外,還有深圳100(3051 HK)、能源(3050 HK)、金融(2829 HK)、基建(3006 HK)、金屬(3039 HK)。

從名稱即可大概知道這些標的的投資內容,例如「A50」追蹤的便是在上海及深圳兩地掛牌權重最大的50 檔股票,「滬深300」追蹤的是在上海及深圳掛牌的300檔股票,「上證50」則是以在上海掛牌的50 檔股票為主,當然能源、金融等就屬於產業型ETF。

這波政策開放後,在港台兩地都買得到的產品有兩檔:滬深300及恒生H 股(恒生指數ETF 追蹤的是香港恒指,原本就可以交易),於是有投資人會問,在台灣買好呢?還是應該透過複委託到香港買呢?兩者有哪些差異?

複委託費用高
且有換匯成本

匯豐中華投信執行副總孫煌正表示,複委託手續費相對較高,另外,在香港以港幣交易有換匯問題,並且投資人還要另開外幣戶頭才能買賣。整體來說,以複委託的方式買陸股ETF,手續較為繁瑣,在台股交易則平易近人多了,而且規矩與買股票一樣,遊戲規則大家都很熟悉。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經理黃昭棠則強調, 從投資門檻來看,因為複委託的手續費0.25%,且每筆交易的最低收費金額為100元港幣,也就是如果投資金額在4萬元港幣以下,實際手續費會高過0.25%,相對來說,在台股買跨境ETF 的交易手續費為0.1425%,當然在台股交易比較划算。

此外,交易成本上,複委託約1%,在台股交易則為0.1%,所以光從費用率來看,複委託的交易比較適合投資金額在一定規模以上的中實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 月1 日起實施的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超過100 萬元要納入稅基,因此,複委託買賣會有課稅的問題;但若是在台股交易,因為國內證所稅仍停徵,所以不會產生額外的稅負。

複委託選擇多
可即時反應市場訊息

當然港股ETF的選擇多,是最吸引投資人的地方。港股ETF與大陸A 股相連結的共9 檔,相對台股連結A 股的產品僅1 檔:寶來標智滬深300,在這一點上,赴港股交易絕對比台股來得強。另外,港股即使沒有開設融資、融券帳戶,也可以當沖,加上港股交易分成上下午盤,投資人可以即時反應市場訊息去操作,這都是複委託買陸股ETF的優點。

也就是說,如果打算買滬深300或恒生H股,那麼一般投資人大可不必勞師動眾以複委託方式赴港股交易,在台股買賣即可。可能有投資人會問,儘管兩地掛牌的產品一樣,但是會不會有價差出現?會不會去香港買比較便宜?

孫煌正舉恒生H股為例,兩地因為投資人情緒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價差,但是如果有大幅折溢價出現,會有初級市場的參與券商透過籌碼收放,讓兩地的價格趨於一致,所以價差多在1%之內。

不過,如果想要買A50,就一定要透過複委託了。但是,究竟要不要買A50、或其他陸股ETF,就要好好分析這些產品的內容。

A50 流通性最高
滬深300 全面掌握中國

黃昭棠指出,中國大陸金融地產類股占整體市值比重高,買大盤指數的ETF,多半會受到金融產業漲跌影響,但仍有程度高低之分。幾檔熱門標的的類股權重及特色如下:

A50: 金融60%、基本材料11%、工業9%。成交量最大,流動性佳,金融產業占比高。

滬深300:金融地產38%、原材料15%、工業15%。指數成分股必須符合過去1年成交量位居所有在上海與深圳掛牌A股的前二分之一,其次再考量市值,產業分布較為平均。

上證50:金融地產33%、能源26%、工業14%。除了金融地產外,能源占比也高。

深圳100:金融地產27%、原材料19%、消費18%。去年表現最優,原因是消費零售股占比高。

從以上幾檔與A 股連結的ETF 特色來看,如果希望穩健一點、想要全面性的掌握中國,滬深300因為成分股較為分散,可以做為首選;如果第一考量是流動性、且又看好金融產業,A50 可以考慮;當然,如果繼續看好中國政府刺激內需消費的題材,那麼可布局深圳100。

至於若想賺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只要是投資陸股的產品皆有此好處,不論是以港幣還是台幣形式持有,因為賺匯差,主要是看當地市場的表現。也因此,到底要不要透過複委託在港股買陸股ETF,考量的重點是交易費與交易成本、看好的產業,以及自己的投資習性。

但不論如何, 買中國是必要的,根據標準普爾預估,今年底前,香港恒生指數可能攀升至2萬6000點,中國上證綜指將漲到3900 點,主要是美國消費者支出上揚,可望提振中國企業利潤。資產配置中,中國不能缺席,尤其陸股ETF的中國純度高,投資人不妨多加考慮。

【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10年4月號】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