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日本東北部的宮城縣外海於3 月11 日發生9 級地震,引發了海嘯與後續的核能幅射危機, 使得日經225 指數在地震發生後的2 個交易日,分別重挫6.2% 及10.6%, 從3 月11 日至15 日,市值總共蒸發6100 億美元,換算起來約日本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2%。 恐慌的氣氛蔓延至全球,不僅中國、香港、台灣、南韓等鄰近國家的股市應聲下跌,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也跌破了1萬2000點關卡。3月15日全球股市更重挫,創下7個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儘管震災的損失短期內難以估計, 但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根據美國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 預測指出,日本的重建工作將耗資1980億美元,約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6倍。如果這個預測值正確,重建的成本約為日本GDP的4%,也讓投資人不禁開始擔心,世界第3大經濟體日本的災變,是否會震垮全球經濟? 全球供應鏈 出現中斷危機 此外,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也指出一項事實:全球市場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開始不平靜。除了北非與中東的緊張情勢,讓布蘭特原油從1月7日每桶93.99美元,飆升到3月2日的116.35美元。其他原物料價格高漲,也使通膨壓力升溫,不僅新興國家紛紛升息,連歐元區也倍感壓力,但部分歐元區國家的國債問題仍懸而未決,若採行緊縮政策,可能減緩經濟復甦的力道,政府施政陷入了兩難的局面。 前有歐債危機未解、通膨壓力增溫,而現在加上日本地震,對全球經濟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首當其衝的,就是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危機, 尤其是許多日本知名的電子大廠, 在地震後暫時關閉, 對電子產業的衝擊最顯著。例如: 德國儀器(TI) 在日本的兩大晶片製造廠都已損毀; 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則停止了仙台工廠的生產,對其他零組件工廠的影響甚鉅。 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的研究報告亦指出, 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三洋電子、Sony 的工廠暫時關閉,將中斷鋰鐵電池的供應鏈。另外,日本提供90% 生產印刷電路板(PCB)所需的BT 樹脂,原料供應短缺將使印刷電路板的產量減少。而採行「即時生產作業系統」(Just-intime)的企業,更將面臨存貨不足的嚴重考驗,整體產能在這個過渡期勢必受到影響。 資金回流日本 產生潛在威脅 不僅如此,由於地震後的重建需求龐大,日本企業將會撤回部分在海外的資金,重振日本的產能。投資人也會減持海外資產,將資金匯回日本。根據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經驗,此舉將對其他市場產生潛在的負面效果。 像外匯市場就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在獲悉日本地震訊息之際,許多投資客避險情緒急速升溫,立刻將商品貨幣獲利了結,使得澳幣下挫。日圓則因資金回流的市場預期,一度攀升到80.6 兌1美元。但英國《MoneyWeek》周刊預期,為避免強勢日圓傷害日本的出口,在日本央行持續進行量化寬鬆,挹注大量資金到市場後,日圓中長期走弱的趨勢不變。 至於原油價格在日本地震後重挫,主要是預期用油需求可能下降所致。不過,隨著日本核災引發擔憂,加上中東局勢依然動盪不安,3月16日油價再次反彈,預期未來仍將持續在高檔震盪。 展望後市, 雖然國際情勢仍不明朗,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 仍對企業獲利深具信心,以S&P 500 成分股的企業為例,去年獲利成長39.3%,預計今年將持續成長至15.4%。美國高盛證券也預估,歐洲企業獲利可望在今年成長15%。 然而,《經濟學人》雜誌也提醒,全球動盪的局勢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市場仍會充斥著景氣二次衰退的疑慮,通膨的風險亦未消退,投資人應更謹慎以對。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1年4月號第43期

日本大地震 全球經濟產業跟著震

2011/04/02
情報站(投資趨勢)

日本東北部的宮城縣外海於3 月11 日發生9 級地震,引發了海嘯與後續的核能幅射危機, 使得日經225 指數在地震發生後的2 個交易日,分別重挫6.2% 及10.6%, 從3 月11 日至15 日,市值總共蒸發6100 億美元,換算起來約日本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2%。

恐慌的氣氛蔓延至全球,不僅中國、香港、台灣、南韓等鄰近國家的股市應聲下跌,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也跌破了1萬2000點關卡。3月15日全球股市更重挫,創下7個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儘管震災的損失短期內難以估計, 但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根據美國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 預測指出,日本的重建工作將耗資1980億美元,約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6倍。如果這個預測值正確,重建的成本約為日本GDP的4%,也讓投資人不禁開始擔心,世界第3大經濟體日本的災變,是否會震垮全球經濟?

全球供應鏈
出現中斷危機


此外,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也指出一項事實:全球市場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開始不平靜。除了北非與中東的緊張情勢,讓布蘭特原油從1月7日每桶93.99美元,飆升到3月2日的116.35美元。其他原物料價格高漲,也使通膨壓力升溫,不僅新興國家紛紛升息,連歐元區也倍感壓力,但部分歐元區國家的國債問題仍懸而未決,若採行緊縮政策,可能減緩經濟復甦的力道,政府施政陷入了兩難的局面。

前有歐債危機未解、通膨壓力增溫,而現在加上日本地震,對全球經濟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首當其衝的,就是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危機, 尤其是許多日本知名的電子大廠, 在地震後暫時關閉, 對電子產業的衝擊最顯著。例如: 德國儀器(TI) 在日本的兩大晶片製造廠都已損毀; 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則停止了仙台工廠的生產,對其他零組件工廠的影響甚鉅。

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的研究報告亦指出, 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三洋電子、Sony 的工廠暫時關閉,將中斷鋰鐵電池的供應鏈。另外,日本提供90% 生產印刷電路板(PCB)所需的BT 樹脂,原料供應短缺將使印刷電路板的產量減少。而採行「即時生產作業系統」(Just-intime)的企業,更將面臨存貨不足的嚴重考驗,整體產能在這個過渡期勢必受到影響。

資金回流日本
產生潛在威脅


不僅如此,由於地震後的重建需求龐大,日本企業將會撤回部分在海外的資金,重振日本的產能。投資人也會減持海外資產,將資金匯回日本。根據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經驗,此舉將對其他市場產生潛在的負面效果。

像外匯市場就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在獲悉日本地震訊息之際,許多投資客避險情緒急速升溫,立刻將商品貨幣獲利了結,使得澳幣下挫。日圓則因資金回流的市場預期,一度攀升到80.6 兌1美元。但英國《MoneyWeek》周刊預期,為避免強勢日圓傷害日本的出口,在日本央行持續進行量化寬鬆,挹注大量資金到市場後,日圓中長期走弱的趨勢不變。

至於原油價格在日本地震後重挫,主要是預期用油需求可能下降所致。不過,隨著日本核災引發擔憂,加上中東局勢依然動盪不安,3月16日油價再次反彈,預期未來仍將持續在高檔震盪。

展望後市, 雖然國際情勢仍不明朗,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 仍對企業獲利深具信心,以S&P 500 成分股的企業為例,去年獲利成長39.3%,預計今年將持續成長至15.4%。美國高盛證券也預估,歐洲企業獲利可望在今年成長15%。

然而,《經濟學人》雜誌也提醒,全球動盪的局勢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市場仍會充斥著景氣二次衰退的疑慮,通膨的風險亦未消退,投資人應更謹慎以對。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1年4月號第43期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