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受限於交通問題,淡水房地產只推薦在淡水當地工作的人買來自住、或有休閒度假住宅需求的人買來自用,或者也可考慮開放給陸客置產! 幾個月前, 房地產專家顏炳立提出「群魔亂舞」這名詞,說台北市外圍新北市的房市,有「B 咖地段開A 咖價格」現象。這話不但立即吸引媒體的目光,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最近自己擬了一個計畫,打算走訪淡水、林口、三峽、新莊等地區,看看群魔是否還在亂舞,再跟大家分享。 好巧,我第1個走訪的淡水,包含了政府預計再挑選百公頃土地開發的淡海新市鎮。出發前多少帶著一些憧憬,但實際走訪後,我對淡水房地產的看法變得謹慎、保守,只推薦在淡水當地工作的人買來自住、或有休閒度假住宅需求的人買來自用。倒想建議政府,也許可以考慮開放,讓偶爾來台灣的大陸人,在淡水或淡海購置房產,像上海古北新區那樣,逐步形成大陸人聚落。 淡水地形限制 聯外交通容納有限 假日開車去淡水,交通實在恐怖,一路上走走停停,塞車嚴重。我安慰自己,也許是假日出遊人多。總之,若天天上下班都得經歷這樣的塞車之苦,要台北人住淡水,或最近又熱起來的淡海新市鎮,我想困難度很高。 攤開地圖看,淡水與台北市中心之間,受到陽明山山脈阻礙,使得淡水的主要聯外交通,必須沿著淡水河沿岸發展,但紅樹林與竹圍捷運站之間的河岸土地,已被淡水捷運占用,很難大幅度拓寬現有的道路,以致出現交通瓶頸。 如圖1,為了解決交通瓶頸,政府計畫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雙向四線道),但受制於環保因素,該平面道路的速限將被限制在每小時50公里,僅屬於一般性道路,而非最早以前規畫的快速道路(已被否決)。換言之,就算該平面道路工程完工後,還是很難有效縮短淡水與台北市間的通勤時間,頂多只是紓解台2線的車流罷了。 同時,政府計畫在淡水河口興建淡江大橋,以便讓車流能從八里的64號快速道路通往高速公路,但走64號快速道路並無法直接通往台北市,頂多只是分散經由關渡大橋的車流而已。還有,64號快速道路本身距離較長,就算避開淡水市區壅塞,還是沒辦法縮短通勤時間。 同理,就算淡海輕軌捷運完工,也只是縮短通往淡水站的通勤時間,但由淡水站抵達台北市中心的時間仍然無法縮短。又加上,淡水捷運線當初的規畫,並沒考慮到淡海新市鎮可能增加的10萬人、甚至30萬人的通勤需求,就算能快速抵達淡水站,恐怕也要排上好一陣子隊,才上得了捷運。 講白了,就算增加更多交通建設,吸引更多人前來居住,交通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最終還是塞成一團!這使淡海新市鎮還沒發展至成熟階段,就將因為交通問題而限制其發展!所以,像淡水這種先天相對偏遠的地區,只適合「在地工作、在地生活」的發展模式而已。 對於那些抱著「在淡海居住、在台北市工作」想法的人,我必須勸你再三考慮。我認為,就算淡海輕軌捷運等3項工程全都完工,淡海新市鎮恐怕也無法完全重現生機。主要的原因是,除了上述發展的限制外,還有就是當地生活機能與人口密度無法同步提升。 再多交通建設 未必帶動周邊發展 高鐵沿線的許多站區,至今周邊仍是荒地一片,發展狀況遠遠不如當初預期,這就證明了不是有交通建設,就必定能帶動周邊發展。不像高雄捷運連年虧損嚴重,台北捷運發展相當成功,道理就在於交通建設只是生活機能的一部分條件,而非全部。 理論上,交通建設可帶來人潮,但除非該商業區有什麼無法取代的地位(例如政府機關),否則沒道理真會帶來人潮,使原本規畫好的商業區,還是發展不起來。 住宅區周邊,必須要有商業區所提供的生活機能,否則只有交通建設,在生活機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很難吸引人們前來定居(試想,政府有可能為極少數早期移民的就學需求而蓋國中小學嗎?政府只會要求居民先「就近」就學而已),就算有便捷的交通設施,但在人口密度不高下,使用率偏低,導致該交通建設虧損累累,甚至在評估經濟效益(或政治效益?)太低,而導致交通規畫案始終被擱置。更何況,雙北市還有許多效益較大的捷運路線均尚未動工,淡海輕軌捷運的完工日,恐怕也會不如預期。 簡單來說,住宅區如果沒有發展起來,周邊的商業區也就發展不起來,但是商業區沒發展起來,又讓住宅區也無法發展起來,連帶地使交通建設完工日也遙遙無期。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1年10月號第49期

靠交通建設 淡水難興旺

2011/10/02
房屋市場

受限於交通問題,淡水房地產只推薦在淡水當地工作的人買來自住、或有休閒度假住宅需求的人買來自用,或者也可考慮開放給陸客置產!

幾個月前, 房地產專家顏炳立提出「群魔亂舞」這名詞,說台北市外圍新北市的房市,有「B 咖地段開A 咖價格」現象。這話不但立即吸引媒體的目光,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最近自己擬了一個計畫,打算走訪淡水、林口、三峽、新莊等地區,看看群魔是否還在亂舞,再跟大家分享。

好巧,我第1個走訪的淡水,包含了政府預計再挑選百公頃土地開發的淡海新市鎮。出發前多少帶著一些憧憬,但實際走訪後,我對淡水房地產的看法變得謹慎、保守,只推薦在淡水當地工作的人買來自住、或有休閒度假住宅需求的人買來自用。倒想建議政府,也許可以考慮開放,讓偶爾來台灣的大陸人,在淡水或淡海購置房產,像上海古北新區那樣,逐步形成大陸人聚落。

淡水地形限制
聯外交通容納有限


假日開車去淡水,交通實在恐怖,一路上走走停停,塞車嚴重。我安慰自己,也許是假日出遊人多。總之,若天天上下班都得經歷這樣的塞車之苦,要台北人住淡水,或最近又熱起來的淡海新市鎮,我想困難度很高。

攤開地圖看,淡水與台北市中心之間,受到陽明山山脈阻礙,使得淡水的主要聯外交通,必須沿著淡水河沿岸發展,但紅樹林與竹圍捷運站之間的河岸土地,已被淡水捷運占用,很難大幅度拓寬現有的道路,以致出現交通瓶頸。

如圖1,為了解決交通瓶頸,政府計畫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雙向四線道),但受制於環保因素,該平面道路的速限將被限制在每小時50公里,僅屬於一般性道路,而非最早以前規畫的快速道路(已被否決)。換言之,就算該平面道路工程完工後,還是很難有效縮短淡水與台北市間的通勤時間,頂多只是紓解台2線的車流罷了。

同時,政府計畫在淡水河口興建淡江大橋,以便讓車流能從八里的64號快速道路通往高速公路,但走64號快速道路並無法直接通往台北市,頂多只是分散經由關渡大橋的車流而已。還有,64號快速道路本身距離較長,就算避開淡水市區壅塞,還是沒辦法縮短通勤時間。

同理,就算淡海輕軌捷運完工,也只是縮短通往淡水站的通勤時間,但由淡水站抵達台北市中心的時間仍然無法縮短。又加上,淡水捷運線當初的規畫,並沒考慮到淡海新市鎮可能增加的10萬人、甚至30萬人的通勤需求,就算能快速抵達淡水站,恐怕也要排上好一陣子隊,才上得了捷運。

講白了,就算增加更多交通建設,吸引更多人前來居住,交通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最終還是塞成一團!這使淡海新市鎮還沒發展至成熟階段,就將因為交通問題而限制其發展!所以,像淡水這種先天相對偏遠的地區,只適合「在地工作、在地生活」的發展模式而已。

對於那些抱著「在淡海居住、在台北市工作」想法的人,我必須勸你再三考慮。我認為,就算淡海輕軌捷運等3項工程全都完工,淡海新市鎮恐怕也無法完全重現生機。主要的原因是,除了上述發展的限制外,還有就是當地生活機能與人口密度無法同步提升。

再多交通建設
未必帶動周邊發展


高鐵沿線的許多站區,至今周邊仍是荒地一片,發展狀況遠遠不如當初預期,這就證明了不是有交通建設,就必定能帶動周邊發展。不像高雄捷運連年虧損嚴重,台北捷運發展相當成功,道理就在於交通建設只是生活機能的一部分條件,而非全部。

理論上,交通建設可帶來人潮,但除非該商業區有什麼無法取代的地位(例如政府機關),否則沒道理真會帶來人潮,使原本規畫好的商業區,還是發展不起來。

住宅區周邊,必須要有商業區所提供的生活機能,否則只有交通建設,在生活機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很難吸引人們前來定居(試想,政府有可能為極少數早期移民的就學需求而蓋國中小學嗎?政府只會要求居民先「就近」就學而已),就算有便捷的交通設施,但在人口密度不高下,使用率偏低,導致該交通建設虧損累累,甚至在評估經濟效益(或政治效益?)太低,而導致交通規畫案始終被擱置。更何況,雙北市還有許多效益較大的捷運路線均尚未動工,淡海輕軌捷運的完工日,恐怕也會不如預期。

簡單來說,住宅區如果沒有發展起來,周邊的商業區也就發展不起來,但是商業區沒發展起來,又讓住宅區也無法發展起來,連帶地使交通建設完工日也遙遙無期。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1年10月號第49期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