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理財教母林奇芬說:沒在20歲開始投資,是我犯的最大錯誤! 為什麼? 因為一生當中,有能力攢錢、又最無負擔的時期是在20~30歲。 而早一點投資有什麼好處? 累積經驗、累進本金、再加上大把時間的複利威力,財富自然三級跳!   撰文:施禔盈  攝影:張家禎 平常日的早上8點鐘,發動摩托車,林書廷前往「傳統市場」買菜去,這是外婆罹癌後,他日常規律做的事情。 來到魚攤,林書廷熟練的觸摸魚身、端詳魚的眼睛,「外婆喜歡吃煎魚,我最常買虱目魚、黃魚、豆仔魚。」不到30歲的林書廷,瘦高的身材、斯文的模樣,在盡是婆婆媽媽的傳統市場裡特別顯眼。 大概每3天,林書廷一早會固定出現在人聲鼎沸的市場中,一手拿著青菜蘿蔔,一手又忙著揀拾最新鮮的水果,或挑選軟嫩的肉類。回到家後,他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出四菜一湯,陪著外婆邊聊邊吃午餐。 「嬤孫倆」這樣慢活過日子,是從2014年開始。那一年林書廷27歲,退伍後在Cmoney工作不過半年,因為外婆罹癌情況不樂觀,需有家人陪伴就醫、照料,而盤點家中「人力」,幾乎人人都要「上工」賺錢,他發現自己的狀態最適合照護外婆,所以二話不說提出辭呈。 這個「不工作」的大膽舉動,不是未經思考的情感衝動,而是因為那一年他每個月的被動收入已破10萬元,遠高於朝九晚五上班所賺的4萬元月薪。 採訪當天,結束時近中午,林書廷的下一個行程便是到醫院照顧外婆。如今,他還是不用西裝筆挺的趕上班,但被動收入更可觀了,每月高達20~30萬元。29歲的他,因為已經財富自由,所以擁有絕對的選擇權,而他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陪伴外婆。他說,孝順不是選擇,是本分!   做電商、做投資、做房東 就是不做上班族 1986年出生的林書廷,台大電機系畢業,卻叛逆的不走工程師之路,他做電子商務、做股票、做房東,就是不做上班族。不過,沒有上班族身分的他,收入卻比上班族來得豐厚,關鍵是,他起步早,早一步賺錢、早一步存錢,也早一步投資。 其實林書廷過往也只想單純當個工程師就好,所以常常與同學討論哪家公司薪水高。不過,一場「現金流遊戲」卻徹底地讓他改變,「我本來還很自豪自己算是台灣前幾%的學生,未來進入職場肯定跟別人不一樣,沒想到玩完現金流遊戲後發現,我原來也是『老鼠圈』的一員。」 第一次玩現金流遊戲時,林書廷完全沒有賺到非工資收入,他形容自己輸得很慘,「我就像老鼠一樣拼了命的奔跑,卻怎麼樣也跑不出為錢工作的宿命。」林書廷苦笑說。 遊戲結束後,講師引導大家概算一輩子的花用,「天啊!我算出來是8000萬元,就算每個月努力賺20萬元,也要用35年時間才能把這筆錢準備妥當。」這一般人不願面對的真相,確實殘酷。 因為遊戲太逼真、也太震撼了,所以遊戲結束之後的1周,林書廷飢渴的到處找尋「解套」方法,「我不斷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非工資收入』,然後閱讀相關文章。」《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更是一讀再讀,後來他發現,唯有把自己放在B(企業主)與I(投資人)兩個象限,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自此之後,他開始想辦法把自己推向B與I的領域,於是從單打獨鬥的家教老師,成為補習班的合夥人,算是初步成功站在B象限。而此時的他,還是稚嫩的大學生。因為瘋狂教課,所以月收入很快的跳升到5~6萬元,「如果認真一點做,甚至可月入7萬元。」 撰文:劉宗志  攝影:張家禎 一個從屏東鄉下上台北念書的年輕人,為了學費、生活費打工忙碌,他相信除了一技之長外,還要有其他「被動收入」,才能儘早達成財務自由。正因為即早投資,27歲時,他已經快存到第1桶金! 他,是阿格力,與投資的第1次接觸在小學三年級,母親用他的名字開戶,並把他的紅包錢存入。當時阿格力對股票一竅不通,憑感覺挑出喜歡的名字,而買進生平第1檔股票英業達(2356),後來獲利約4、5 千元賣出,還買了一台時下流行的SEGA掌上型遊戲機犒賞自己。 投資首戰雖告捷,但阿格力畢竟不懂股票,所以之後的投資仍由家人代操,一直到2000年,遇上網路科技泡沫,母親把他的10萬元本金賠得差不多,他的「投資生活」才因此暫告段落。 生技研究生  工時比上班族長 大學三年級時,阿格力為了負擔生活費、學雜費,也為了累積第1桶金,決定親身「下海」,投入股票市場。前3年,他的投資績效載浮載沈,中間還一度把20萬元本金賠到只剩10萬元,因此他決心改變追高殺低的操作方式,將投機轉為「投資」,從生活中尋找穩定成長股標的,然後靠著每月持續存錢投入,慢慢地再把10萬元養大到現在的80萬元。   目前阿格力就讀台大生技研究所博士班三年級,「從念碩士時期開始,每天12小時做實驗是家常便飯,生物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比上班族還累。」他笑說。 為了增加競爭力,阿格力創辦了「台大生技創業學生會」,半年多來已邀請葡萄王等知名生技公司主管來演講,他還因此當選年度台大優秀青年。 雖然才20幾歲,阿格力思考事情卻很縝密透徹,他知道生技公司缺的不是做實驗的「手」,而是缺少了解商業談判又有生科背景的「腦」,因此當他邀請業界重量級人士來校演講時,從宣傳、設計海報、找場地、做公關,再到叫便當、找停車位,每一個過程都有學問,常常需要談判,這些都是經驗,他希望自己有這些歷練,可以為往後的職場生涯加分。  撰文:龔招健  攝影:張家禎 歲末年終、新舊年交替之際,在台北市公館的台大校園裡,一群學生出席台大證券研究社舉辦的投資講座,聆聽投資達人分享「價值投資」等投資心法,而活動主辦人就是現任台大證券研究社社長黃靖堯。 黃靖堯只是個21歲大學生,投資台股的股齡將近3年,常上網或透過網聚活動跟投資達人切磋交流,已初步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心法,而且也實際賺到錢。儘管年投資報酬率不算高,卻在去年打敗台股大盤(台股投資人績效評比最重要的參考指標),相當不簡單。 去年投資台股打敗大盤 在同儕之間,像黃靖堯這樣,很年輕就開始認真學習、做投資的學生實在稀有,別人玩社團、交朋友,他卻經常閉關練投資功,這多少要歸功於他熱愛投資的父親,加上準備上大學之前,黃靖堯生平第1次出手買股票茂迪(6244),儘管當時對於價值投資仍懵懵懂懂,但短時間內就超乎預期賺了3成,讓他實際體驗到投資股票錢滾錢的威力。 由於父親為台股資深股民,黃靖堯自懂事以來,就經常陪著父親看非凡等財經電視節目,對於金錢慢慢有些認識,投資理財觀念逐漸萌芽,而父親也很早就幫他開立銀行戶頭,並且鼓勵他把壓歲錢、零用錢存起來,長大之後用來投資股票。 黃靖堯的金錢觀早熟,從小就懂得節儉,但一直到考完大學聯考,他只是單純把錢存在銀行賺利息。不過,過去10多年來,國內銀行定存利率逐漸走低,存款利息越來越微薄,因此他在高中畢業、考上台大經濟系之後,利用大學開學之前的數個月空檔努力看書,摸索各種投資心法,進而悟出「價值投資」之道。 「父親在工作之餘,熱愛投資,但他的方法不是價值投資,而是追逐股價創波段新高的強勢股。」黃靖堯回顧,在台股價量齊揚的大多頭時期,父親這套投資方法很容易賺錢,可以在短期間內就大賺,可是一旦台股由多翻空,這套方法就不管用,而且還會虧大錢。 用net net投資抓便宜價 黃靖堯記取父親的前車之鑑,以價值投資大師葛拉漢(巴菲特的老師)、巴菲特為師,盡量不做短線投資,買股票之前先深入研究個股基本面,仔細區分「價格」與「價值」,然後耐心等待股價跌到預設的「便宜價」、「安全區」,才慢慢分批往下買。 「2015年基本上就是完全專注在價值投資的修行上面,年初有花一點時間在指數化投資,之後開始接觸到葛拉漢的net net投資。」黃靖堯解釋,net net指的是企業的「淨流動資產」,也就是「流動資產減去總負債」,當某企業的市值大幅低於淨流動資產,就意謂股價已明顯超跌,可以在抓取特定安全邊際的前提下撿便宜。 他說,葛拉漢買net net標的股是盡量分散(20~30檔以上),但他較偏向找net net加上一點催化劑。例如,他去年4、5月開始買進台聯電(4905),平均成本30多元,後來在50元出頭賣掉。 「台聯電的網通本業通常是小賺小賠,沒有長期負債,最大價值在於持有7千多張聯亞(3081)股票!」黃靖堯強調,聯亞是台股光通訊股王,去年第3季IPO上櫃之後,股價從300多元漲到500元附近,台聯電若全部處分,預期有20多億現金入帳,每股淨值因此高達70多元。

20歲開始買股票,勝過存40年呆薪

2016/01/27
理財 , 投資觀念


理財教母林奇芬說:沒在20歲開始投資,是我犯的最大錯誤!

為什麼?
因為一生當中,有能力攢錢、又最無負擔的時期是在20~30歲。
而早一點投資有什麼好處?
累積經驗、累進本金、再加上大把時間的複利威力,財富自然三級跳!
 



撰文:施禔盈  攝影:張家禎

平常日的早上8點鐘,發動摩托車,林書廷前往「傳統市場」買菜去,這是外婆罹癌後,他日常規律做的事情。

來到魚攤,林書廷熟練的觸摸魚身、端詳魚的眼睛,「外婆喜歡吃煎魚,我最常買虱目魚、黃魚、豆仔魚。」不到30歲的林書廷,瘦高的身材、斯文的模樣,在盡是婆婆媽媽的傳統市場裡特別顯眼。

大概每3天,林書廷一早會固定出現在人聲鼎沸的市場中,一手拿著青菜蘿蔔,一手又忙著揀拾最新鮮的水果,或挑選軟嫩的肉類。回到家後,他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出四菜一湯,陪著外婆邊聊邊吃午餐。

「嬤孫倆」這樣慢活過日子,是從2014年開始。那一年林書廷27歲,退伍後在Cmoney工作不過半年,因為外婆罹癌情況不樂觀,需有家人陪伴就醫、照料,而盤點家中「人力」,幾乎人人都要「上工」賺錢,他發現自己的狀態最適合照護外婆,所以二話不說提出辭呈。

這個「不工作」的大膽舉動,不是未經思考的情感衝動,而是因為那一年他每個月的被動收入已破10萬元,遠高於朝九晚五上班所賺的4萬元月薪。

採訪當天,結束時近中午,林書廷的下一個行程便是到醫院照顧外婆。如今,他還是不用西裝筆挺的趕上班,但被動收入更可觀了,每月高達20~30萬元。29歲的他,因為已經財富自由,所以擁有絕對的選擇權,而他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陪伴外婆。他說,孝順不是選擇,是本分!

 


做電商、做投資、做房東
就是不做上班族


1986年出生的林書廷,台大電機系畢業,卻叛逆的不走工程師之路,他做電子商務、做股票、做房東,就是不做上班族。不過,沒有上班族身分的他,收入卻比上班族來得豐厚,關鍵是,他起步早,早一步賺錢、早一步存錢,也早一步投資。

其實林書廷過往也只想單純當個工程師就好,所以常常與同學討論哪家公司薪水高。不過,一場「現金流遊戲」卻徹底地讓他改變,「我本來還很自豪自己算是台灣前幾%的學生,未來進入職場肯定跟別人不一樣,沒想到玩完現金流遊戲後發現,我原來也是『老鼠圈』的一員。」

第一次玩現金流遊戲時,林書廷完全沒有賺到非工資收入,他形容自己輸得很慘,「我就像老鼠一樣拼了命的奔跑,卻怎麼樣也跑不出為錢工作的宿命。」林書廷苦笑說。

遊戲結束後,講師引導大家概算一輩子的花用,「天啊!我算出來是8000萬元,就算每個月努力賺20萬元,也要用35年時間才能把這筆錢準備妥當。」這一般人不願面對的真相,確實殘酷。

因為遊戲太逼真、也太震撼了,所以遊戲結束之後的1周,林書廷飢渴的到處找尋「解套」方法,「我不斷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非工資收入』,然後閱讀相關文章。」《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更是一讀再讀,後來他發現,唯有把自己放在B(企業主)與I(投資人)兩個象限,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自此之後,他開始想辦法把自己推向B與I的領域,於是從單打獨鬥的家教老師,成為補習班的合夥人,算是初步成功站在B象限。而此時的他,還是稚嫩的大學生。因為瘋狂教課,所以月收入很快的跳升到5~6萬元,「如果認真一點做,甚至可月入7萬元。」



撰文:劉宗志  攝影:張家禎

一個從屏東鄉下上台北念書的年輕人,為了學費、生活費打工忙碌,他相信除了一技之長外,還要有其他「被動收入」,才能儘早達成財務自由。正因為即早投資,27歲時,他已經快存到第1桶金!

他,是阿格力,與投資的第1次接觸在小學三年級,母親用他的名字開戶,並把他的紅包錢存入。當時阿格力對股票一竅不通,憑感覺挑出喜歡的名字,而買進生平第1檔股票英業達(2356),後來獲利約4、5 千元賣出,還買了一台時下流行的SEGA掌上型遊戲機犒賞自己。

投資首戰雖告捷,但阿格力畢竟不懂股票,所以之後的投資仍由家人代操,一直到2000年,遇上網路科技泡沫,母親把他的10萬元本金賠得差不多,他的「投資生活」才因此暫告段落。



生技研究生 
工時比上班族長


大學三年級時,阿格力為了負擔生活費、學雜費,也為了累積第1桶金,決定親身「下海」,投入股票市場。前3年,他的投資績效載浮載沈,中間還一度把20萬元本金賠到只剩10萬元,因此他決心改變追高殺低的操作方式,將投機轉為「投資」,從生活中尋找穩定成長股標的,然後靠著每月持續存錢投入,慢慢地再把10萬元養大到現在的80萬元。

 

bnmoney-640x250.jpg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