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歷經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的震撼教育,追求安全、低風險的價值型投資成為市場顯學。 只是,在市場資金大舉簇擁下,價值型股票的價格也越來越貴,形成上檔空間變少、下修空間增大的現象。 由於安全資產已經「不安全」,市場聰明資金也開始悄悄移轉到成長股,法人持股比重持續提高。 在台股9000點的高波動下,成長股,將會是投資人高檔致勝的另一選擇。 企畫:編輯部   攝影:張家禎  歐盟、日本接連步入負利率,資金湧入股匯市,拉升資產價格來到歷史高檔。此外,央行連續降息,定存族能賺的利息越來越少,各類投資工具的預期報酬率也越來越低,這些資產不是已經「不安全」,就是非常「不值錢」。 當低利率、低報酬成為常態,價值型投資標的也越來越難找,因為資金大肆轉進,股價漲高後,原先的價值低估因素已經消失,再也無法「用5毛錢買1塊錢價值的標的」,更難在「一路下跌時買進」。 過去原本一年動輒5%、6%的殖利率,現在只剩4%多(例如定存股中華電),加上資產價格偏高,只要風吹草動,一賠可能就是數年的股息。 原以為很安全的價值型投資可以穩穩賺,現在卻可能淪落到「賺賣白菜的利潤、扛賣白粉的風險」,怎麼辦? 「在股票股價一路上漲,而不是一路下跌時買進!」成長股投資寶典《笑傲股市》作者、華爾街知名操盤手歐尼爾(William J. O'Neil)一語道破成長型與價值型投資的關鍵差異。尤其在高波動低報酬、股市位處高檔的年代,價值投資越來越難,成長股反而成為最佳防禦性的投資!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各國央行持續擴大貨幣寬鬆,超低利率資金湧入股市「將泡沫越吹越大」,而台股在外資買盤挹注下,近期指數也來到9000點之上。財經作家張真卿提醒,全球股市走了逾7年的大多頭,主要是由資金行情帶動,卻遲遲未見實質基本面改善的跡象,因此,必須特別留意泡沫破裂的風險。 而隨著指數墊高,價格合理的好公司也越來越難尋,價值型投資人面臨了3個困境:   困境1:高位階時難找價值低估股 台股來到9000點高位階,多數個股的股價也來到相對高檔,價值低估的公司越來越難找。   困境2:好公司殖利率下降 獲利穩健的好公司,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本益比拉高、股息殖利率降低,加上低利時代來臨,投資人對於報酬率要求降低,形成股價越來越高、殖利率越來越低的循環,預期報酬率也越低。   困境3:再投資風險 幸運買在相對低檔位置的價值股,雖然目前已有資本利得,但如果獲利了結,要再尋找殖利率動輒5%以上個股的難度增加;如果續抱領股息,雖然有不差的股息殖利率,但也要承受股價可能拉回的風險。   「台股目前9000點以上的位階,已非存股的好時機。」成長股達人艾致富認為,投資方法無好壞之分,但存股應該是在指數、股價位置比較低的時候才合適,因為適合存股的產業往往已經不是主流,認同度下降,本益比也不會高,也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必須買在相對低檔、便宜的價位才有利可圖。   曾在2個月內猛K超過70本投資書籍的艾致富,很認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認為成長性只是價值投資在評價時的重要因子之一,考慮的面向還有財務體質、公司經營層、護城河等。不過他也提醒,針對有價值又具成長性的公司,在股價合理的時候進場,是很好的價值投資方式,但在大盤位階高、多數公司股價都不夠低的情況下,能夠安穩買進的標的並不多見。   「與其存股或價值投資,還不如直接存成長股!」艾致富分析,一家成長型公司的營收、營益率、獲利多半會同步成長,今年、明年、後年的每股盈餘可能是2元、4元、8元的倍數增加,不但領的股利會成長,股價更有機會大漲。   產業變動劇烈 成長股輪替加速   成長股的選股邏輯,首重該公司所屬產業的成長性,基本要求是,未來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至少2成以上。其次,成長股也必須有主力與法人的認同,一般獲利穩健的公司,對法人而言是「不進則退」的公司,法人時時在尋找具成長動能的新題材,而現在新主力與法人的邏輯類似,也在找尋成長股,而不是老主力時代用籌碼戰決勝負。   成長股享有高成長、高本益比,且不同年代會有不同主流產業,主流產業中就會有最多的成長股,只是以前主流產業是10年輪替,現在是3年、甚至1年,成長股汰換速度也跟著加快。   再者,成長股的營收、營益率都要成長,舉例來說,即使營收沒動,原本營益率4%變成8%,本業獲利就能成長1倍,若加上營收也成長,獲利成長幅度更大,不但本益比也有提升空間,股價更有機會倍數成長。   去年4月底至8月下旬,台股從萬點崩跌至7203點,這段時間艾致富的持股——千附(8383)卻有漲多跌少的強勁走勢,波段漲幅超過3成。「成長股常常是股價的最佳保護!」原來在大跌時,法人、主力資金雖會撤退,但因為法人有持股下限的規定,所以資金就會轉進最強、成長性最好的產業與公司。   成長股有產業趨勢與公司基本面支撐,是股價中長線的強大後盾。不過成長股並非零缺點,因為在成長股的尋找、確認、修正過程中,投資人也會面臨成長股投資的3個挑戰:   挑戰1:如何找出黑馬成長股? 成長股的股價多半不便宜,本益比動輒20、30倍以上,如何判斷個股未來成長性是更高、持平,還是下滑,是成長股投資人最重要的課題。   挑戰2:如何創造高勝率? 高報酬經常伴隨著高風險,維持高勝率是成長股投資人最大的挑戰。   挑戰3:如何因應股價波動? 成長股可能維持一段很長的成長期,股價最終有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漲幅,但過程中一遇到風吹草動,例如短期營收不如預期時,股價就有大幅震盪風險,成長股投資人常常無法從頭抱股到尾。   波動是風險 也是獲利機會   艾致富認為,成長股最大的問題就是波動(風險)可能較大,但是投資都有風險,「我反而把風險看成是機會,」艾致富說,因為股本大、穩健的公司不一定就不會跌,現在台股不少權值股的股價可能都還在4千、5千點的位階,重要的是,把風險轉變成獲利的契機。   華爾街知名的成長型投資大師歐尼爾(William J. O’Neil)所著的《笑傲股市》,堪稱成長股投資人必讀的經典。歐尼爾本身曾創下2年大賺近20倍的獲利傳奇,在30歲就用股市賺的錢,為自己買到紐約交易所席位。他針對過去125年來股票市場的超級明星進行研究,歸納出了超級飆股的7項共同特質:CANSLIM,其中,C代表當季盈餘成長率;A代表年度盈餘成長率;N是新產品、新經營層、股價創新高;S代表籌碼供需關係;L代表買進強勢股;I代表機構投資人認同度;M代表市場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C,也就是當季盈餘成長率必須比去年同期強勁,至少在18%~20%,越高越好。他舉例,Google在2004年8月以每股85元掛牌後,到了2007年一度上漲至700美元,主要就是Google在掛牌前2季盈餘分別成長112%和123%。   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在台股當中驗證。時下最夯的車用電子產業領頭羊同致(3552),從2015年第2季單季EPS站上2元後,之後逐季呈現跳躍性成長,分別繳出2.64元、3.33元、5.02元佳績,股價在1年內從200元以下,一度大漲至今年4月的595元。   另一位成長股大師費雪(Philip Fisher)在1958年出版的《非常潛力股》一書,也是成長股投資人必讀經典,書中提出了15個要點,告訴投資人如何辨別高成長公司。第1點就是,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無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必須能大幅增長。書中也提及,不要以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來的盈餘成長已大致反映在價格上。   費雪的投資哲學是尋找「能夠成長、再成長的公司股票」,以合理價格買進後,只要原來的買進原因不變,就不理會股價波動,就算「套牢3年」也不為所動。他的倍數獲利代表作包括Motorola和德州儀器等,其中,持有21年的Motorola,股價漲幅高達20倍!   價值型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投資風格也受到費雪影響,巴菲特在1969年曾說:「我的投資方法85%來自葛蘭姆,15%來自費雪。」 今年截至8月中,台股大盤上漲約13%,專業投資人艾致富卻靠著成長股包括勝麗(6238)、凡甲(3526)、鈊象(3293)、宇峻(3546)、碩天(3617)、億豐(8464)、宜特(3289)、瑞昱(2379)等,報酬率高達47%,遙遙領先大盤。 16年前曾在台股慘賠800多萬元的艾致富,以僅有的200萬元重新翻身,這些年來,靠著專注投資主流成長股,不到40歲就在雙北市擁有2間房子,價值數千萬元。他每年的股息收入多過一般上班族,而股票買賣的價差收入,更是股息的好幾倍。   對於台股後市,艾致富依然樂觀,認為短期雖可能出現漲多拉回,「但拉回是逢低布局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他解釋,下半年上市櫃公司的平均獲利將優於上半年,景氣訊號也開始從谷底翻揚,「目前內資、散戶仍極為保守,主導這波多頭的外資不會就此收手,預期後續買盤將一波接一波,配合景氣好轉的利多,把市場氣氛炒熱,不然外資買了一堆股票要倒給誰?」 進入艾致富的個人電腦看盤系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平日篩選過濾、年年更新的「自選股」,總計有數10檔股票,裡頭藏著他的投資「王牌」。這些股票是怎麼挑的?他說,每年12月,他會先做功課,定調下個年度的主流成長股,「從成長性較高(年複合成長20%以上)的各大產業或次產業,找出競爭力最強或次強,或具備特殊利基的個股,再參考外資、投信法人買超較積極的個股名單。」   股齡僅3年多的台大學生黃靖堯,才剛與同學結束日本畢業旅行回台隔天,就依約接受本刊採訪,分享他領先挖掘高成長飆股櫻花(9911)的過程。記者開玩笑問他,這趟日本行,是否有看到櫻花?他笑著搖頭表示,賞櫻季節已過。的確,不論是投資櫻花,還是賞櫻花,都必須抓住對的時機。 櫻花上半年營運成長亮眼,是台股今年漲幅最大的個股之一,投信及外資法人從5月11日起大舉買超,帶動股價從今年5月低點22元左右大漲到37.4元(8月12日收盤價)。不過,黃靖堯早在去年下半年16元上下就開始布局櫻花,大幅領先法人。   抓住櫻花營運轉折時機 當初為何會看上櫻花?黃靖堯表示,他選股通常會從自己較熟悉、容易了解的傳產股當中挑選,櫻花在台灣是家喻戶曉的熱水器品牌,他早就將這檔個股列入追蹤。「去年上半年櫻花整體業績較低迷,我研究財報發現,它本業仍穩健,只是因為少了前1年的業外收益,才讓去年上半年稅後盈餘出現衰退,預期下半年就會恢復成長。」因此,黃靖堯選擇在去年第3季台股大幅回檔修正、上半年財報公告之後的低檔買進。 他說,櫻花在國內家用熱水器市場屬於龍頭品牌,又有瓦斯爐、排油煙機等高階產品,並整合推出量身訂做的「整體廚房」服務,過去5年毛利率維持30%上下,稅後EPS都至少1元,且配息逐年增加,去年第3季月營收也的確較前1年同期成長,因此在16元附近布局。去年櫻花每股淨值接近15元。   若從年初的17元最低點起算,櫻花今年以來股價累積漲幅超過100%,這就是成長股的威力。黃靖堯以過來人經驗指出,成長股如果能買在大家不注意、股價低迷時,買進之後的股價波段累積漲幅通常很容易達到4至5成,這比純粹的「存股」,更能提前實現年輕人累積第一桶金的目標。   買進時著重下檔保護   櫻花上半年合併營收年成長17.23%,稅後盈餘年成長更逼近100%,黃靖堯坦言,這樣的表現大幅超越原先預期。「其實我買進櫻花時,對營運成長的期待並沒有這麼高,只求比去年同期有個位數溫和成長即可,何況當時也還看不出它今年上半年會有這麼高的成長。」   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投資的第一守則是「不能虧錢」,黃靖堯謹記此「天條」,即便是投資成長股,一開始也是從「價值面」先仔細評估,算出其下檔保護,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求獲利。他提醒,如果投資人一開始就期待過高,往往容易追高買進,一旦成長不如預期,到頭來可能不賺反賠,「我寧可期待驚喜,而不是驚嚇。」   至於個股的下檔保護怎麼計算?黃靖堯表示,以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傳產股而言,在公司營運正常、有獲利的狀況下,即便營運衰退,通常股價跌到接近每股淨值就會有支撐,尤其是龍頭股。至於非傳產,像電子股,由於產品生命周期短,要看個別公司營運狀況,檢視其廠房、設備、庫存還有多少殘餘價值,而股價低於淨值越遠,表示越便宜。   投資台星科 關鍵在一紙合約   上櫃封測廠台星科(3265)則是黃靖堯今年另一檔成長股投資成功的代表作。他表示,母公司新加坡星科金朋因被收購,加上景氣因素,去年台星科營運大幅衰退,股價大跌,一直到今年第2季營運才明顯好轉,單季轉虧為盈,「不過我早在今年3月就開始布局,買在18元多。」原來台星科當時股價顯著低於每股淨值的23.45元,另外讓他看中的關鍵則在於,台星科去年8月與原母公司新加坡星科金朋簽訂了為期5年的技術服務合約。   台星科以往接單大都由新加坡母公司分配,但母公司去年10月被中國封測龍頭江蘇長電科技併購,雙方遵循台灣法令(台灣禁止中資取得台灣封裝廠控制性股權)脫離「母子關係」,上述合約乃保障台星科在脫離母公司之後5年內的接單。該合約規定,自合約簽訂日(2015年8月5日)起,星科金朋要給予台星科為期5年的晶圓封裝及測試服務的長約最低保障訂單(每年金額遞減),否則星科金朋須補償差額給台星科。   黃靖堯先把該合約了解清楚,並參酌網路上其他投資部落客的見解,之後又特地參加台星科股東會加以確認,得到的結論是:截至今年8月4日,即合約生效滿第一年,若台星科能取得最低保障訂單,預估今年稅後EPS為3~4元;但若星科金朋沒能下給台星科最低保障訂單,則必須補償差額,而這筆補償金對於台星科今年稅後EPS貢獻更補。   利多曝光 台星科價量齊揚   根據台星科公告,第一合約年度已提供服務合約金額為5305萬美元,達成比率為55.8%,因此,台星科向對方主張其補償未達最低採購量差額。黃靖堯指出,這筆補償金換算新台幣有11億多元,相當於台星科今年有每股逾8元的利益入帳。而此利多8月上旬在媒體曝光後,台星科價量齊揚,投信法人也開始買超。   至於星科金朋是否會按合約走?黃靖堯表示,由於這項合約有新加坡政府(旗下淡馬錫控股間接持有台星科股權51.88%)、中國政府背書,應會正常走。萬一對方不按照合約走,台星科會在新加坡法院提起訴訟(合約規定以新加坡為訴訟地),向對方索賠,勝訴應該也沒問題。   黃靖堯股齡雖淺,但他積極學習,充滿熱情,因此在短短幾年就累積不錯的功力,例如櫻花、台星科都買在波段低點,布局腳步甚至大幅領先外資與投信法人,進而享受法人的抬轎成果。   「在我們的印象中,好像法人永遠都是勝利的一方,被坑殺的往往是小散戶,但其實不然。」黃靖堯有感而發地表示,市場的波動,股價的起伏,對散戶來說反而是機會,就看你有沒有認真深挖。  

安全資產「不安全」?成長股 捉寶Go!

2016/08/29
投資 , 成長股 , 防禦性投資 , 艾致富 , 高勝率


歷經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的震撼教育,追求安全、低風險的價值型投資成為市場顯學。
只是,在市場資金大舉簇擁下,價值型股票的價格也越來越貴,形成上檔空間變少、下修空間增大的現象。

由於安全資產已經「不安全」,市場聰明資金也開始悄悄移轉到成長股,法人持股比重持續提高。

在台股9000點的高波動下,成長股,將會是投資人高檔致勝的另一選擇。

企畫:編輯部   攝影:張家禎 



歐盟、日本接連步入負利率,資金湧入股匯市,拉升資產價格來到歷史高檔。此外,央行連續降息,定存族能賺的利息越來越少,各類投資工具的預期報酬率也越來越低,這些資產不是已經「不安全」,就是非常「不值錢」。

當低利率、低報酬成為常態,價值型投資標的也越來越難找,因為資金大肆轉進,股價漲高後,原先的價值低估因素已經消失,再也無法「用5毛錢買1塊錢價值的標的」,更難在「一路下跌時買進」。

過去原本一年動輒5%、6%的殖利率,現在只剩4%多(例如定存股中華電),加上資產價格偏高,只要風吹草動,一賠可能就是數年的股息。

原以為很安全的價值型投資可以穩穩賺,現在卻可能淪落到「賺賣白菜的利潤、扛賣白粉的風險」,怎麼辦?

「在股票股價一路上漲,而不是一路下跌時買進!」成長股投資寶典《笑傲股市》作者、華爾街知名操盤手歐尼爾(William J. O'Neil)一語道破成長型與價值型投資的關鍵差異。尤其在高波動低報酬、股市位處高檔的年代,價值投資越來越難,成長股反而成為最佳防禦性的投資!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各國央行持續擴大貨幣寬鬆,超低利率資金湧入股市「將泡沫越吹越大」,而台股在外資買盤挹注下,近期指數也來到9000點之上。財經作家張真卿提醒,全球股市走了逾7年的大多頭,主要是由資金行情帶動,卻遲遲未見實質基本面改善的跡象,因此,必須特別留意泡沫破裂的風險。


而隨著指數墊高,價格合理的好公司也越來越難尋,價值型投資人面臨了3個困境:
 
困境1:高位階時難找價值低估股
台股來到9000點高位階,多數個股的股價也來到相對高檔,價值低估的公司越來越難找。
 
困境2:好公司殖利率下降
獲利穩健的好公司,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本益比拉高、股息殖利率降低,加上低利時代來臨,投資人對於報酬率要求降低,形成股價越來越高、殖利率越來越低的循環,預期報酬率也越低。
 
困境3:再投資風險
幸運買在相對低檔位置的價值股,雖然目前已有資本利得,但如果獲利了結,要再尋找殖利率動輒5%以上個股的難度增加;如果續抱領股息,雖然有不差的股息殖利率,但也要承受股價可能拉回的風險。
 
「台股目前9000點以上的位階,已非存股的好時機。」成長股達人艾致富認為,投資方法無好壞之分,但存股應該是在指數、股價位置比較低的時候才合適,因為適合存股的產業往往已經不是主流,認同度下降,本益比也不會高,也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必須買在相對低檔、便宜的價位才有利可圖。
 
曾在2個月內猛K超過70本投資書籍的艾致富,很認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認為成長性只是價值投資在評價時的重要因子之一,考慮的面向還有財務體質、公司經營層、護城河等。不過他也提醒,針對有價值又具成長性的公司,在股價合理的時候進場,是很好的價值投資方式,但在大盤位階高、多數公司股價都不夠低的情況下,能夠安穩買進的標的並不多見。
 
「與其存股或價值投資,還不如直接存成長股!」艾致富分析,一家成長型公司的營收、營益率、獲利多半會同步成長,今年、明年、後年的每股盈餘可能是2元、4元、8元的倍數增加,不但領的股利會成長,股價更有機會大漲。
 
產業變動劇烈 成長股輪替加速
 
成長股的選股邏輯,首重該公司所屬產業的成長性,基本要求是,未來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至少2成以上。其次,成長股也必須有主力與法人的認同,一般獲利穩健的公司,對法人而言是「不進則退」的公司,法人時時在尋找具成長動能的新題材,而現在新主力與法人的邏輯類似,也在找尋成長股,而不是老主力時代用籌碼戰決勝負。
 
成長股享有高成長、高本益比,且不同年代會有不同主流產業,主流產業中就會有最多的成長股,只是以前主流產業是10年輪替,現在是3年、甚至1年,成長股汰換速度也跟著加快。
 
再者,成長股的營收、營益率都要成長,舉例來說,即使營收沒動,原本營益率4%變成8%,本業獲利就能成長1倍,若加上營收也成長,獲利成長幅度更大,不但本益比也有提升空間,股價更有機會倍數成長。
 
去年4月底至8月下旬,台股從萬點崩跌至7203點,這段時間艾致富的持股——千附(8383)卻有漲多跌少的強勁走勢,波段漲幅超過3成。「成長股常常是股價的最佳保護!」原來在大跌時,法人、主力資金雖會撤退,但因為法人有持股下限的規定,所以資金就會轉進最強、成長性最好的產業與公司。
 
成長股有產業趨勢與公司基本面支撐,是股價中長線的強大後盾。不過成長股並非零缺點,因為在成長股的尋找、確認、修正過程中,投資人也會面臨成長股投資的3個挑戰:
 
挑戰1:如何找出黑馬成長股?
成長股的股價多半不便宜,本益比動輒20、30倍以上,如何判斷個股未來成長性是更高、持平,還是下滑,是成長股投資人最重要的課題。
 
挑戰2:如何創造高勝率?
高報酬經常伴隨著高風險,維持高勝率是成長股投資人最大的挑戰。
 
挑戰3:如何因應股價波動?
成長股可能維持一段很長的成長期,股價最終有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漲幅,但過程中一遇到風吹草動,例如短期營收不如預期時,股價就有大幅震盪風險,成長股投資人常常無法從頭抱股到尾。
 
波動是風險 也是獲利機會
 
艾致富認為,成長股最大的問題就是波動(風險)可能較大,但是投資都有風險,「我反而把風險看成是機會,」艾致富說,因為股本大、穩健的公司不一定就不會跌,現在台股不少權值股的股價可能都還在4千、5千點的位階,重要的是,把風險轉變成獲利的契機。
 
華爾街知名的成長型投資大師歐尼爾(William J. O’Neil)所著的《笑傲股市》,堪稱成長股投資人必讀的經典。歐尼爾本身曾創下2年大賺近20倍的獲利傳奇,在30歲就用股市賺的錢,為自己買到紐約交易所席位。他針對過去125年來股票市場的超級明星進行研究,歸納出了超級飆股的7項共同特質:CANSLIM,其中,C代表當季盈餘成長率;A代表年度盈餘成長率;N是新產品、新經營層、股價創新高;S代表籌碼供需關係;L代表買進強勢股;I代表機構投資人認同度;M代表市場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C,也就是當季盈餘成長率必須比去年同期強勁,至少在18%~20%,越高越好。他舉例,Google在2004年8月以每股85元掛牌後,到了2007年一度上漲至700美元,主要就是Google在掛牌前2季盈餘分別成長112%和123%。
 
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在台股當中驗證。時下最夯的車用電子產業領頭羊同致(3552),從2015年第2季單季EPS站上2元後,之後逐季呈現跳躍性成長,分別繳出2.64元、3.33元、5.02元佳績,股價在1年內從200元以下,一度大漲至今年4月的595元。
 
另一位成長股大師費雪(Philip Fisher)在1958年出版的《非常潛力股》一書,也是成長股投資人必讀經典,書中提出了15個要點,告訴投資人如何辨別高成長公司。第1點就是,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無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必須能大幅增長。書中也提及,不要以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來的盈餘成長已大致反映在價格上。
 
費雪的投資哲學是尋找「能夠成長、再成長的公司股票」,以合理價格買進後,只要原來的買進原因不變,就不理會股價波動,就算「套牢3年」也不為所動。他的倍數獲利代表作包括Motorola和德州儀器等,其中,持有21年的Motorola,股價漲幅高達20倍!
 
價值型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投資風格也受到費雪影響,巴菲特在1969年曾說:「我的投資方法85%來自葛蘭姆,15%來自費雪。」


今年截至8月中,台股大盤上漲約13%,專業投資人艾致富卻靠著成長股包括勝麗(6238)、凡甲(3526)、鈊象(3293)、宇峻(3546)、碩天(3617)、億豐(8464)、宜特(3289)、瑞昱(2379)等,報酬率高達47%,遙遙領先大盤。

16年前曾在台股慘賠800多萬元的艾致富,以僅有的200萬元重新翻身,這些年來,靠著專注投資主流成長股,不到40歲就在雙北市擁有2間房子,價值數千萬元。他每年的股息收入多過一般上班族,而股票買賣的價差收入,更是股息的好幾倍。

 


對於台股後市,艾致富依然樂觀,認為短期雖可能出現漲多拉回,「但拉回是逢低布局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他解釋,下半年上市櫃公司的平均獲利將優於上半年,景氣訊號也開始從谷底翻揚,「目前內資、散戶仍極為保守,主導這波多頭的外資不會就此收手,預期後續買盤將一波接一波,配合景氣好轉的利多,把市場氣氛炒熱,不然外資買了一堆股票要倒給誰?」

進入艾致富的個人電腦看盤系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平日篩選過濾、年年更新的「自選股」,總計有數10檔股票,裡頭藏著他的投資「王牌」。這些股票是怎麼挑的?他說,每年12月,他會先做功課,定調下個年度的主流成長股,「從成長性較高(年複合成長20%以上)的各大產業或次產業,找出競爭力最強或次強,或具備特殊利基的個股,再參考外資、投信法人買超較積極的個股名單。」


 

bnmoney-640x250.jpg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