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曾經是月光窮忙族的柴鼠兄弟,為了追求夢想,跟公司說掰掰,成為專職的YouTuber,也靠著投資理財知識,逐步走向財務自由之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近幾年有不少主打投資理財的知識型YouTuber竄出,柴鼠兄弟也是其中一員,有人說,他們的內容像是投資理財的科普知識,即便他們製作的影片主題,坊間的投顧老師、財經網紅或人氣作家也一直在談論,但他們總是能把複雜的原理,拆解成簡單的邏輯和「新手也聽得懂」的白話用語,而這也是他們能夠吸引數十萬名粉絲訂閱的原因。 就在最近他們晉身作家行列,出版了第一本財商書籍,本刊也在第一時間邀請到柴鼠兄弟,請他們暢談自己的理財方式與退休目標,以及給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Q:你們製作的內容都要花很大功夫,竟然能維持每週發布1~2支影片,這是因為你們對投資理財真的很有興趣嗎?還是有什麼事帶給你們刺激? 鼠:其實我剛進職場那幾年,曾經是個月光族,當時我的月薪已經超過40K,但是竟然沒存半毛錢,信用卡也一直在刷爆邊緣。某次員工旅遊,口袋空空的我一心想著月初發薪就可以拿來繳團費,沒想到旅行社竟然提早來收錢,逼不得已只好拉下臉來跟同事週轉,那種羞愧感讓我覺得自己矮所有人一截,這才驚覺理財的重要,也暗自發誓絕對不再向人伸手借錢。 29歲那年,我終於存到人生第一個10萬元,決定把握最後的機會,和柴一起到澳洲打工度假,那時我真正體悟到,「有錢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回到台灣之後,我強迫自己每天收看財經節目和國際新聞(本來最愛看的是《康熙來了》),後來慢慢看出了興趣,也興起了把這些投資知識拍成教學影片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夯翻鼠FQ」這個系列的誕生。 柴:我剛出社會的那幾年也很揮霍,而且我對投資一直有負面的想法,因為爸媽老是說玩股票會讓人傾家蕩產,人要腳踏實地賺錢才對,導致我對所有投資工具都敬而遠之。 決定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時候,我身上其實還揹著學貸和卡債,但又硬著頭皮辦了打工度假貸款,妄想在澳洲撈到一桶金之後,就可以一次把負債還清。不過現實根本沒有想像那麼順利,我們在澳洲收入很不穩定,經常有一餐沒一餐,甚至有幾次還得拜託媽媽幫我代繳學貸和卡債,這才下定決心改掉自己賺多少、花多少的習慣。 和鼠一起製作「夯翻鼠FQ」之前,我還是只敢把錢放在定存裡,但開始做影片之後,我了解到投資其實並不像爸媽講的那麼可怕,只要理解原理、用對方法,就能控制風險,而且能賺到比定存更高的報酬。 Q:柴鼠偏好哪些投資工具?最喜歡哪一類型的標的? 柴+鼠:目前以存股為主,我們的投資方式比較保守,有較多部位放在股本大、權值重的金融股,或是規模比較大的原型ETF,但會保留10%的資金用來做價差,因為想賺價差才是人性啊!看到股價波動大,不去賺會心癢癢的,這10%就是用來滿足「賭性」,順便訓練自己投資的眼光。 (記者:不玩反向ETF嗎?最近股災可以賺一波耶!) 鼠:(笑)2018年我有試過做反向,但當時沒搞清楚它的特性(累積報酬會因為複利效果產生偏差),跑太慢變虧損,後來就不敢再玩了。 我們之前分析過,反向、槓桿型ETF和原型ETF比起來,地心引力比較重,虧損很容易放大,就像電玩遊戲裡某些裝備,抱著會「自動扣血」,只適合單日操作,不能長抱。而且台灣的投資環境對空方比較不利(政府偏向做多),做空賺錢的機會比較少。 Q:柴鼠的粉絲好像以年輕人居多?你們覺得有哪些FQ(財商觀念),是年輕人一定要具備的呢? 鼠:第1,學會「減、加、乘」。 現在大部分人的手機都黏在手上,很多誇張的訊息和影片不停流傳,吃掉我們的注意力,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耗損。很少人發現,「注意力」其實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資產,把它花在能夠產生價值的地方,才能回報在自己身上。所以,學習投資理財之前,應該先「減」,退訂垃圾訊息,減少觀看那些拐騙眼睛、虛耗我們注意力的內容。 接著再「加」,把注意力放在能夠累積知識、職能,或是對人際關係有益的內容。等到某天時機到了,平時的累積就能發揮「乘」的效果。 (記者:怎麼「乘」呢?可以舉例嗎?) 柴:我舉自己為例,在我剛進媒體代理商,還是菜鳥的時候,公司要製作短影片參賽,當時沒有任何人會做影片,最後這項任務落到我頭上。回家之後我趕快找一些軟體教學文來惡補,順利把影片剪好交了出去,後來每次公司要做影片,都指定我負責。現在回想起來,還好當時我沒有排斥這件事,才能累積做影片的基礎,這項能力也在成為YouTuber之後派上用場,這就是一種乘法。 柴:第2,「買了會折舊的東西是負債,會增值的東西是資產。」 這和第1點很像,每花一筆錢,應該要先思考這項消費能為自己帶來什麼,這樣用錢才會更謹慎。但也不需要極端到什麼娛樂消費都不要,這樣太痛苦也太違背人性了,偶爾給自己一點獎勵,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鼠:這剛好能接到我要說的,第3,「妥協很重要。」 投資理財的路上有很多不符合人性的事,學會妥協,有時反而更容易達成目標。例如很多人記帳失敗,是因為記的項目太複雜,又沒有什麼回饋,所以很難持之以恆。 所以,我們發明了「滿月記帳法」,每個月發薪日才記帳,這麼做是因為很多大筆支出的週期都是1個月,像是房貸、卡費、電話費……而且記帳的時候我們會「捉大放小」,一開始5,000元以上才記,等到養成慣性,不覺得記帳有壓力之後,再慢慢把金額降到3,000、2,000、1,000元,其他瑣碎的花費就不需要逐一記下來,那樣太累了。 記帳的目的是,檢視每個月的現金流到底是正還是負,藉此調整花費和控管資金,所以也不見得要無止盡地記下去,記個半年、1年,效果達到了,不繼續記帳也沒關係。 柴:很多年輕人會說,我的收入這麼少,扣掉生活費之後每個月只剩1~2千元,哪有辦法投資理財?然後就把錢花掉了。 柴鼠要說,1~2千元拿來投資其實真的沒有太大效果,但是,你可以把這些錢拿來投資自己,這就是第4個FQ:「先增加主動收入,才能更快賺到被動收入。」 這幾年「被動收入」、「財務自由」這些詞被濫用,讓很多人變得好高騖遠,以為光靠投資就能達成「不必工作」的目標。但是,如果你的Base(可動用資金)就是那麼小,再怎麼投資你也不可能財務自由。況且,股市的報酬不見得年年都是正的,如果你把本業做好,爭取升職、加薪,你的主動收入的增幅,很有機會比被動收入更大。 尤其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只有2萬~3萬元,更應該把錢和時間拿來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等到出社會第5年、第10年,你的Base放大之後,賺被動收入就會更快。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20年4月號第151期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 作者:柴鼠兄弟 出版:采實文化 簡介:投資理財成功的關鍵,不在IQ,也不在EQ,而是在學校從來不教的FQ!投資理財超人氣Youtuber柴鼠兄弟,擅長將難懂的理財術語化繁為簡,讓你把FQ化為一技之長,不靠勞力,提早財務自主!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8GnRXy

人氣YouTuber柴鼠兄弟:別再幻想22K也能財務自由!理財新手先學會這7個FQ!

2020/03/26
柴鼠兄弟 , YouTuber , 理財 , FQ

曾經是月光窮忙族的柴鼠兄弟,為了追求夢想,跟公司說掰掰,成為專職的YouTuber,也靠著投資理財知識,逐步走向財務自由之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近幾年有不少主打投資理財的知識型YouTuber竄出,柴鼠兄弟也是其中一員,有人說,他們的內容像是投資理財的科普知識,即便他們製作的影片主題,坊間的投顧老師、財經網紅或人氣作家也一直在談論,但他們總是能把複雜的原理,拆解成簡單的邏輯和「新手也聽得懂」的白話用語,而這也是他們能夠吸引數十萬名粉絲訂閱的原因。

就在最近他們晉身作家行列,出版了第一本財商書籍,本刊也在第一時間邀請到柴鼠兄弟,請他們暢談自己的理財方式與退休目標,以及給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Q:你們製作的內容都要花很大功夫,竟然能維持每週發布1~2支影片,這是因為你們對投資理財真的很有興趣嗎?還是有什麼事帶給你們刺激?

:其實我剛進職場那幾年,曾經是個月光族,當時我的月薪已經超過40K,但是竟然沒存半毛錢,信用卡也一直在刷爆邊緣。某次員工旅遊,口袋空空的我一心想著月初發薪就可以拿來繳團費,沒想到旅行社竟然提早來收錢,逼不得已只好拉下臉來跟同事週轉,那種羞愧感讓我覺得自己矮所有人一截,這才驚覺理財的重要,也暗自發誓絕對不再向人伸手借錢。

29歲那年,我終於存到人生第一個10萬元,決定把握最後的機會,和柴一起到澳洲打工度假,那時我真正體悟到,「有錢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回到台灣之後,我強迫自己每天收看財經節目和國際新聞(本來最愛看的是《康熙來了》),後來慢慢看出了興趣,也興起了把這些投資知識拍成教學影片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夯翻鼠FQ」這個系列的誕生。

:我剛出社會的那幾年也很揮霍,而且我對投資一直有負面的想法,因為爸媽老是說玩股票會讓人傾家蕩產,人要腳踏實地賺錢才對,導致我對所有投資工具都敬而遠之。

決定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時候,我身上其實還揹著學貸和卡債,但又硬著頭皮辦了打工度假貸款,妄想在澳洲撈到一桶金之後,就可以一次把負債還清。不過現實根本沒有想像那麼順利,我們在澳洲收入很不穩定,經常有一餐沒一餐,甚至有幾次還得拜託媽媽幫我代繳學貸和卡債,這才下定決心改掉自己賺多少、花多少的習慣。

和鼠一起製作「夯翻鼠FQ」之前,我還是只敢把錢放在定存裡,但開始做影片之後,我了解到投資其實並不像爸媽講的那麼可怕,只要理解原理、用對方法,就能控制風險,而且能賺到比定存更高的報酬。

Q:柴鼠偏好哪些投資工具?最喜歡哪一類型的標的?

:目前以存股為主,我們的投資方式比較保守,有較多部位放在股本大、權值重的金融股,或是規模比較大的原型ETF,但會保留10%的資金用來做價差,因為想賺價差才是人性啊!看到股價波動大,不去賺會心癢癢的,這10%就是用來滿足「賭性」,順便訓練自己投資的眼光。

(記者:不玩反向ETF嗎?最近股災可以賺一波耶!)

:(笑)2018年我有試過做反向,但當時沒搞清楚它的特性(累積報酬會因為複利效果產生偏差),跑太慢變虧損,後來就不敢再玩了。

我們之前分析過,反向、槓桿型ETF和原型ETF比起來,地心引力比較重,虧損很容易放大,就像電玩遊戲裡某些裝備,抱著會「自動扣血」,只適合單日操作,不能長抱。而且台灣的投資環境對空方比較不利(政府偏向做多),做空賺錢的機會比較少。

Q:柴鼠的粉絲好像以年輕人居多?你們覺得有哪些FQ(財商觀念),是年輕人一定要具備的呢?

第1,學會「減、加、乘」。

現在大部分人的手機都黏在手上,很多誇張的訊息和影片不停流傳,吃掉我們的注意力,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耗損。很少人發現,「注意力」其實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資產,把它花在能夠產生價值的地方,才能回報在自己身上。所以,學習投資理財之前,應該先「減」,退訂垃圾訊息,減少觀看那些拐騙眼睛、虛耗我們注意力的內容。

接著再「加」,把注意力放在能夠累積知識、職能,或是對人際關係有益的內容。等到某天時機到了,平時的累積就能發揮「乘」的效果。

(記者:怎麼「乘」呢?可以舉例嗎?)

:我舉自己為例,在我剛進媒體代理商,還是菜鳥的時候,公司要製作短影片參賽,當時沒有任何人會做影片,最後這項任務落到我頭上。回家之後我趕快找一些軟體教學文來惡補,順利把影片剪好交了出去,後來每次公司要做影片,都指定我負責。現在回想起來,還好當時我沒有排斥這件事,才能累積做影片的基礎,這項能力也在成為YouTuber之後派上用場,這就是一種乘法。

第2,「買了會折舊的東西是負債,會增值的東西是資產。」

這和第1點很像,每花一筆錢,應該要先思考這項消費能為自己帶來什麼,這樣用錢才會更謹慎。但也不需要極端到什麼娛樂消費都不要,這樣太痛苦也太違背人性了,偶爾給自己一點獎勵,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這剛好能接到我要說的,第3,「妥協很重要。」

投資理財的路上有很多不符合人性的事,學會妥協,有時反而更容易達成目標。例如很多人記帳失敗,是因為記的項目太複雜,又沒有什麼回饋,所以很難持之以恆。

所以,我們發明了「滿月記帳法」,每個月發薪日才記帳,這麼做是因為很多大筆支出的週期都是1個月,像是房貸、卡費、電話費……而且記帳的時候我們會「捉大放小」,一開始5,000元以上才記,等到養成慣性,不覺得記帳有壓力之後,再慢慢把金額降到3,000、2,000、1,000元,其他瑣碎的花費就不需要逐一記下來,那樣太累了。

記帳的目的是,檢視每個月的現金流到底是正還是負,藉此調整花費和控管資金,所以也不見得要無止盡地記下去,記個半年、1年,效果達到了,不繼續記帳也沒關係。

:很多年輕人會說,我的收入這麼少,扣掉生活費之後每個月只剩1~2千元,哪有辦法投資理財?然後就把錢花掉了。

柴鼠要說,1~2千元拿來投資其實真的沒有太大效果,但是,你可以把這些錢拿來投資自己,這就是第4個FQ:「先增加主動收入,才能更快賺到被動收入。」

這幾年「被動收入」、「財務自由」這些詞被濫用,讓很多人變得好高騖遠,以為光靠投資就能達成「不必工作」的目標。但是,如果你的Base(可動用資金)就是那麼小,再怎麼投資你也不可能財務自由。況且,股市的報酬不見得年年都是正的,如果你把本業做好,爭取升職、加薪,你的主動收入的增幅,很有機會比被動收入更大。

尤其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只有2萬~3萬元,更應該把錢和時間拿來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等到出社會第5年、第10年,你的Base放大之後,賺被動收入就會更快。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20年4月號第151期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

作者:柴鼠兄弟

出版:采實文化

簡介:投資理財成功的關鍵,不在IQ,也不在EQ,而是在學校從來不教的FQ!投資理財超人氣Youtuber柴鼠兄弟,擅長將難懂的理財術語化繁為簡,讓你把FQ化為一技之長,不靠勞力,提早財務自主!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8GnRXy

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