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疫情讓「保持社交距離」成為全民運動,「數位科技」成為民生必需品,幾乎各行各業都缺其不可。與數位科技相關的產業需求大攀升,原本忽視這塊的公司也被迫加入轉型智慧企業,隨之而來的各種商業與投資機會,亦是後疫情時代最值得關注的部分。在疫情延燒之前,全球各大企業便力圖擺脫過去有形資產的窠臼,將這些有形資產如工廠、機械設備和辦公地點等轉化為智慧資產的形式,並更專注智慧資產的研發,如智慧財產權、軟體、互聯網和量子運算。如今,智慧企業佔歐洲標準普爾350指數比重約70%,而在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價值比重則高達85%(註1)。而企業加速轉型智慧企業,也是解封之後最重要的商業結果之一。 各行各業爭相使用數位科技眾所周知的,隨著全球隔離防護措施愈來愈普及,無數的活動皆被迫使用數位科技(見圖表4),像是: 教育:成熟國家的數百萬學生被迫離開教室,轉而透過線上的方式學習,儘管這是暫時性的措施,但在3月份的短短兩周內,美國教育屬性APP的下載量便成長了10倍以上(註2)。 醫療保健:過去民眾從未透過遠端醫療進行諮詢。但據統計,歐洲最大的遠端醫療服務所之一的KRY International,其註冊人數成長了200%以上,且該機構正在擴增其他醫療網路系統,以符合市場新趨勢所需(註3)。 遠程辦公室:美國遠端辦公室App的下載量自從3月初至3月中旬以來增加了15倍以上(註4)。 電商平台:為了滿足民眾的網購需求,美國亞馬遜物流及倉儲業務新雇用了175,000名員工(註5)。在此浪潮下,PGIM資產管理公司認為,有三大趨勢值得關注:1. 數位科技應用加速創新,適者生存、慢者淘汰新冠肺炎期間,數位科技的技術應用範圍增加、且研發的步伐也被迫加速,此趨勢在後疫情時代也應會持續。由於大多消費者與員工別無選擇,只能透過雲端、遠端等數位化方式學習解決問題。而根據一些數據也可發現,先前「抵制新科技」運用的客群(如居住在鄉間的高齡人口)也已開始使用網購方式來消費(註6)。隨著數位消費學習的曲線攀升,很多人也同時感受到數位科技運用和電商消費的便捷,這些接納創新技術的客群們,將無法回到以前的舊生活與消費習慣。 許多產業可能會因數位科技運用的領先,進一步鞏固其市場的支配地位,這對長期投資人而言,勢必要將現有投資部位作出調整,以避免出現非必要的損失。舉例而言,不僅是市場主流消費品牌,甚至連高端奢侈品牌都陸續採用「D2C(Direct-to-Consumer)」方式,直接在網站上向消費者銷售商品。至於那些無法採用D2C的零售業者,可能根本無法在這波疫情當中存活下來。看到這些將被淘汰的企業,投資人更應重新檢視數位科技運用對投資組合所帶來的影響。 2. 群眾擁抱數位生活,五大受惠產業出線過去,危機總能改變當前市場競爭局勢、造就新的贏家和輸家。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實不同過往,每個產業皆致力提高數位科技運用的層面,並力促數位化發展,目前有許多企業皆已為進入智慧企業做好萬全準備。 解封之後,人們轉向數位生活方式,進而改變原有生活習慣,許多科技巨擘如騰訊、微軟、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等,都為商家與消費者提供非常廣泛的服務範圍。從雲端到線上音樂、視頻、互聯網、網路購物和線上遊戲等需求激增下,預料這些企業將因市場需求增加,進而擁有更多商業契機。PGIM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在解封之後,以下產業將會大為受惠: 電子平台:網購不再是玩具、服裝和家庭用品的小天地了,現在連奢侈品牌也意識到D2C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們目前在電商方面經營的首要任務,儘管旗艦店的店面裝潢有多麼精緻考究,但有愈來愈多的奢侈品消費者(特別是亞洲消費者)選擇在網路上完成交易。以Gucci為例,Gucci的總銷售額在2020年Q1下降了23%,但在中國的線上消費比重卻翻了一倍以上(註7)。 雲端計算:在疫情爆發之前,許多大型企業早已用低成本、高效能的雲端技術來提供服務,例如Netflix所有串流媒體服務乃是依賴Amazon的AWS。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雲端使用量爆增,特別是因疫情而實施隔離的地區,比如說微軟雲端需求量增長了八倍(註8)。此外,雲端技術的軟體和服務業者也因而大增資本支出,來興建客服中心、資安和與雲端技術相關等數位科技運用的基礎建設。 視訊會議和遠端辦公應用:微軟團隊在3月31日當日創下了27億分鐘的會議紀錄新高,而且,該軟體的視訊通訊次數在三月的最後一周,較首周增加了十倍以上(註9)。即使疫情消退,線上相關工具的使用率預期仍將偏高,因政府部門、民間企業的雇主已體驗到,人與人之間可透過數位方式有效率地進行各種互動和會議,並非一定要本人親臨現場。有鑒於此,預料許多企業高階主管將會降低商務旅行的頻率,而當需要專案討論時,也不再需要會議室,僅需一個整合線上會議的App就夠了。 串流媒體娛樂服務:疫情期間有無數人被要求居家隔離,因此遊戲、線上節目、網路電視應用等出現了爆炸式的成長,如在3月16日當周,美國遊戲類App的資料使用量較前一周增加了75%(註10),Z世代、千禧一代和X世代美國人當中,有近3成的人表示,他們計畫在3月份訂閱新的網路電視(註11)。 Netflix稱2020年第一季新增訂閱用戶近1600萬,其中大部分來自亞洲、歐洲和中東(註12)。雖然並不是所有新用戶都會在解封之後維持訂閱,但人類行為存在著遲滯現象,也就是說,即使在這些催化因素消失之後,習慣的改變也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應也會有一些新用戶覺得不想再看帶有廣告、或僅在規定時間播放節目的有線電視。 網路基本設備:隨著電商平台市佔率與日俱增,消費者和企業往往需要網路和Wi-Fi、且連接更高傳輸的速度,這將有利於提供基礎設備的電信業者。隨著消費者和企業所使用的範圍擴大,如5G無線網路新興技術將出現更高需求,這也將提高政府對5G基礎設施的關注,同時也因科技發展加劇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 3. 大數據:從惡棍華麗轉身為救世主? 在封城之前,科技公司因「技術抵制潮」面臨龐大監管的不確定性,其中,資料隱私性就是關鍵問題。無論是利用隱私資料向特定人在社交媒體上推送「假新聞」(特別是有傳言稱俄羅斯在美國和法國大選期間試圖傳播假新聞),還是劍橋分析有關英國脫歐的醜聞,都將資料隱私問題推向最高峰。歐盟頒佈《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另從印度、摩洛哥、巴西、南非到臺灣等地皆推出新規範,全球政府均開始致力於個人資料保護(註13)。 但在封城期間,為減緩新冠肺炎病毒的散播,政府率先從手機和移動應用系統來收集個人敏感資料、並用於執行公共衛生措施。這些資料讓亞洲、歐洲和北美的政府得以追蹤潛在病患,並可對局部區域激增感染的可疑案件迅速做出決策,並掌握其基層社區管制的情形。有些大型科技公司已取得用戶衛星位置和相關個人資料,在疫情當下便擔任起迅速開發新應用程式和追蹤機制的重要角色,從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健康碼》,到蘋果、谷歌的非接觸式追蹤技術,科技巨擘們在本次政府抗疫行動中,均發揮出重要關鍵的作用。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依然是未知數,但科技公司與投資人必定會關注一個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導致政客、監管機構和民眾重新檢視個人利益與集體之間的重要性。一旦疫情結束,許多用於公共衛生所監測的個人資料收集和使用舉措均可能會隨之終止(註14)。然而,全社會可能須在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之間作取捨。至少在某些社會中,只要監督得當,政府對民眾加強監視的舉措可被視為緊急情況下的有效方式,而非嚴格的隱私權侵犯,儘管如此,這些工具被集權政府濫用的風險仍高。 倘若社會對於個人資料隱私的敏感度發生變化,那麼,依賴此類資料的智慧企業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全世界從危機思維中走出來,科技公司將可迴避一直以來在隱私權保護方面的攻擊,並可望持續運用於他們打造已久的商業模式中。 無論疫情將如何發展,企業終將加速轉向智慧企業,重點將落在技術密集型的商業模式,持續強化軟體、研發資料、大數據和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投資,投資上也應持續留意此趨勢變化,從中尋得受惠的明日之星。 注意:本資料所示之指數或個股係為說明或舉例之目的,並非推薦投資,且未必為保德信投信所管理基金之對比指數或持有之部位。 本文僅供參考,不得視為本公司之邀約。文中所述之資料、建議或預測係本諸本公司合理認定為可靠之消息來源,然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及完整性。以上資料、建議或預測可能因市況隨時有所改變,本公司不負更新之責,本公司亦不保證本文之預測將可實現。且本文未考量任何特定投資人個人之財務目的、現況及需求,故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信賴或使用本文所產生之一切損失負責。PGIMSITE20200725

PGIM新視野【企業智慧化趨勢】數位科技正翻轉一切!

2020/07/16

疫情讓「保持社交距離」成為全民運動,「數位科技」成為民生必需品,幾乎各行各業都缺其不可。與數位科技相關的產業需求大攀升,原本忽視這塊的公司也被迫加入轉型智慧企業,隨之而來的各種商業與投資機會,亦是後疫情時代最值得關注的部分。
在疫情延燒之前,全球各大企業便力圖擺脫過去有形資產的窠臼,將這些有形資產如工廠、機械設備和辦公地點等轉化為智慧資產的形式,並更專注智慧資產的研發,如智慧財產權、軟體、互聯網和量子運算。如今,智慧企業佔歐洲標準普爾350指數比重約70%,而在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價值比重則高達85%(註1)。而企業加速轉型智慧企業,也是解封之後最重要的商業結果之一。

各行各業爭相使用數位科技
眾所周知的,隨著全球隔離防護措施愈來愈普及,無數的活動皆被迫使用數位科技(見圖表4),像是:
 教育:成熟國家的數百萬學生被迫離開教室,轉而透過線上的方式學習,儘管這是暫時性的措施,但在3月份的短短兩周內,美國教育屬性APP的下載量便成長了10倍以上(註2)。
 醫療保健:過去民眾從未透過遠端醫療進行諮詢。但據統計,歐洲最大的遠端醫療服務所之一的KRY International,其註冊人數成長了200%以上,且該機構正在擴增其他醫療網路系統,以符合市場新趨勢所需(註3)。
 遠程辦公室:美國遠端辦公室App的下載量自從3月初至3月中旬以來增加了15倍以上(註4)。
 電商平台:為了滿足民眾的網購需求,美國亞馬遜物流及倉儲業務新雇用了175,000名員工(註5)。
在此浪潮下,PGIM資產管理公司認為,有三大趨勢值得關注:
1. 數位科技應用加速創新,適者生存、慢者淘汰
新冠肺炎期間,數位科技的技術應用範圍增加、且研發的步伐也被迫加速,此趨勢在後疫情時代也應會持續。由於大多消費者與員工別無選擇,只能透過雲端、遠端等數位化方式學習解決問題。而根據一些數據也可發現,先前「抵制新科技」運用的客群(如居住在鄉間的高齡人口)也已開始使用網購方式來消費(註6)。隨著數位消費學習的曲線攀升,很多人也同時感受到數位科技運用和電商消費的便捷,這些接納創新技術的客群們,將無法回到以前的舊生活與消費習慣。

716-1.jpg

許多產業可能會因數位科技運用的領先,進一步鞏固其市場的支配地位,這對長期投資人而言,勢必要將現有投資部位作出調整,以避免出現非必要的損失。舉例而言,不僅是市場主流消費品牌,甚至連高端奢侈品牌都陸續採用「D2C(Direct-to-Consumer)」方式,直接在網站上向消費者銷售商品。至於那些無法採用D2C的零售業者,可能根本無法在這波疫情當中存活下來。看到這些將被淘汰的企業,投資人更應重新檢視數位科技運用對投資組合所帶來的影響。

2. 群眾擁抱數位生活,五大受惠產業出線
過去,危機總能改變當前市場競爭局勢、造就新的贏家和輸家。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實不同過往,每個產業皆致力提高數位科技運用的層面,並力促數位化發展,目前有許多企業皆已為進入智慧企業做好萬全準備。

解封之後,人們轉向數位生活方式,進而改變原有生活習慣,許多科技巨擘如騰訊、微軟、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等,都為商家與消費者提供非常廣泛的服務範圍。從雲端到線上音樂、視頻、互聯網、網路購物和線上遊戲等需求激增下,預料這些企業將因市場需求增加,進而擁有更多商業契機。PGIM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在解封之後,以下產業將會大為受惠:
 電子平台:網購不再是玩具、服裝和家庭用品的小天地了,現在連奢侈品牌也意識到D2C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們目前在電商方面經營的首要任務,儘管旗艦店的店面裝潢有多麼精緻考究,但有愈來愈多的奢侈品消費者(特別是亞洲消費者)選擇在網路上完成交易。以Gucci為例,Gucci的總銷售額在2020年Q1下降了23%,但在中國的線上消費比重卻翻了一倍以上(註7)。
 雲端計算:在疫情爆發之前,許多大型企業早已用低成本、高效能的雲端技術來提供服務,例如Netflix所有串流媒體服務乃是依賴Amazon的AWS。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雲端使用量爆增,特別是因疫情而實施隔離的地區,比如說微軟雲端需求量增長了八倍(註8)。此外,雲端技術的軟體和服務業者也因而大增資本支出,來興建客服中心、資安和與雲端技術相關等數位科技運用的基礎建設。
 視訊會議和遠端辦公應用:微軟團隊在3月31日當日創下了27億分鐘的會議紀錄新高,而且,該軟體的視訊通訊次數在三月的最後一周,較首周增加了十倍以上(註9)。即使疫情消退,線上相關工具的使用率預期仍將偏高,因政府部門、民間企業的雇主已體驗到,人與人之間可透過數位方式有效率地進行各種互動和會議,並非一定要本人親臨現場。有鑒於此,預料許多企業高階主管將會降低商務旅行的頻率,而當需要專案討論時,也不再需要會議室,僅需一個整合線上會議的App就夠了。
 串流媒體娛樂服務:疫情期間有無數人被要求居家隔離,因此遊戲、線上節目、網路電視應用等出現了爆炸式的成長,如在3月16日當周,美國遊戲類App的資料使用量較前一周增加了75%(註10),Z世代、千禧一代和X世代美國人當中,有近3成的人表示,他們計畫在3月份訂閱新的網路電視(註11)。 Netflix稱2020年第一季新增訂閱用戶近1600萬,其中大部分來自亞洲、歐洲和中東(註12)。雖然並不是所有新用戶都會在解封之後維持訂閱,但人類行為存在著遲滯現象,也就是說,即使在這些催化因素消失之後,習慣的改變也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應也會有一些新用戶覺得不想再看帶有廣告、或僅在規定時間播放節目的有線電視。
 網路基本設備:隨著電商平台市佔率與日俱增,消費者和企業往往需要網路和Wi-Fi、且連接更高傳輸的速度,這將有利於提供基礎設備的電信業者。隨著消費者和企業所使用的範圍擴大,如5G無線網路新興技術將出現更高需求,這也將提高政府對5G基礎設施的關注,同時也因科技發展加劇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

3. 大數據:從惡棍華麗轉身為救世主?
在封城之前,科技公司因「技術抵制潮」面臨龐大監管的不確定性,其中,資料隱私性就是關鍵問題。無論是利用隱私資料向特定人在社交媒體上推送「假新聞」(特別是有傳言稱俄羅斯在美國和法國大選期間試圖傳播假新聞),還是劍橋分析有關英國脫歐的醜聞,都將資料隱私問題推向最高峰。歐盟頒佈《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另從印度、摩洛哥、巴西、南非到臺灣等地皆推出新規範,全球政府均開始致力於個人資料保護(註13)。

但在封城期間,為減緩新冠肺炎病毒的散播,政府率先從手機和移動應用系統來收集個人敏感資料、並用於執行公共衛生措施。這些資料讓亞洲、歐洲和北美的政府得以追蹤潛在病患,並可對局部區域激增感染的可疑案件迅速做出決策,並掌握其基層社區管制的情形。有些大型科技公司已取得用戶衛星位置和相關個人資料,在疫情當下便擔任起迅速開發新應用程式和追蹤機制的重要角色,從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健康碼》,到蘋果、谷歌的非接觸式追蹤技術,科技巨擘們在本次政府抗疫行動中,均發揮出重要關鍵的作用。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依然是未知數,但科技公司與投資人必定會關注一個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導致政客、監管機構和民眾重新檢視個人利益與集體之間的重要性。一旦疫情結束,許多用於公共衛生所監測的個人資料收集和使用舉措均可能會隨之終止(註14)。然而,全社會可能須在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之間作取捨。至少在某些社會中,只要監督得當,政府對民眾加強監視的舉措可被視為緊急情況下的有效方式,而非嚴格的隱私權侵犯,儘管如此,這些工具被集權政府濫用的風險仍高。

倘若社會對於個人資料隱私的敏感度發生變化,那麼,依賴此類資料的智慧企業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全世界從危機思維中走出來,科技公司將可迴避一直以來在隱私權保護方面的攻擊,並可望持續運用於他們打造已久的商業模式中。

無論疫情將如何發展,企業終將加速轉向智慧企業,重點將落在技術密集型的商業模式,持續強化軟體、研發資料、大數據和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投資,投資上也應持續留意此趨勢變化,從中尋得受惠的明日之星。

注意:本資料所示之指數或個股係為說明或舉例之目的,並非推薦投資,且未必為保德信投信所管理基金之對比指數或持有之部位。

本文僅供參考,不得視為本公司之邀約。文中所述之資料、建議或預測係本諸本公司合理認定為可靠之消息來源,然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及完整性。以上資料、建議或預測可能因市況隨時有所改變,本公司不負更新之責,本公司亦不保證本文之預測將可實現。且本文未考量任何特定投資人個人之財務目的、現況及需求,故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信賴或使用本文所產生之一切損失負責。PGIMSITE20200725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