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本文介紹,「高股息」等於「高報酬」嗎? 常見的高股息或高配息投資工具有兩種,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高股息ETF。前者是銀行通路的代表,後者是證券通路的代表。   高收益債   銀行狂推銷,有買基金的存戶幾乎人手一檔的,就是「月配息高收益債券基金」。   大家聽到債券,往往覺得很穩健,誤以為跟美國政府公債一樣,或者跟定存一樣,「本金100%保本,不會變動,然後又可以每個月領配息」,感覺好棒哦!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高收益債又稱為「垃圾債」,是債券信用評等比較差的「公司」債。它跟美國政府擔保的「公」債,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東西。   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債券違約(倒債)、破產、倒閉,而評等差的公司更容易。所以,債券本金可能收不回來,債券基金的淨值有可能下跌。   這些公司因為信用評等差,為了順利借到錢,所以只好提供比較高的債息。   那為什麼很少聽到「垃圾債」,只聽到「高收益債」呢?   因為行銷、包裝。   各位想想看,如果直接用「垃圾債」的名稱,放在銀行櫃檯販售,有幾個存戶願意買呢?   因此,它們避重就輕,避開「信評差、容易倒債」的垃圾特點,只片面強調「債息高」的特點,不明就理的單純存戶們,才容易一窩蜂的投入買進。   高收益債的本質是,它的高債息,就是用「高倒債機率」換來的,這是一體兩面,買進之前,你應該同時知道這兩種特質。   但是,買進的存戶們,往往只看到光鮮亮麗(高債息)的那一面,而不知道黑暗(高倒債機率)的另一面。   一位長輩,曾經拿了她的銀行基金對帳單給我看:「本金100萬,年配息6%,本金虧損37%」。請問,總報酬率是多少?現在總值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31%,69萬。   (6%-37%=-31%),100萬減31萬=69萬。   「可是它有配我6%的利息,比定存高很多耶。」   「可是您的本金虧損37%,也比定存賠很多耶。」   「但是銀行賣給我的時候,跟我說這個月配息基金很穩呀。」長輩充滿疑惑的說。   我就跟她解釋說,這好比買了一間房子要投資當包租公,投入本金100萬。   一年之後,收取房租收入6萬元,然後房價下跌37%,房子市值剩下63萬。請問,總報酬率是?現在總值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31%,69萬。   (6%-37%=-31%),100萬減31萬=69萬。   這位長輩聽完後,一瞬間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   (所謂的總報酬,是價差+配息+配息再投資。有點類似,買房收租,房價本身的價差漲跌+房租收入+將房租再投資。可參考這篇文章:什麼是總報酬?)   0056元大高股息ETF   我身邊的股票族中,最受歡迎的ETF,就是「元大高股息(0056)」。名稱聽起來就很吸引人。   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ETF,成立於2007年12月13日。它是從台灣50成分股與中型100成分股,總共150支股票中,選取「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率最高」的30檔股票。   它的第一個完整績效年度是2008年。至2016年底止,總共九年,各年度的總報酬率,與同期間的加權報酬指數、台灣50(0050),並列如下表(圖表可點擊放大):     資料來源: 收盤價:臺灣證券交易所。 歷年配息、配息支付日:元大投信官網、台灣股市資訊網。   計算說明   (1)以「前一年底收盤價」買進,持有到當年底收盤價為止(比如2007年底買進,計算到2008年底)。   (2)當年度拿到的現金配息,在「配發支付當天」,以收盤價再投入買零股(假設都成交)。   (3)以上計算未計入稅負,也未計入交易手續費。買到的零股數,以無條件捨去取整數。   以上(1)+(2)的總股數,用年底收盤價,計算出當年底總市值,再與前一年底投入總值比較績效,得出總報酬率。   分析(1):高股息九年間有三年負報酬。   由上表可知,高股息ETF這九個完整交易的年度中,總報酬率有六個年度是正的,三個年度是負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負報酬的三個年度,分別是-48%,-12% 及-5%。   這說明了,高股息不等於正報酬。歷年來有三分之一的年度,總報酬是「虧損」的,而且虧損最多的一年,幅度高達「-48%」。   這可能粉碎了許多人對「高股息、定存股」的幻想。   假如投入100萬本金,一年後加計利息虧損48%,本利和只剩下52萬,你覺得這還算「定存」嗎?   你能承受這樣的結果嗎?   許多人無法承受,覺得這不能算是定存。   是的,高股息ETF,本來就不是定存。它的本質,其實是「30檔股票」組合而成的股票型基金。   既然是股票,我們就應該知道,股票的本質是:有上漲的可能,也有下跌的可能。   不知道這個特質,或者無法接受下跌的可能,都不該投入資金。   分析(2):高股息報酬竟然低於整體市場。   高股息VS加權報酬指數VS台灣50,九年的累積總報酬,分別是34.26%、 51.63% 、54.55%。   換言之,一開始投入1,000萬本金,複利滾存九年後,本利和分別為1,342.6萬、1,516.3萬、1,545.5萬。   投入同樣的本金,相同的九年期間,高股息ETF的累積總報酬,落後另外兩者,反而是「最低報酬」的。這說明了,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   我們也可以把上述「總報酬率」,轉成「年化報酬率」來表達。   三者這九年的年化報酬率,分別是3.33%、4.73%、4.96%。   高股息ETF這九年的年化總報酬率是3.33%。   (年化報酬率,指的是,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平均每年要多少。它是幾何平均數的概念,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個年度,剛剛好等於3.33% 或者4.73%。)   與台股報酬指數比較:同樣這九年間,台股報酬指數的年化總報酬率4.73%。代表這段期間,高股息ETF,表現比全股市(大型+中型+小型)要來得差。   與台灣50比較:同樣這九年間,台灣50的年化總報酬率4.96%。代表這段期間,高股息ETF,表現比大型股(台灣50代表台灣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要來得差。   自以為聰明的「預測未來高股息」選股策略,反而得到更差的總報酬率。   小結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三個重點。   重點一:高股息不代表正報酬   無論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或者高股息ETF,都不保證年度總報酬是正報酬。有可能加計配息後,年度總報酬還是虧損。   比如,高股息ETF。成立以來,有完整報酬的九年中,就有三年的總報酬是負數,高達三分之一的機率,且最差曾經一年「-48%」。   重點二: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   同樣以高股息ETF為例。一開始投入1,000萬本金,複利滾存九年後,本利和分別為1,342.6萬、1,516.3萬、1,545.5萬。   事實證明,高股息不是「高報酬」的保證。這種「策略型」的ETF,總報酬還低於「整體市場」的平均值。   重點三:別被表面名稱迷惑   「自以為聰明」的策略,有時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高股息」是一回事,「高報酬」則是另一回事,兩者無法畫上等號。這個邏輯,應該很清楚了。   類似這類「特定策略(自以為聰明)」的基金或ETF,在台灣金融市場上比比皆是,投資朋友要小心,別被它們的表面名稱迷惑。   本文轉載自效率理財王,原文在此,想看更多請到效率理財王粉絲團

不要被銀行員騙了!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總報酬可能比你想像中低

2020/08/07
高股息 , 0056 , 債券 , 複利

本文介紹,「高股息」等於「高報酬」嗎?

常見的高股息或高配息投資工具有兩種,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高股息ETF。前者是銀行通路的代表,後者是證券通路的代表。
 
高收益債
 
銀行狂推銷,有買基金的存戶幾乎人手一檔的,就是「月配息高收益債券基金」。
 
大家聽到債券,往往覺得很穩健,誤以為跟美國政府公債一樣,或者跟定存一樣,「本金100%保本,不會變動,然後又可以每個月領配息」,感覺好棒哦!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高收益債又稱為「垃圾債」,是債券信用評等比較差的「公司」債。它跟美國政府擔保的「公」債,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東西。
 
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債券違約(倒債)、破產、倒閉,而評等差的公司更容易。所以,債券本金可能收不回來,債券基金的淨值有可能下跌。
 
這些公司因為信用評等差,為了順利借到錢,所以只好提供比較高的債息。
 
那為什麼很少聽到「垃圾債」,只聽到「高收益債」呢?
 
因為行銷、包裝。
 
各位想想看,如果直接用「垃圾債」的名稱,放在銀行櫃檯販售,有幾個存戶願意買呢?
 
因此,它們避重就輕,避開「信評差、容易倒債」的垃圾特點,只片面強調「債息高」的特點,不明就理的單純存戶們,才容易一窩蜂的投入買進。
 
高收益債的本質是,它的高債息,就是用「高倒債機率」換來的,這是一體兩面,買進之前,你應該同時知道這兩種特質。
 
但是,買進的存戶們,往往只看到光鮮亮麗(高債息)的那一面,而不知道黑暗(高倒債機率)的另一面。
 
一位長輩,曾經拿了她的銀行基金對帳單給我看:「本金100萬,年配息6%,本金虧損37%」。請問,總報酬率是多少?現在總值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31%69萬。
 
(6%-37%=-31%)100萬減31=69萬。
 
「可是它有配我6%的利息,比定存高很多耶。」
 
「可是您的本金虧損37%,也比定存賠很多耶。」
 
「但是銀行賣給我的時候,跟我說這個月配息基金很穩呀。」長輩充滿疑惑的說。
 
我就跟她解釋說,這好比買了一間房子要投資當包租公,投入本金100萬。
 
一年之後,收取房租收入6萬元,然後房價下跌37%,房子市值剩下63萬。請問,總報酬率是?現在總值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31%69萬。
 
(6%-37%=-31%)100萬減31=69萬。
 
這位長輩聽完後,一瞬間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
 
(所謂的總報酬,是價差+配息+配息再投資。有點類似,買房收租,房價本身的價差漲跌+房租收入+將房租再投資。可參考這篇文章:什麼是總報酬?)
 
0056元大高股息ETF
 
我身邊的股票族中,最受歡迎的ETF,就是「元大高股息(0056)」。名稱聽起來就很吸引人。
 
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ETF,成立於20071213日。它是從台灣50成分股與中型100成分股,總共150支股票中,選取「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率最高」的30檔股票。
 
它的第一個完整績效年度是2008年。至2016年底止,總共九年,各年度的總報酬率,與同期間的加權報酬指數、台灣50(0050),並列如下表(圖表可點擊放大)



 

 

資料來源:
收盤價:臺灣證券交易所
歷年配息、配息支付日:元大投信官網台灣股市資訊網
 
計算說明
 
(1)以「前一年底收盤價」買進,持有到當年底收盤價為止(比如2007年底買進,計算到2008年底)
 
(2)當年度拿到的現金配息,在「配發支付當天」,以收盤價再投入買零股(假設都成交)
 
(3)以上計算未計入稅負,也未計入交易手續費。買到的零股數,以無條件捨去取整數。
 
以上(1)+(2)的總股數,用年底收盤價,計算出當年底總市值,再與前一年底投入總值比較績效,得出總報酬率。
 
分析(1)高股息九年間有三年負報酬
 
由上表可知,高股息ETF這九個完整交易的年度中,總報酬率有六個年度是正的,三個年度是負的。
 
要特別注意的負報酬的三個年度,分別是-48%-12% -5%
 
這說明了,高股息不等於正報酬。歷年來有三分之一的年度,總報酬是「虧損」的,而且虧損最多的一年,幅度高達「-48%」。
 
這可能粉碎了許多人對「高股息、定存股」的幻想。
 
假如投入100萬本金,一年後加計利息虧損48%,本利和只剩下52萬,你覺得這還算「定存」嗎?
 
你能承受這樣的結果嗎?
 
許多人無法承受,覺得這不能算是定存。
 
是的,高股息ETF,本來就不是定存。它的本質,其實是「30檔股票」組合而成的股票型基金。
 
既然是股票,我們就應該知道,股票的本質是:有上漲的可能,也有下跌的可能。
 
不知道這個特質,或者無法接受下跌的可能,都不該投入資金。
 
分析(2)高股息報酬竟然低於整體市場
 
高股息VS加權報酬指數VS台灣50,九年的累積總報酬,分別是34.26% 51.63% 54.55%
 
換言之,一開始投入1,000萬本金,複利滾存九年後,本利和分別為1,342.6萬、1,516.3萬、1,545.5萬。
 
投入同樣的本金,相同的九年期間,高股息ETF的累積總報酬,落後另外兩者,反而是「最低報酬」的。這說明了,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
 
我們也可以把上述「總報酬率」,轉成「年化報酬率」來表達。
 
三者這九年的年化報酬率,分別是3.33%4.73%4.96%
 
高股息ETF這九年的年化總報酬率是3.33%
 
(年化報酬率,指的是,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平均每年要多少。它是幾何平均數的概念,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個年度,剛剛好等於3.33% 或者4.73%)
 
與台股報酬指數比較:同樣這九年間,台股報酬指數的年化總報酬率4.73%。代表這段期間,高股息ETF表現比全股市(大型+中型+小型)要來得差
 
與台灣50比較:同樣這九年間,台灣50的年化總報酬率4.96%。代表這段期間,高股息ETF表現比大型股(台灣50代表台灣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要來得差
 
自以為聰明的「預測未來高股息」選股策略,反而得到更差的總報酬率。
 
小結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三個重點。
 
重點一:高股息不代表正報酬
 
無論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或者高股息ETF,都不保證年度總報酬是正報酬。有可能加計配息後,年度總報酬還是虧損。
 
比如,高股息ETF。成立以來,有完整報酬的九年中,就有三年的總報酬是負數,高達三分之一的機率,且最差曾經一年「-48%」。
 
重點二: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
 
同樣以高股息ETF為例。一開始投入1,000萬本金,複利滾存九年後,本利和分別為1,342.6萬、1,516.3萬、1,545.5萬。
 
事實證明,高股息不是「高報酬」的保證。這種「策略型」的ETF,總報酬還低於「整體市場」的平均值。
 
重點三:別被表面名稱迷惑
 
「自以為聰明」的策略,有時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高股息」是一回事,「高報酬」則是另一回事,兩者無法畫上等號。這個邏輯,應該很清楚了。
 
類似這類「特定策略(自以為聰明)」的基金或ETF,在台灣金融市場上比比皆是,投資朋友要小心,別被它們的表面名稱迷惑。
 
本文轉載自效率理財王,原文在此,想看更多請到效率理財王粉絲團

bn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