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金融市場持續大跌,明明知道該逢低買進,最後卻是賣出?要克服此類不理性行為,就要先認知哪些原因會引發恐慌情緒,然後練習不被影響。 陳哥原本買配息基金是為了創造現金流,希望將來能靠每月配息來過日子,定期定額投資之外,每年還把年終獎金的 2 分之 1 再單筆買進,這樣進行了 3 年多就不幸遇到新冠病毒疫情引爆的股市、債市、匯市大跌,帳上基金的虧損讓陳哥心理很有壓力,晚上開始失眠。 陳哥說當時內心有 3 種聲音不斷交戰,包括①不理會虧損,只專注在每月配息的金額上;②先贖回一半,再觀察後續情勢;③不賣,再把手上的資金逢低加碼。由於內心紛擾導致思維混亂,加上美股多次熔斷刺激,最後陳哥的恐懼戰勝理智,全部認賠出場…… 賣完後冷靜下來的陳哥,非但沒有覺得心安,還對自己的舉動感到懊悔不已。 錢雜誌 APP 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推薦閱讀:先理「心」再理債,利用2方法克服盲點,避免窮一輩子   6 種常見情況 引發不理性情緒 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人心有戚戚焉,每次遇到市場持續重挫時,很多投資人會因為恐懼而匆忙賣出或採取其他 非理性行動來擾亂原本的投資計劃。非理性的情緒讓投資人行為脫軌,而引發情緒的原因非常多,以下 6 種最常見。 情況 1 太關注近期事件 當投資人對今日或過去幾日、幾週內發生的事情太過關注時,可能會產生判斷與投資操作的偏誤。 理由包括:①該事件的趨勢可能並不是那麼關鍵或會持續很久;②即使具關鍵性,但在長達 10 年以上的投資時間裡,影響雖顯著,但相對短暫。明顯的例子如股市於今(2020)年 2 月下旬和 3 月初的 4 週內急劇下跌時,過度擔心並恐懼市場再跌的投資人紛紛賣出手中部位,代價則是市場很快開始大幅反彈。 情況 2 盲從跟隨 在日常生活中,群眾會看網路上的各種評論,大批湧向人群聚集的餐廳或景點,此種傾向在壓力環境下更明顯。但這樣的盲從在股市劇烈波動時期,卻可能是不好的行為,因為多數投資人會過度反應或做出偏差決定,跟隨人群就可能是一個錯誤。 情況 3 擔心市場變更差 在市場不好時期,投資人會因為擔心情況變更糟,而不自覺地想要賣出手中部位,但長期歷史經驗顯示,通常是賣在相對低點。因此,若是長期投資者,不採取行動才是明智之舉。 情況 4 過度自信地交易 過度自信是相信自己比大多數人強,以為可預先研判市場走勢,甚至打敗市場,進而做出魯莽的投資決定,但歷史卻告訴我們,對市場持謙卑態度,較有機會拉高獲勝機率。 情況 5 尋求驗證 為了確保所做的投資決策是正確的,投資人會更關注支持自己決定的資訊,來確認是做正確的事。但有時卻因過多關注與投資決策一致的觀點而被嚴重誤導。此時,最好的做法是考慮相反的觀點。例如投資人根據資訊研判需要賣出,就應思考買進的理由。 情況 6 厭惡損失 厭惡損失是本能,當市場表現不好時,這種本能會使投資人過於恐懼,讓投資人的判斷產生偏誤。 推薦閱讀:上班族投資別跟風!專職操盤手的 6 大建議:投資絕對不像在逛百貨公司!   認知並練習克服,不讓情緒干擾投資 若投資人想要降低或避免不理性情緒造成投資決策錯誤,首先須至少意識到有這 6 種原因,跨出克服情緒的第一步。然後投資人還可以試著做以下練習來降低衝動的行為。確實了解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通常風險偏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許多人是直到市場大跌時,才真正領悟個人實際的風險承受力。 定期觀察與了解什麼是正常的市場波動。每一段時期該市場的正常波動樣貌,會因時間與環境而改變,過去的波動幅度可能已無法被當做市場是否正常表現的基準。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市場上漲或下跌都是循環週期的一部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投資人應該在市場持續上漲(下跌)一段時間後,建立市場可能會修正(反彈)一段時間的基本認知,並將波動視為重新平衡投資的時點。 回歸初衷。在市場動盪時,投資人應該花一點時間(例如 3 天)冷靜地思考投資理財的初衷、個人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需要經歷這些干擾。 推薦閱讀:跟風熱門 ETF 前 先掌握 4 要點!艾蜜莉:除了 0050 外,還有這些選擇...   本文精采內容來自2020年12月號《Money錢》,文中受訪者的情況或許有變,但提供的觀點、建議仍具參考性。 掌握最新投資理財資訊且,請鎖定 2022年8月號《Money錢》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股市一跌你就慌?投資人常犯的 6 大不理性,克服不了情緒就別想贏!

2020/12/10
股災 , 投資 , 股票 , 理性 , 情緒

金融市場持續大跌,明明知道該逢低買進,最後卻是賣出?要克服此類不理性行為,就要先認知哪些原因會引發恐慌情緒,然後練習不被影響。

陳哥原本買配息基金是為了創造現金流,希望將來能靠每月配息來過日子,定期定額投資之外,每年還把年終獎金的 2 分之 1 再單筆買進,這樣進行了 3 年多就不幸遇到新冠病毒疫情引爆的股市、債市、匯市大跌,帳上基金的虧損讓陳哥心理很有壓力,晚上開始失眠。

陳哥說當時內心有 3 種聲音不斷交戰,包括①不理會虧損,只專注在每月配息的金額上;②先贖回一半,再觀察後續情勢;③不賣,再把手上的資金逢低加碼。由於內心紛擾導致思維混亂,加上美股多次熔斷刺激,最後陳哥的恐懼戰勝理智,全部認賠出場……

賣完後冷靜下來的陳哥,非但沒有覺得心安,還對自己的舉動感到懊悔不已。

20220725.jpg

推薦閱讀:先理「心」再理債,利用2方法克服盲點,避免窮一輩子

 

6 種常見情況 引發不理性情緒

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人心有戚戚焉,每次遇到市場持續重挫時,很多投資人會因為恐懼而匆忙賣出或採取其他 非理性行動來擾亂原本的投資計劃。非理性的情緒讓投資人行為脫軌,而引發情緒的原因非常多,以下 6 種最常見。

情況 1 太關注近期事件

當投資人對今日或過去幾日、幾週內發生的事情太過關注時,可能會產生判斷與投資操作的偏誤。

理由包括:①該事件的趨勢可能並不是那麼關鍵或會持續很久;②即使具關鍵性,但在長達 10 年以上的投資時間裡,影響雖顯著,但相對短暫。明顯的例子如股市於今(2020)年 2 月下旬和 3 月初的 4 週內急劇下跌時,過度擔心並恐懼市場再跌的投資人紛紛賣出手中部位,代價則是市場很快開始大幅反彈。

情況 2 盲從跟隨

在日常生活中,群眾會看網路上的各種評論,大批湧向人群聚集的餐廳或景點,此種傾向在壓力環境下更明顯。但這樣的盲從在股市劇烈波動時期,卻可能是不好的行為,因為多數投資人會過度反應或做出偏差決定,跟隨人群就可能是一個錯誤。

情況 3 擔心市場變更差

在市場不好時期,投資人會因為擔心情況變更糟,而不自覺地想要賣出手中部位,但長期歷史經驗顯示,通常是賣在相對低點。因此,若是長期投資者,不採取行動才是明智之舉。

情況 4 過度自信地交易

過度自信是相信自己比大多數人強,以為可預先研判市場走勢,甚至打敗市場,進而做出魯莽的投資決定,但歷史卻告訴我們,對市場持謙卑態度,較有機會拉高獲勝機率。

情況 5 尋求驗證

為了確保所做的投資決策是正確的,投資人會更關注支持自己決定的資訊,來確認是做正確的事。但有時卻因過多關注與投資決策一致的觀點而被嚴重誤導。此時,最好的做法是考慮相反的觀點。例如投資人根據資訊研判需要賣出,就應思考買進的理由。

情況 6 厭惡損失

厭惡損失是本能,當市場表現不好時,這種本能會使投資人過於恐懼,讓投資人的判斷產生偏誤。

推薦閱讀:上班族投資別跟風!專職操盤手的 6 大建議:投資絕對不像在逛百貨公司!

 

認知並練習克服,不讓情緒干擾投資

若投資人想要降低或避免不理性情緒造成投資決策錯誤,首先須至少意識到有這 6 種原因,跨出克服情緒的第一步。然後投資人還可以試著做以下練習來降低衝動的行為。確實了解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通常風險偏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許多人是直到市場大跌時,才真正領悟個人實際的風險承受力。

定期觀察與了解什麼是正常的市場波動。每一段時期該市場的正常波動樣貌,會因時間與環境而改變,過去的波動幅度可能已無法被當做市場是否正常表現的基準。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市場上漲或下跌都是循環週期的一部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投資人應該在市場持續上漲(下跌)一段時間後,建立市場可能會修正(反彈)一段時間的基本認知,並將波動視為重新平衡投資的時點。

回歸初衷。在市場動盪時,投資人應該花一點時間(例如 3 天)冷靜地思考投資理財的初衷、個人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需要經歷這些干擾。

推薦閱讀:跟風熱門 ETF 前 先掌握 4 要點!艾蜜莉:除了 0050 外,還有這些選擇...

 

本文精采內容來自2020年12月號《Money錢》,文中受訪者的情況或許有變,但提供的觀點、建議仍具參考性。

掌握最新投資理財資訊且,請鎖定 2022年8月號《Money錢》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