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退休的定義是什麼?「從一個人的崗位或職業中抽身,或是離開積極的工作生活。」 ─韋氏字典( Merriam-Webster )、「離職或是停止工作的行為或事實。」─ dictionary.com、「當一個人選擇永久不再提供勞動力時的那段生活。」─投資百科( Investopedia ),上述的定義相當一致,但你認為退休意味著什麼呢?你是如何定義這件事的?與自由和財務自主有關嗎?或者,就只是辭職、再也不工作的這個行為而已?你能不能在「退休」後還繼續工作? 如果你達到財務自由,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或許你想要繼續工作─那太棒了!重點是,現在你是因為想要工作才工作,而不是因為你必須工作。你再也不是為了錢而工作。說得更清楚一點,在本書裡,「提早退休」和「財務自由」是同樣的意思。 退休的定義是一回事,「怎麼退休」則是另一回事。在上一個世紀,人們都認同儲備金理論:先存下一大筆錢,退休後再靠這筆錢過日子。那麼在這個情境裡,千禧世代的人需要多少錢呢?在 Google 上快速搜尋一下,就會看到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數字 — 千禧世代需要存的儲備金不多,200 萬美元就夠了。 舉例來說,2016 年,《今日美國》( USA Today )的羅伯.包威爾( Robert Powell )表示,千禧世代裡,年紀比較大的那些人需要 180 萬美元;年輕一點的人則會需要近 250 萬美元,才能舒舒服服地退休。 2019 年初,FBFS( Farm Bureau Financial Services )保險公司寫道,嬰兒潮世代當初退休需要 130 萬美元,而千禧世代卻需要 180 萬美元。金額變高的原因,就是因為社會福利金減少,再加上通貨膨脹。其他專家,例如 Entrepreneur.com 的約翰.藍姆頓( John Rampton ),引用的數字則高達 700 萬美元。為了本書的主旨起見,我會採用較低的那個金額,然後我會宣稱,千禧世代要在 65 歲退休的平均存款是 200 萬美元。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大的機會能成功存下這筆錢? 嬰兒潮世代可能不需要存到 200 萬美元之多,但他們實際上需要的絕對比他們存下來的多。一份 2016 年的研究顯示,在 56 ~ 61 歲這個年齡層的退休帳戶裡,平均有 163,577 美元。一份 2015 年的研究發現,50 多歲的勞工家庭存款是 117,000 美元,大部分的人都計劃 65 歲以後繼續工作,或甚至完全不退休。事實上,根據美國政府責任署(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 )指出,55 歲(含)以上的家庭中,約有 29 % 的人既沒有退休存款,也沒有月退俸可以領。 為什麼?是出了什麼差錯嗎?還是千禧世代被耍了,以致相信這個 200 萬美元的存款目標是可能達成的?尤其是嬰兒潮世代的人,存款連這個金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些數據描繪出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只有極少數人才有辦法存到這筆錢。 要怎麼存到 200 萬美元呢?從 25 歲開始,假設每年的複利率是 8 % ,你必須每個月存下 621 美元,持續 40 年。我不清楚你的實際狀況,但大部分我認識的千禧世代是真的負擔不起⋯⋯至少在年薪 4 萬美元、每月必須還 400 美元學貸的情況下,實在無法負擔。存到 200 萬美元並不簡單,也不是你會覺得理所當然的事,而且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我不確定這套退休方法是不是媒體、父母、老師或是朋友灌輸給我們的,但甚至有一些財經權威專家也這麼說,像是蘇西.歐曼( Suze Orman )和戴夫.拉姆西( Dave Ramsey )。別誤會,我是戴夫.拉姆西的大粉絲,我只是覺得很諷刺,這些權威人士教給別人的致富方法,像是「付清債務」以及「將收入的 15 % 存下來」,但與此同時,這些人士本身卻是藉由販賣產品以及擁有事業來致富。 不過,你可能很樂觀,也許你沒有學貸、卡債或車貸,我畢業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我知道這是可能的。你們之中有些人就是這樣,我已經可以看到你在打什麼主意了,你正在盤算要怎麼達到 200 萬美元的目標。 想存更多錢時,會遇到的限制 你必須存下很大一筆錢。一個小提示:有兩種方法可以讓你達成這個目標,不多不少。 ● 減少支出 ● 增加收入 當我們想要存更多錢的時候,常會直覺地專注在節流上,而不是開源。只注重節流,會在兩個層面上產生問題: ● 這種做法有其極限。你只能節流到某種程度,一般來說,像是償還貸款和水電費都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雖然如此,試試看也不會少一塊肉!再讓我知道結果如何。) ● 很難長期維持這種做法。「生活品質,再會了。」你說得出這句話嗎?再也不出去喝一杯、再也不買新衣服、再也不去旅行……沒有人會對這些事說:「這太吸引人了!」當你把預算抓得很緊,就持續不了太久。永久降低生活品質、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些事會令人感到很挫折。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你不應監控自己的支出,如果你讀過我寫的《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就會知道好好控制自己的花費有多重要。 你無法控制股市 即便你有辦法持續 40 年,每個月都存下 621 美元,股市也無法保證你的報酬率有 8 % 。你無法控制股市,它自己會漲、自己會跌,你無法預測它的動向,絕對不可能。如果你入場的時機稍微沒那麼理想,而且你已經 62 歲了,那麼這筆投資顯然太重大了,當下一波不景氣到來時⋯⋯你的儲備金就沒了。這是許多 2008 ~ 2009 年之間準備要退休的人,其悲劇般的命運;他們需要花好幾年,甚至是好幾十年來彌補這筆損失。 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有什麼感受?你每件事都做對了:你付清債務、節儉度日,你一次又一次向旅遊計畫和外出用餐說「不」,你縮衣節食、謹慎儲蓄,終於走到這一步,準備帶著 200 萬美元退休,結果卻損失了一大半的錢。如果你已年屆退休,又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大量投資股票,那你就太衰了。退休計畫=取消,無限期取消。 股市不是唯一一個會讓你失去大筆錢財的地方,任何超乎意料或是不在你掌控範圍之內的事情,都可能會吃掉你的存款。我說的是離婚、長期的身心障礙、訴訟或是健康問題,這四項當中,只要有任何一項發生,你都可以跟你的儲備金揮揮手說再見了。簡而言之,即便你把每件事都做對了,你辛苦一輩子存下來的錢還是沒有保障。 逃離永無止境的金錢賽跑 我 20 歲出頭的時候擬定了一個計畫,要在 60 歲左右存到 200 萬美元,但是沒過多久,我開始細細考慮上述那些風險,也認真檢視了接下來 40 年的人生,然後我意識到自己想要脫離這種生活。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一份全職工作,好換來一份薪水;我們放棄自己的生活,好讓別人可以美夢成真。執行長與股東們都被養得白白胖胖、開開心心,而我們這麼努力,最後得到什麼呢?我們每週可能要工作 40 小時(實際上幾乎是 50 小時),我們一週工作 5 天,好讓自己可以享受 2 天的週末,投資報酬率是多少呢?你投入 5 天,得到 2 天⋯⋯我的朋友,看起來並不怎麼樣。如果你有位大方的老闆,你會有幾天的年假?2 週?3 週?當你談好薪水、在合約上簽名,表示自己願意拿每年 49 週的時間去換 3 週的休假時,你很可能還會對此感到很開心。 你會給別人 49 元,然後接受 3 元的報酬嗎?不會。所以你為什麼如此對待你的時間呢?你付出去的可是你的「人生」。工作一輩子,等到 65 歲才可以開始玩樂,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這是可接受的呢?僅僅因為其他每個人都這麼做嗎?僅僅因為「事情本該如此」嗎?我不這麼認為。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本文摘自《讓可愛的錢繼續滾進來》,作者:瑞秋.李察斯、出版社:時報出版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一輩子跟金錢賽跑...近 3 成的人退休前存不到百萬!面對股市震盪、薪水不漲 該怎麼辦呢?

2021/12/20
退休 , , 生活 , 薪水

退休的定義是什麼?「從一個人的崗位或職業中抽身,或是離開積極的工作生活。」 ─韋氏字典( Merriam-Webster )、「離職或是停止工作的行為或事實。」─ dictionary.com、「當一個人選擇永久不再提供勞動力時的那段生活。」─投資百科( Investopedia ),上述的定義相當一致,但你認為退休意味著什麼呢?你是如何定義這件事的?與自由和財務自主有關嗎?或者,就只是辭職、再也不工作的這個行為而已?你能不能在「退休」後還繼續工作?

如果你達到財務自由,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或許你想要繼續工作─那太棒了!重點是,現在你是因為想要工作才工作,而不是因為你必須工作。你再也不是為了錢而工作。說得更清楚一點,在本書裡,「提早退休」和「財務自由」是同樣的意思。

退休的定義是一回事,「怎麼退休」則是另一回事。在上一個世紀,人們都認同儲備金理論:先存下一大筆錢,退休後再靠這筆錢過日子。那麼在這個情境裡,千禧世代的人需要多少錢呢?在 Google 上快速搜尋一下,就會看到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數字 — 千禧世代需要存的儲備金不多,200 萬美元就夠了。

舉例來說,2016 年,《今日美國》( USA Today )的羅伯.包威爾( Robert Powell )表示,千禧世代裡,年紀比較大的那些人需要 180 萬美元;年輕一點的人則會需要近 250 萬美元,才能舒舒服服地退休。 2019 年初,FBFS( Farm Bureau Financial Services )保險公司寫道,嬰兒潮世代當初退休需要 130 萬美元,而千禧世代卻需要 180 萬美元。金額變高的原因,就是因為社會福利金減少,再加上通貨膨脹。其他專家,例如 Entrepreneur.com 的約翰.藍姆頓( John Rampton ),引用的數字則高達 700 萬美元。為了本書的主旨起見,我會採用較低的那個金額,然後我會宣稱,千禧世代要在 65 歲退休的平均存款是 200 萬美元。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大的機會能成功存下這筆錢?

嬰兒潮世代可能不需要存到 200 萬美元之多,但他們實際上需要的絕對比他們存下來的多。一份 2016 年的研究顯示,在 56 ~ 61 歲這個年齡層的退休帳戶裡,平均有 163,577 美元。一份 2015 年的研究發現,50 多歲的勞工家庭存款是 117,000 美元,大部分的人都計劃 65 歲以後繼續工作,或甚至完全不退休。事實上,根據美國政府責任署(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 )指出,55 歲(含)以上的家庭中,約有 29 % 的人既沒有退休存款,也沒有月退俸可以領。

為什麼?是出了什麼差錯嗎?還是千禧世代被耍了,以致相信這個 200 萬美元的存款目標是可能達成的?尤其是嬰兒潮世代的人,存款連這個金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些數據描繪出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只有極少數人才有辦法存到這筆錢。

要怎麼存到 200 萬美元呢?從 25 歲開始,假設每年的複利率是 8 % ,你必須每個月存下 621 美元,持續 40 年。我不清楚你的實際狀況,但大部分我認識的千禧世代是真的負擔不起⋯⋯至少在年薪 4 萬美元、每月必須還 400 美元學貸的情況下,實在無法負擔。存到 200 萬美元並不簡單,也不是你會覺得理所當然的事,而且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我不確定這套退休方法是不是媒體、父母、老師或是朋友灌輸給我們的,但甚至有一些財經權威專家也這麼說,像是蘇西.歐曼( Suze Orman )和戴夫.拉姆西( Dave Ramsey )。別誤會,我是戴夫.拉姆西的大粉絲,我只是覺得很諷刺,這些權威人士教給別人的致富方法,像是「付清債務」以及「將收入的 15 % 存下來」,但與此同時,這些人士本身卻是藉由販賣產品以及擁有事業來致富。

不過,你可能很樂觀,也許你沒有學貸、卡債或車貸,我畢業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我知道這是可能的。你們之中有些人就是這樣,我已經可以看到你在打什麼主意了,你正在盤算要怎麼達到 200 萬美元的目標。

想存更多錢時,會遇到的限制

你必須存下很大一筆錢。一個小提示:有兩種方法可以讓你達成這個目標,不多不少。

● 減少支出

● 增加收入

當我們想要存更多錢的時候,常會直覺地專注在節流上,而不是開源。只注重節流,會在兩個層面上產生問題:

● 這種做法有其極限。你只能節流到某種程度,一般來說,像是償還貸款和水電費都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雖然如此,試試看也不會少一塊肉!再讓我知道結果如何。)

● 很難長期維持這種做法。「生活品質,再會了。」你說得出這句話嗎?再也不出去喝一杯、再也不買新衣服、再也不去旅行……沒有人會對這些事說:「這太吸引人了!」當你把預算抓得很緊,就持續不了太久。永久降低生活品質、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些事會令人感到很挫折。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你不應監控自己的支出,如果你讀過我寫的《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就會知道好好控制自己的花費有多重要。

你無法控制股市

即便你有辦法持續 40 年,每個月都存下 621 美元,股市也無法保證你的報酬率有 8 % 。你無法控制股市,它自己會漲、自己會跌,你無法預測它的動向,絕對不可能。如果你入場的時機稍微沒那麼理想,而且你已經 62 歲了,那麼這筆投資顯然太重大了,當下一波不景氣到來時⋯⋯你的儲備金就沒了。這是許多 2008 ~ 2009 年之間準備要退休的人,其悲劇般的命運;他們需要花好幾年,甚至是好幾十年來彌補這筆損失。

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有什麼感受?你每件事都做對了:你付清債務、節儉度日,你一次又一次向旅遊計畫和外出用餐說「不」,你縮衣節食、謹慎儲蓄,終於走到這一步,準備帶著 200 萬美元退休,結果卻損失了一大半的錢。如果你已年屆退休,又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大量投資股票,那你就太衰了。退休計畫=取消,無限期取消。

股市不是唯一一個會讓你失去大筆錢財的地方,任何超乎意料或是不在你掌控範圍之內的事情,都可能會吃掉你的存款。我說的是離婚、長期的身心障礙、訴訟或是健康問題,這四項當中,只要有任何一項發生,你都可以跟你的儲備金揮揮手說再見了。簡而言之,即便你把每件事都做對了,你辛苦一輩子存下來的錢還是沒有保障。

逃離永無止境的金錢賽跑

我 20 歲出頭的時候擬定了一個計畫,要在 60 歲左右存到 200 萬美元,但是沒過多久,我開始細細考慮上述那些風險,也認真檢視了接下來 40 年的人生,然後我意識到自己想要脫離這種生活。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一份全職工作,好換來一份薪水;我們放棄自己的生活,好讓別人可以美夢成真。執行長與股東們都被養得白白胖胖、開開心心,而我們這麼努力,最後得到什麼呢?我們每週可能要工作 40 小時(實際上幾乎是 50 小時),我們一週工作 5 天,好讓自己可以享受 2 天的週末,投資報酬率是多少呢?你投入 5 天,得到 2 天⋯⋯我的朋友,看起來並不怎麼樣。如果你有位大方的老闆,你會有幾天的年假?2 週?3 週?當你談好薪水、在合約上簽名,表示自己願意拿每年 49 週的時間去換 3 週的休假時,你很可能還會對此感到很開心。

你會給別人 49 元,然後接受 3 元的報酬嗎?不會。所以你為什麼如此對待你的時間呢?你付出去的可是你的「人生」。工作一輩子,等到 65 歲才可以開始玩樂,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這是可接受的呢?僅僅因為其他每個人都這麼做嗎?僅僅因為「事情本該如此」嗎?我不這麼認為。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本文摘自《讓可愛的錢繼續滾進來》,作者:瑞秋.李察斯、出版社:時報出版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手機載具-雲端發票APP

發票獎金自動入帳

[比官方更官方的發票APP]
4500萬電子發票加開獎金等你拿
悠遊卡/一卡通/iCash歸戶消費自動同步
介面超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