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在台股要挑到漲1倍的股票其實不難,但難在買到後,要真的能夠抱到賺1倍才走!」禹盛投資執行長曾信達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一般投資人願意忍耐大賠,卻總是小賺就離場,真買到好股也沒用。   本身也算是自學投資起家的他,從2003 年至今,每年都買到漲1 倍的股票,而且不是什麼主流飆股或轉機股。曾信達重視自己最熟悉的領域,例如他追蹤PCB產業超過10年,或是在拜訪確認過後,買進較冷門但體質極佳的個股,每天小量慢慢買。   想要挑到好股又能抱的牢,賺足大波段,曾信達強調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親自向公司確認狀況,以及用閒置資金投資,不動用融資,抱再久,信心仍在又不會有壓力。   從小看父母買股 大學時幫券商key單   人生的機緣很巧妙,曾信達大學時代就讀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和證券沒有直接關連,但因為從小看經商的父母投資股票,加上在外租套房的樓下就是一間券商,大四的時候課程少,曾信達幾乎天天都在券商裡吃便當、喝飲料,下午還順便打工幫忙key交易單。   當兵時,曾信達在聯勤司令部當測量兵,假期多、加給也多,趁空都會買財訊快報回來研讀,還教軍中同袍怎麼看股票。等到退伍時,累積的薪水和小額投資的回報,已經將近150 萬元,人生第1桶金比別人更快存到,也讓他更了解投資的重要。   第1份工作,曾信達進了房地產業,認識許多房地產業的老闆。「由於房地產的景氣循環很長,有時養地更要花上多年時間,因此這些老闆對資金運用的態度都很長線。」曾信達說,這對他亦有深遠影響,讓他日後買股能夠看長線趨勢,也有耐心抱股。   當時遇到921 大地震,房市低迷,曾信達的本業薪水一直沒有起色,但對投資的興趣愈來愈濃,也累積出心得。他決定專心投資,成立一家投資公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印名片,把自己當研究員,到處去拜訪公司、研究財報。   5大原則+1項「憲法」 選股不難   就算有名片,因為不是知名券商,拜訪公司也常遭拒。曾信達的策略是,從一些夕陽產業或冷門公司開始拜訪,這些公司沒人關心,反而會比較熱絡和誠實,因此他相當熟悉PCB 產業。   而且他發現,正因為產業高度競爭、利潤不佳,反而造就公司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只要抓到機會,隨時會有公司營運竄起。還有,先前認識的房地產業老闆喜歡挖掘未上市股,曾信達也因此接觸不少未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同樣需要長線投資、等待發酵,而且未上市籌碼稀少,當他買的夠多就能「直達天聽」,有機會常和經營者討論。曾信達強調:「這很重要!一般法人多半過於理性,只注重數字面,卻不懂得用感性去體會老闆的個性和想法。」   不斷累積經驗後,曾信達確立出5 大選股原則,並用來篩選上市櫃公司,只剩下不到1 成的股票可以買,他說,「買股票沒有想像中複雜,只需要在100多檔股票中做選擇就夠了。」這5大原則是:   1.看毛利率 在同產業中相互比較毛利率,要位居前三分之一。毛利率低到個位數的產業,比較不看。   2.負債比低、甚至零負債最好 在同產業中相互比較,負債比應位於最低的三分之一,零負債更好。   3.大股東持股集中 有時看董監持股不準,曾信達提供私人秘訣:如果股東會發放贈品,有人在收委託書,代表股權太分散,一律不投資。   4.產業趨勢向上 可觀察每季毛利率變化,逐季上揚代表趨勢向上,像PCB 從去年下半年起就是如此。日、韓競爭者退出市場也是大趨勢的利多,例如被動元件就符合趨勢。趨勢向上的股票可以賦予較高本益比,但要注意一定要有獲利,不買轉機股、不買虧轉盈股。   5.穩定的配股配息 有獲利的公司,才有能力配股配息,獲利好之外,配股配息率愈高愈好。這像買保險一樣,股價沒表現也有極佳的殖利率可期待。有獲利但沒辦法配出合理的股票、股息,甚至還一直增資的公司,代表一定有隱藏的大問題!之前出事的雅新、博達是最好例子。   除了這5 大原則,曾信達笑說還有一項最高指導原則,他稱之為「憲法」——就是「獲利率永遠比或然率重要。」一般投資人上漲、下跌都只會猜測或然率,小漲就急著賣,大跌就等翻身機會,不明白獲利率最重要。每次買股,他會想好:「選對了,該怎麼抱;選錯了,該怎麼處理。」盡量抱到最高獲利率和降低虧損風險。   市值決定部位 躲開2大空頭   曾信達遇過2 次崩盤,1 次是2000 年電子泡沫,另1次是2008 年金融海嘯,2 次他都沒受什麼傷,因為已經大降持股、增加現金。雖然奉行的是選股不選市,但他強調,個股雖能單獨表現,但「市」能決定持股的水位。   他認為,台股總市值在12 兆以下時,可積極投資;在12 ∼ 15 兆之間,持股降到5 成;逼近20 兆時,用之前有賺的盈餘來操作即可,保留大部分現金等機會。用這樣的法則,他在崩盤前的持股已經大降,自然受傷輕微。   除了運用市值來調整部位,每1年曾信達會找個時間盡量讓自己停止交易,「其實台股每年大概3 個月走多、3 個月又走空,6 個月在震盪盤整。震盪盤整期是最好的思考期,有充裕的時間來找出好股票。」   這樣的方式果然讓他每年都買到賺1倍的股票。他如數家珍的說,2003 年買健鼎(3044)、2004年買高技(5434)、2005 年買精元(2387)、2006年買佳龍(9955),2007 年針對之前已有持股的久元(6261)再加碼,2008 年上半年獲利了結宏齊(6168)、2009 年買競國(6108)。   每檔漲1 倍的股票,當時都有買進的理由,通常也要抱夠久,他對精元印象深刻。2004 年底發現這檔股票,鍵盤全球市占率高達4 成,毛利率不差,淨值22 元,股價也差不多20 元出頭,負債比低,但是沒被市場認同,所以交易量也低。他親自拜訪過後,每天小量買,甚至發生過當天市場所有籌碼都被他買走的情況,最後終於等到外資跳進來買,他抱1 年賺近1 倍出場。 他提醒,選好股票之後不輕易賣出,最好的指標是看成交量,個股第1 次爆量還能忍受,出現第2 次爆量必定賣出,之後股價就開始走弱,特別在中小型股身上幾乎屢試不爽。當原則清楚建立後,他每周只看2次盤,就能下決策。他笑說:「對1檔股票的格局,決定買這檔股票的結局,願投資人共勉之。」  

他每周只看盤2次,耐心抱好股賺1倍,晉升富豪行列!

2019/02/21
毛利率 , 負債比 , 產業趨勢 , 配息 , 大股東持股

「在台股要挑到漲1倍的股票其實不難,但難在買到後,要真的能夠抱到賺1倍才走!」禹盛投資執行長曾信達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一般投資人願意忍耐大賠,卻總是小賺就離場,真買到好股也沒用。
 
本身也算是自學投資起家的他,從2003 年至今,每年都買到漲1 倍的股票,而且不是什麼主流飆股或轉機股。曾信達重視自己最熟悉的領域,例如他追蹤PCB產業超過10年,或是在拜訪確認過後,買進較冷門但體質極佳的個股,每天小量慢慢買。
 
想要挑到好股又能抱的牢,賺足大波段,曾信達強調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親自向公司確認狀況,以及用閒置資金投資,不動用融資,抱再久,信心仍在又不會有壓力。
 
從小看父母買股
大學時幫券商key單

 
人生的機緣很巧妙,曾信達大學時代就讀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和證券沒有直接關連,但因為從小看經商的父母投資股票,加上在外租套房的樓下就是一間券商,大四的時候課程少,曾信達幾乎天天都在券商裡吃便當、喝飲料,下午還順便打工幫忙key交易單。
 
當兵時,曾信達在聯勤司令部當測量兵,假期多、加給也多,趁空都會買財訊快報回來研讀,還教軍中同袍怎麼看股票。等到退伍時,累積的薪水和小額投資的回報,已經將近150 萬元,人生第1桶金比別人更快存到,也讓他更了解投資的重要。
 
第1份工作,曾信達進了房地產業,認識許多房地產業的老闆。「由於房地產的景氣循環很長,有時養地更要花上多年時間,因此這些老闆對資金運用的態度都很長線。」曾信達說,這對他亦有深遠影響,讓他日後買股能夠看長線趨勢,也有耐心抱股。
 
當時遇到921 大地震,房市低迷,曾信達的本業薪水一直沒有起色,但對投資的興趣愈來愈濃,也累積出心得。他決定專心投資,成立一家投資公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印名片,把自己當研究員,到處去拜訪公司、研究財報。
 
5大原則+1項「憲法」
選股不難

 
就算有名片,因為不是知名券商,拜訪公司也常遭拒。曾信達的策略是,從一些夕陽產業或冷門公司開始拜訪,這些公司沒人關心,反而會比較熱絡和誠實,因此他相當熟悉PCB 產業。
 
而且他發現,正因為產業高度競爭、利潤不佳,反而造就公司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只要抓到機會,隨時會有公司營運竄起。還有,先前認識的房地產業老闆喜歡挖掘未上市股,曾信達也因此接觸不少未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同樣需要長線投資、等待發酵,而且未上市籌碼稀少,當他買的夠多就能「直達天聽」,有機會常和經營者討論。曾信達強調:「這很重要!一般法人多半過於理性,只注重數字面,卻不懂得用感性去體會老闆的個性和想法。」
 
不斷累積經驗後,曾信達確立出5 大選股原則,並用來篩選上市櫃公司,只剩下不到1 成的股票可以買,他說,「買股票沒有想像中複雜,只需要在100多檔股票中做選擇就夠了。」這5大原則是:
 
1.看毛利率
在同產業中相互比較毛利率,要位居前三分之一。毛利率低到個位數的產業,比較不看。
 
2.負債比低、甚至零負債最好
在同產業中相互比較,負債比應位於最低的三分之一,零負債更好。
 
3.大股東持股集中
有時看董監持股不準,曾信達提供私人秘訣:如果股東會發放贈品,有人在收委託書,代表股權太分散,一律不投資。
 
4.產業趨勢向上
可觀察每季毛利率變化,逐季上揚代表趨勢向上,像PCB 從去年下半年起就是如此。日、韓競爭者退出市場也是大趨勢的利多,例如被動元件就符合趨勢。趨勢向上的股票可以賦予較高本益比,但要注意一定要有獲利,不買轉機股、不買虧轉盈股。
 
5.穩定的配股配息
有獲利的公司,才有能力配股配息,獲利好之外,配股配息率愈高愈好。這像買保險一樣,股價沒表現也有極佳的殖利率可期待。有獲利但沒辦法配出合理的股票、股息,甚至還一直增資的公司,代表一定有隱藏的大問題!之前出事的雅新、博達是最好例子。
 
除了這5 大原則,曾信達笑說還有一項最高指導原則,他稱之為「憲法」——就是「獲利率永遠比或然率重要。」一般投資人上漲、下跌都只會猜測或然率,小漲就急著賣,大跌就等翻身機會,不明白獲利率最重要。每次買股,他會想好:「選對了,該怎麼抱;選錯了,該怎麼處理。」盡量抱到最高獲利率和降低虧損風險。
 
市值決定部位
躲開2大空頭

 
曾信達遇過2 次崩盤,1 次是2000 年電子泡沫,另1次是2008 年金融海嘯,2 次他都沒受什麼傷,因為已經大降持股、增加現金。雖然奉行的是選股不選市,但他強調,個股雖能單獨表現,但「市」能決定持股的水位。
 
他認為,台股總市值在12 兆以下時,可積極投資;在12 ∼ 15 兆之間,持股降到5 成;逼近20 兆時,用之前有賺的盈餘來操作即可,保留大部分現金等機會。用這樣的法則,他在崩盤前的持股已經大降,自然受傷輕微。
 
除了運用市值來調整部位,每1年曾信達會找個時間盡量讓自己停止交易,「其實台股每年大概3 個月走多、3 個月又走空,6 個月在震盪盤整。震盪盤整期是最好的思考期,有充裕的時間來找出好股票。」
 
這樣的方式果然讓他每年都買到賺1倍的股票。他如數家珍的說,2003 年買健鼎(3044)、2004年買高技(5434)、2005 年買精元(2387)、2006年買佳龍(9955),2007 年針對之前已有持股的久元(6261)再加碼,2008 年上半年獲利了結宏齊(6168)、2009 年買競國(6108)。
 
每檔漲1 倍的股票,當時都有買進的理由,通常也要抱夠久,他對精元印象深刻。2004 年底發現這檔股票,鍵盤全球市占率高達4 成,毛利率不差,淨值22 元,股價也差不多20 元出頭,負債比低,但是沒被市場認同,所以交易量也低。他親自拜訪過後,每天小量買,甚至發生過當天市場所有籌碼都被他買走的情況,最後終於等到外資跳進來買,他抱1 年賺近1 倍出場。

他提醒,選好股票之後不輕易賣出,最好的指標是看成交量,個股第1 次爆量還能忍受,出現第2 次爆量必定賣出,之後股價就開始走弱,特別在中小型股身上幾乎屢試不爽。當原則清楚建立後,他每周只看2次盤,就能下決策。他笑說:「對1檔股票的格局,決定買這檔股票的結局,願投資人共勉之。」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