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叮咚!叮咚!一連4則私訊,傳送到琪惠的臉書收件匣,打開一看統統都是陌生業務員向她推銷高利儲蓄險的訊息。由於高利儲蓄險即將停售,大批業務員都希望趁這一波達成競賽目標,就能拿獎金,又能免費出國旅遊。 而保險業務員最新的銷售管道,就是加入臉書各個不公開社團,然後再私訊社員推銷高利儲蓄險;或是在不同粉絲團底下留言,散播誤導訊息:「績效再差的儲蓄險,都比定存好。」 如果你對這些「即將停售的高利儲蓄險」有一點心動,正猶豫是否要投保時,請先花個幾分鐘,看一下底下這些保戶,為何他們明明都是高利儲蓄險的受益人,最後卻宛如囚犯,被囚禁在儲蓄險裡,苦苦等待解套拿回本金的那一天,就能知道保險業務員在銷售高利儲蓄險時,絕對不會跟你說的4個真相。   真相1:中途減額繳清  被套牢15年才回本   嵐心就是買儲蓄險而慘遭套牢的保戶之一。時間倒回5年前,嵐心好不容易存到一筆錢,卻碰到一名業務員推銷儲蓄險,在不是很清楚「儲蓄」與「儲蓄險」的差別下,衝動的買了2張保單。 結果在繳費第4年時,嵐心突然急需一筆錢,想把保單解約變現,但這時業務員才跟她說,儲蓄險只要沒有繳完保費,中途解約就不保本,建議她辦理減額繳清,這樣就不用再繳保費,保單持續有效,保價金也可以繼續滾存,減少損失。 但嵐心仔細看了一下,在辦理減額繳清之後,她還要等到保單滿15週年,裡面的保價金才會等於總繳保費,代表她的錢要被困在保單裡整整15年,不但沒有利息,而且只是拿回本金! 「我萬萬沒想到儲蓄與儲蓄『險』這一字之差,會白白浪費我15年的寶貴青春!」嵐心萬分懊悔地說。   真相2:為了繳交高額保費  犧牲生活品質   年輕工程師阿騫,月薪近5萬元,收入比一般社會新鮮人高。對理財一竅不通的他,遇到一位貌似親切又專業的業務員,建議他趁年輕就要買醫療險、多存錢,於是阿騫買了一張年繳6萬元的醫療險,以及一張年繳6萬、繳費20年的儲蓄險。 買了一個月後,阿騫突然心血來潮,想知道這張保單繳了20年後,到底可以幫他賺多少錢?算出來的結果讓他非常失望。「20年總繳保費120萬元,總共拿回127萬,20年賺7萬元。」 當阿騫向業務員抱怨儲蓄險要花20年只賺7萬元時,業務員反而再推薦他買另外一張同樣繳費20年的儲蓄險,而且保費更高,一年要繳12萬元,結果阿騫還是買了! 3張保單,1年總繳保費加起來高達24萬元,占了阿騫年收入的44%。為了繳交保費,阿騫根本不敢跟朋友出國去玩,還要東省西省。他非常後悔買儲蓄險,但現在想要解約損失太大,只好繼續撐下去。     真相3:業務說賺13%  其實只有1.16%   正杰也是在買了儲蓄險之後,才知道是幻滅的開始。1年前,業務員推薦他買一張20年期、年繳5萬1,895元的儲蓄險,業務員還算給他看:「20年後連本帶利總共拿回117萬4,900元,總報酬率13.19%。」 正杰信以為真,想說一張保單可以幫他賺13.19%,而且穩賺不賠,也太好賺了吧!然而,有一天,他在網路上無意間發現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年化複利報酬率(IRR),知道它才能真正代表儲蓄險的報酬率。於是他按照網路上的教學,針對該張保單一步步地做驗算,結果發現它的IRR只有1.16%,跟業務員說的13%差很大! 原來業務員說的是20年累積報酬率,但換算成年化複利報酬率,只有1.16%,不僅跟銀行定存差不多(目前台銀1年期定存利率為1.065%),還無法抗通膨(台灣2018全年通膨率1.35%)。只是不一樣的是,銀行定存不論何時解約,只是損失一點利息,本金會原封不動地拿回來。 但是正杰買的儲蓄險,在繳費期間,保價金都少於所繳保費,也就是繳費期間有幾年不但沒有利息,而且還是負報酬,要把錢乖乖地鎖在保單裡20年,才能拿到每年1.16%報酬率。   真相4:標榜年年還本  但還本金無法提升生活品質   年年還本的高利儲蓄險,也是許多民眾最喜歡買的保單之一,因為每年都可以領錢,號稱用保單幫自己加薪,但其實領的都是自己的錢,而且還要活得夠久,才能把錢領回來! 例如朱奶奶在65歲那年,買了一張年年還本終身壽險,保額100萬元,繳費6年,年繳保費147.5萬元,繳費期滿後每年領保額的20%,最高可領到105歲。 這樣算下來,朱奶奶至少要活到113歲,才能把總繳保費領回來,後面領的生存金也才算是多領的利息。 若是無法那麼長壽怎麼辦?沒關係,儲蓄險還有壽險保障功能,保險公司會提供一筆身故保險金給保單受益人,就變成一般業務員所說存錢兼保障,一兼兩顧。 但儲蓄險所提供的保障,恐怕比你知道的還要少!就以朱奶奶這張年年還本的終身壽險為例,萬一很不幸的,她在繳費第一年身故,身故保險金只有150萬元,除非在保單第6年度以後身故,才能拿到903萬元身故理賠金,但其實理賠金只比總繳保費885萬元多一些,等於是拿自己的錢賠給自己。 這就是年年還本儲蓄險的真相,繳費繳得很辛苦,領錢領得不痛快,身故拿到的理賠金還是自己繳的保費,更不可能單靠這張保單好好退休,因為一年領20萬元生存金,每月生活費只有1萬6,666元,恐怕無法過上流老人的生活! 看完以上4個高利儲蓄險真相,若你還是想要趁停售前搶購儲蓄險,沒關係,再請花幾分鐘,看一下中區CFP聯誼會會長吳盛富的「買儲蓄險之前的2個行動」:   行動➊ 先存6個月緊急備用金 投保儲蓄險之前,一定要確認有預留至少6個月生活費當作緊急備用金,否則萬一有臨時支出,不但無法應付突發狀況,更無法準時繳交保費。就像吳盛富剛出社會時,好不容易存到20萬元,但騎機車時不小心撞到一輛名車,結果光賠付保險桿的修理費,就損失10幾萬元。   行動➋ 沒有300萬存款 先買保障型保險 如果連300萬元存款都沒有,吳盛富建議那就根本不需要考慮儲蓄險,而是優先買保障型的保險,例如年輕人喜歡吃雞排配珍奶,拉高大腸癌罹患率,萬一真的不幸罹患癌症,儲蓄險若還在繳費期間,就只能用保單貸款把錢借出來治病,或是直接解約。只是,光靠解約金看病,相信醫療品質應該不會太好。 如果在了解高利儲蓄險4個真相,並可以做到2個投保前的行動,那麼恭喜你,非常適合買儲蓄險當做資產配置的一環;但如果你這2項都沒有達成,那麼唯一的做法就是,「先買保障,並做好長期投資。這是護錢、養錢的保命做法。」吳盛富誠懇地說。

業務員沒說的 4 個高利儲蓄險真相

2019/07/11
儲蓄險 , 高利儲蓄險 , 套牢

叮咚!叮咚!一連4則私訊,傳送到琪惠的臉書收件匣,打開一看統統都是陌生業務員向她推銷高利儲蓄險的訊息。由於高利儲蓄險即將停售,大批業務員都希望趁這一波達成競賽目標,就能拿獎金,又能免費出國旅遊。

而保險業務員最新的銷售管道,就是加入臉書各個不公開社團,然後再私訊社員推銷高利儲蓄險;或是在不同粉絲團底下留言,散播誤導訊息:「績效再差的儲蓄險,都比定存好。」

如果你對這些「即將停售的高利儲蓄險」有一點心動,正猶豫是否要投保時,請先花個幾分鐘,看一下底下這些保戶,為何他們明明都是高利儲蓄險的受益人,最後卻宛如囚犯,被囚禁在儲蓄險裡,苦苦等待解套拿回本金的那一天,就能知道保險業務員在銷售高利儲蓄險時,絕對不會跟你說的4個真相。

 

真相1:中途減額繳清  被套牢15年才回本

 

嵐心就是買儲蓄險而慘遭套牢的保戶之一。時間倒回5年前,嵐心好不容易存到一筆錢,卻碰到一名業務員推銷儲蓄險,在不是很清楚「儲蓄」與「儲蓄險」的差別下,衝動的買了2張保單。

結果在繳費第4年時,嵐心突然急需一筆錢,想把保單解約變現,但這時業務員才跟她說,儲蓄險只要沒有繳完保費,中途解約就不保本,建議她辦理減額繳清,這樣就不用再繳保費,保單持續有效,保價金也可以繼續滾存,減少損失。

但嵐心仔細看了一下,在辦理減額繳清之後,她還要等到保單滿15週年,裡面的保價金才會等於總繳保費,代表她的錢要被困在保單裡整整15年,不但沒有利息,而且只是拿回本金!

「我萬萬沒想到儲蓄與儲蓄『險』這一字之差,會白白浪費我15年的寶貴青春!」嵐心萬分懊悔地說。

 

真相2為了繳交高額保費  犧牲生活品質

 

年輕工程師阿騫,月薪近5萬元,收入比一般社會新鮮人高。對理財一竅不通的他,遇到一位貌似親切又專業的業務員,建議他趁年輕就要買醫療險、多存錢,於是阿騫買了一張年繳6萬元的醫療險,以及一張年繳6萬、繳費20年的儲蓄險。

買了一個月後,阿騫突然心血來潮,想知道這張保單繳了20年後,到底可以幫他賺多少錢?算出來的結果讓他非常失望。「20年總繳保費120萬元,總共拿回127萬,20年賺7萬元。」

當阿騫向業務員抱怨儲蓄險要花20年只賺7萬元時,業務員反而再推薦他買另外一張同樣繳費20年的儲蓄險,而且保費更高,一年要繳12萬元,結果阿騫還是買了!

3張保單,1年總繳保費加起來高達24萬元,占了阿騫年收入的44%。為了繳交保費,阿騫根本不敢跟朋友出國去玩,還要東省西省。他非常後悔買儲蓄險,但現在想要解約損失太大,只好繼續撐下去。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保險小存摺-彚整保障不打折APP

幫你找出「對」的保險、「夠」的保額、「好」的預算

1.一次彚整你買過的所有保險
2.清楚明白自己的所有保障
3.全台唯一的保單自主管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