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淡如小姐,妳好! 上一封信,試著解答妳在廣播節目中對我的提問,信尾換我提出一個思考的問題,來說明股市裡各項指標的侷限。 指標當然有其參考價值,我想起多年前有位作家,描述戰亂時逃難的景況,大意是船在海上航行了好幾天,難民在甲板上個個翹首盼望,但始終不見陸地,當時物資已經非常欠缺,有位母親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終於忍不住向船長苦苦哀求,拿出金飾換了幾顆雞蛋。 一夜過去,第2天甲板上傳來一陣歡呼,陸地在望。如果這位母親知道只要再撐幾小時,船就會靠岸,還會用金飾換取雞蛋嗎? 股災來臨時 本益比可能誤導 在股市裡,多數人會在谷底時驚慌殺了金雞母,「恐懼」和「未知」相互加乘作用下,更容易因此做出錯誤的決定,貪婪亦是。那麼,判斷股市是在高點或低點,是否有參考指標?妳在節目中3次追問我,想為聽眾找出有用的指標。 上封信我提出4個有用的指標,但解讀是有但書的。美股發生過2次世紀性股災,標普500(S&P 500)的本益比(用來衡量股價是否便宜的指標),竟然在股災即將結束、股市開始要反彈時,異常地反向飆高,告訴投資人不宜進場,反而誤導了投資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原本希望下次在妳的節目中解答,但繼而一想,這樣時間會拉得太長,學習得不連貫會讓人失去樂趣,所以延續上次的話題,對指標的但書條件再延伸探討,進而能充分地運用這些指標。 以金融海嘯發生前的2007年為例,當時S&P 500的本益比達到22的高原區,但是到了金融海嘯過後的2009年4月,當時美股還在低檔位置,S&P 500的本益比卻高達120,也就是說,「本益比」這個指標產生了誤導。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金融海嘯時百業蕭條,許多公司不但沒有盈餘,甚至處於虧損,在這種情況下,平時極為有用的指標,會因為短時間內盈餘增加而失真。 席勒本益比 拉長周期降低誤差 另一個會讓投資新手納悶、投資老手卻都有經驗的是景氣循環股,例如汽車業,有時進場的判讀要反其道而行,買在高本益比區,為什麼呢?因為在淡季時盈餘跌到谷底,甚至產生虧損,在盈餘減少的情況下,本益比自然飆高(本益比=股價÷ 每股盈餘),這時就像詩人說的:到了嚴冬,春天還會遠嗎? 這些不一致的判讀會帶來困擾,有沒有更簡易和可信賴的指標?妳還記不記得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誰?耶魯大學的教授羅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他用過去10年的盈餘平均值,來取代1個年度的盈餘。理論上每5年為一個經濟循環,10年代表經歷2次經濟循環,客觀度相對完整,市場稱之為席勒本益比(Shiller's PE)。真的有用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用過去2次股災來測試。2007年10月金融海嘯前的股市高檔,S&P 500的席勒本益比是27,屬於歷史高檔區,意謂著那時股市並不便宜; 2009年3月金融海嘯結束,股市落底,S&P 500的席勒本益比是13,在歷史相對低點,很清楚告訴投資者,那是絕佳進場時機。 再往前追溯測試另一個股災,看是否依然適用?高科技泡沫剛發生的2000年3月,S&P 500的席勒本益比是43,遠超過歷史平均值的16,這麼強烈的警告訊號,當時許多人視而不見; 2002年高科技泡沫結束時,S&P 500的席勒本益比降到23,相較於S&P 500在2000年3月,股災開始時本益比是28,到了2002年5月股災將結束時,本益比反向標高到41,席勒本益比表現出相對合理的指標判讀。 配合不同狀況 有效運用各種指標 照這麼說,席勒本益比的精準度要高於一般的本益比,那為什麼我們在衡量個股時不採用呢?我想這是因為多數財經網站沒有那麼大的資料儲存量,能保有過去10年的盈餘來做計算,加上新公司未必有10年的記錄,所以席勒本益比在個股的運用上並不普遍。妳看,光是一個本益比,就可以延伸出修正版的席勒本益比,幾乎沒有一個指標可以精準適用在每個時機轉換點。 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也提到,本益比是容易取得的資料,對於分析股市有相當助益,但決策判斷時若只考慮本益比,就過於簡化和片面,所以認真說來,低本益比的股票不一定值得購買,不過高本益比的股票千萬別碰,除非你是已經做好防禦的高手。 在盈餘失真下,有人會使用帳面價值(Book Value)與股價進行比較,巴菲特的年度報告就偏好用帳面價值反應波克夏公司的股價,並且認為,波克夏公司股價低於帳面價值1.2倍時,他就會買回自家股票。 這麼說來,帳面價值是極為有用的另一個指標了,但彼得林區也提醒,用帳面價值收購一支股票時,必須考慮一下,那些資產都是什麼?真實的價值又是多少?所以說指標到處有,但每個幾乎都有其限制,要有但書才能活用。 配合其他技巧判讀 抓住股市轉折點 上個月我們提出4個科學指標,指出美股已經不便宜,但席勒在2014年發表警語後,到現在美股又漲了2年,所以當時席勒語帶保留地說:「是的,美股已經不便宜,但我們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修正。」 這也是美股許多基金還是保有相當比例參與股市的原因,因為既然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修正,分散投資就是一種策略。但是對一般投資者而言,或許就存在著「到高點一定會崩盤」的迷思和盲點,就像007電影,在滑雪場上,每個精準轉身的背後,都會跟著雪崩的鏡頭。 透過指標,縱然可以清楚看到股市的傾斜和偏離支撐,但熟悉投資行為學的人都知道,股市裡面總是存在這種上漲、再漲、漲過頭、跌、再跌、跌過頭的現象。 同樣的指標,碰到不同態度的投資者,所採取的行動迥然不同,這樣的敘述是想說明,指標存在科學性,但投資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要完美抓到精準的轉折點,還需要別的技巧和經驗來判讀。 指標有它的侷限性,聰明的妳,可能會幫多數好奇的投資朋友問:「既然指標顯示美股已經不便宜,且越來越偏離支撐,究竟什麼時候該修正呢?」有沒有方法可以捕捉比較完美的轉折點?談到這裡,我下次就想跟妳聊聊美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投資插曲──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誤判指標的故事。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看更多請見《Money錢》2016年11月號 NO.110

給吳淡如的第二封信: 指標不會騙人 卻易誤判

2016/10/29
闕又上,阿甘的一封信


淡如小姐,妳好!
上一封信,試著解答妳在廣播節目中對我的提問,信尾換我提出一個思考的問題,來說明股市裡各項指標的侷限。

指標當然有其參考價值,我想起多年前有位作家,描述戰亂時逃難的景況,大意是船在海上航行了好幾天,難民在甲板上個個翹首盼望,但始終不見陸地,當時物資已經非常欠缺,有位母親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終於忍不住向船長苦苦哀求,拿出金飾換了幾顆雞蛋。

一夜過去,第2天甲板上傳來一陣歡呼,陸地在望。如果這位母親知道只要再撐幾小時,船就會靠岸,還會用金飾換取雞蛋嗎?


股災來臨時 本益比可能誤導
在股市裡,多數人會在谷底時驚慌殺了金雞母,「恐懼」和「未知」相互加乘作用下,更容易因此做出錯誤的決定,貪婪亦是。那麼,判斷股市是在高點或低點,是否有參考指標?妳在節目中3次追問我,想為聽眾找出有用的指標。

上封信我提出4個有用的指標,但解讀是有但書的。美股發生過2次世紀性股災,標普500(S&P 500)的本益比(用來衡量股價是否便宜的指標),竟然在股災即將結束、股市開始要反彈時,異常地反向飆高,告訴投資人不宜進場,反而誤導了投資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原本希望下次在妳的節目中解答,但繼而一想,這樣時間會拉得太長,學習得不連貫會讓人失去樂趣,所以延續上次的話題,對指標的但書條件再延伸探討,進而能充分地運用這些指標。

以金融海嘯發生前的2007年為例,當時S&P 500的本益比達到22的高原區,但是到了金融海嘯過後的2009年4月,當時美股還在低檔位置,S&P 500的本益比卻高達120,也就是說,「本益比」這個指標產生了誤導。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金融海嘯時百業蕭條,許多公司不但沒有盈餘,甚至處於虧損,在這種情況下,平時極為有用的指標,會因為短時間內盈餘增加而失真。


席勒本益比 拉長周期降低誤差

另一個會讓投資新手納悶、投資老手卻都有經驗的是景氣循環股,例如汽車業,有時進場的判讀要反其道而行,買在高本益比區,為什麼呢?因為在淡季時盈餘跌到谷底,甚至產生虧損,在盈餘減少的情況下,本益比自然飆高(本益比=股價÷ 每股盈餘),這時就像詩人說的:到了嚴冬,春天還會遠嗎?

這些不一致的判讀會帶來困擾,有沒有更簡易和可信賴的指標?妳還記不記得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誰?耶魯大學的教授羅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他用過去10年的盈餘平均值,來取代1個年度的盈餘。理論上每5年為一個經濟循環,10年代表經歷2次經濟循環,客觀度相對完整,市場稱之為席勒本益比(Shiller's PE)。真的有用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用過去2次股災來測試。2007年10月金融海嘯前的股市高檔,S&P 500的席勒本益比是27,屬於歷史高檔區,意謂著那時股市並不便宜; 2009年3月金融海嘯結束,股市落底,S&P 500的席勒本益比是13,在歷史相對低點,很清楚告訴投資者,那是絕佳進場時機。

再往前追溯測試另一個股災,看是否依然適用?高科技泡沫剛發生的2000年3月,S&P 500的席勒本益比是43,遠超過歷史平均值的16,這麼強烈的警告訊號,當時許多人視而不見; 2002年高科技泡沫結束時,S&P 500的席勒本益比降到23,相較於S&P 500在2000年3月,股災開始時本益比是28,到了2002年5月股災將結束時,本益比反向標高到41,席勒本益比表現出相對合理的指標判讀。


配合不同狀況 有效運用各種指標

照這麼說,席勒本益比的精準度要高於一般的本益比,那為什麼我們在衡量個股時不採用呢?我想這是因為多數財經網站沒有那麼大的資料儲存量,能保有過去10年的盈餘來做計算,加上新公司未必有10年的記錄,所以席勒本益比在個股的運用上並不普遍。妳看,光是一個本益比,就可以延伸出修正版的席勒本益比,幾乎沒有一個指標可以精準適用在每個時機轉換點。

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也提到,本益比是容易取得的資料,對於分析股市有相當助益,但決策判斷時若只考慮本益比,就過於簡化和片面,所以認真說來,低本益比的股票不一定值得購買,不過高本益比的股票千萬別碰,除非你是已經做好防禦的高手。

在盈餘失真下,有人會使用帳面價值(Book Value)與股價進行比較,巴菲特的年度報告就偏好用帳面價值反應波克夏公司的股價,並且認為,波克夏公司股價低於帳面價值1.2倍時,他就會買回自家股票。

這麼說來,帳面價值是極為有用的另一個指標了,但彼得林區也提醒,用帳面價值收購一支股票時,必須考慮一下,那些資產都是什麼?真實的價值又是多少?所以說指標到處有,但每個幾乎都有其限制,要有但書才能活用。


配合其他技巧判讀 抓住股市轉折點

上個月我們提出4個科學指標,指出美股已經不便宜,但席勒在2014年發表警語後,到現在美股又漲了2年,所以當時席勒語帶保留地說:「是的,美股已經不便宜,但我們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修正。」

這也是美股許多基金還是保有相當比例參與股市的原因,因為既然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修正,分散投資就是一種策略。但是對一般投資者而言,或許就存在著「到高點一定會崩盤」的迷思和盲點,就像007電影,在滑雪場上,每個精準轉身的背後,都會跟著雪崩的鏡頭。

透過指標,縱然可以清楚看到股市的傾斜和偏離支撐,但熟悉投資行為學的人都知道,股市裡面總是存在這種上漲、再漲、漲過頭、跌、再跌、跌過頭的現象。

同樣的指標,碰到不同態度的投資者,所採取的行動迥然不同,這樣的敘述是想說明,指標存在科學性,但投資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要完美抓到精準的轉折點,還需要別的技巧和經驗來判讀。

指標有它的侷限性,聰明的妳,可能會幫多數好奇的投資朋友問:「既然指標顯示美股已經不便宜,且越來越偏離支撐,究竟什麼時候該修正呢?」有沒有方法可以捕捉比較完美的轉折點?談到這裡,我下次就想跟妳聊聊美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投資插曲──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誤判指標的故事。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看更多請見《Money錢》2016年11月號 NO.110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