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買儲蓄險當存錢工具 竟讓我少賺1千萬元 台灣人愛買儲蓄險,連不適合買的民眾都掏錢,結果變成收支失衡的「儲蓄險奴隸」。「儲蓄險奴隸」為了繳保費而生活拮据,保險公司反倒在收進上兆保費後,成為超級投資大戶,每年坐領數百億元的股票股利、房產租金、債券配息,總資產膨脹到26兆元,成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鱷。為什麼壽險公司賣越多儲蓄險越有錢?保戶買越多儲蓄險,反而買不起房,只買到財務焦慮,終日惶惶不安!買了不適合的儲蓄險,跟買錯股票、基金沒兩樣,不但會賠錢,還無法達成理財目標! 壽險業賠2千億匯損 保險公司不保險? 隆重的頒獎典禮上,台下掌聲四起,某家保險公司高層開心地接下「業務員最優」、「最值得推薦」共4大保險獎,他向保戶承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優質服務。 然而,諷刺的是,攤開這間保險公司的財報,就會發現「表面說的」跟「檯面下做的」不一樣,他們拿保戶所繳的1千億元保費,大玩35倍資金槓桿的金錢遊戲,讓保戶存在保單裡的教育金、保命錢、退休金,陷入高波動的投資風險中。 磊山保經執行副董、精算師黃金木解釋,所謂「35倍資金槓桿」,是指保險公司股東只出1元本金,再拿保戶34元保費,做35元的投資生意,萬一投資虧損3%,相當於把本金都虧光了。 如果這間保險公司的資產雄厚,可以變賣土地等資產把錢償還保戶,但如果是中小型保險公司發生嚴重投資虧損,可能就會引發清償能力問題,甚至倒閉危機。 再把視角放大,從35倍超高財務槓桿的保險公司,移到台灣整體的壽險業者,就可以發現,資產規模高達26兆的壽險產業,就是在用小錢玩大錢。「壽險公司在玩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遊戲,狂賣儲蓄險吸收保戶數兆資金,再把錢拿去海外投資,彌補自己利差損的財務破洞。」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赤裸裸地揭開保險公司的真面目。 嚴重利差損成壽險業障 狂銷低利儲蓄險彌補虧損 這個「利差損」財務破洞,要回溯到早年保險公司銷售的高利保單說起。當時郵局定存利率高達9.5%,同一時期,許多保險公司賣的儲蓄險保單預定利率為7%〜8%,之後台灣利率一路下滑,最終躺在1.1%,而當初那些高利保單儼然成為保險公司的龐大負債,就像保險業務員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今天的業績,明天的業障。」 為了降低資金成本,保險公司也趁這幾年利率下滑之際,派出業務大軍、銀行理專,大量吸收低預定利率的儲蓄險保費,將保單資金成本壓低,「這就像股票攤平的概念,股價越低時買越多,降低成本,當股票上漲就可以打敗虧損。」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解釋。 光是近5年,保險公司靠新保單吸進的台幣5兆存款中,就有4兆的資金來自於壽險,也就是低保額高保費、保費有去有回,市場俗稱的儲蓄險。在舊保單持續繳費,新契約保費又像潮水一樣1兆1兆地湧進保險公司之際,業者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保單資金成本降低到4%至5%,憂的是,錢淹腳目,台灣投資標的少,利率又低,要獲取4%~5%報酬率的難度很高,於是金管會開放海外投資比例,讓數兆台幣保費轉換成美元等外幣,錢進海外買股票、債券,賺取更高的報酬。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截至2018年11月,壽險產業總共握有26兆3千億元資產,其中25兆是保戶的錢,保險公司的淨值(自有資金)僅1兆1千億元,淨值比率僅4.18%,明顯偏低;而在26兆總資產中,又有16兆資金是前往海外投資。   避險成本近5千億 海外投資匯率風險大 「這樣的商品結構導致高度倚賴海外投資的資金運用結構,讓壽險公司的經營風險樣態,從早期利差損風險轉變為匯率風險,巨大的海外投資部位,產生匯兌收益與損失的劇烈波動,這是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彭金隆提出警告。 尤其當投資市場波動加劇,保險公司海外投資的16兆資金就會面臨股市、匯市、債市3大風險夾殺。只是,保險公司投資部門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匯損總金額會創下天文數字。 2018年美國升息4次,台美利差持續擴大,美元升值,這對握有大部位美元資產的保險公司原本是個大利多,單單匯兌收益就大賺2,810億元,然而,美國利率升高,迫使台灣保險公司海外避險成本也跟著拉高,全年光避險損失就擴大到4,840億元。 將近5千億元的避險成本,不僅吃光2,810億元匯兌收益,保險公司還倒賠2千多億元,寫下壽險公司匯損新高紀錄。而這筆鉅額損失,相當於燒掉保險公司2成自有資金(淨值),引發市場擔憂保險公司淨值是否會持續減少,造成資本適足率(RBC)下滑,需要增資等疑慮。 彭金隆表示,造成這次保險公司嚴重匯率虧損,另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保險公司經營模式與會計制度不匹配,所付出的高額代價。目前台灣保險公司財報必須按公允價值表達,須隨時按照公開價格評價資產與部位,這樣「帳面未實現損失」會直接降低淨值,進而影響資本適足率。 此時主管機關又會去懲罰資本適足率不佳的公司,保險公司只好被迫花鉅額成本做帳面避險,以壓縮投資波動的幅度,這樣雖然降低了匯率對損益的波動,但導致壽險業巨幅的避險支出,如果匯率波動具有周期性,長遠有可能增加經營風險,這套現行保險會計原則與資本監理制度,確實有再思考的空間。 「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按財報數字顯示最糟的時候,有很多保險公司RBC比率都低到要接管的地步,如果這時候主管機關衝進去接管,第2年就發現自己真是大豬頭,因為股價又漲回來了,所以現行會計原則採市價法的概念不適合壽險業的資本監理。」彭金隆呼籲。 保險公司投資 須對得起保戶 儘管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強調,目前各壽險公司RBC都符合200%以上,沒有體質不健全的情形,而且以2018年整年來看,扣掉2千億元匯損,壽險產業年度稅後淨利逾1千億元,仍是「豐收年」,呼籲民眾不須過度擔憂。 但這次2千億匯損問題,突顯壽險公司為了解決各自公司的利差損問題,使出洪荒之力追求投資收益,卻未做好投資風險控制,恐牽動台灣社會、經濟問題,沒有盡到保險公司應承擔穩定社會的責任義務。 「保險公司過去這十幾年來,引導保戶把儲蓄險當作投資工具,連不該買保險的資金,都趕到保單裡,讓保戶放在保單裡的血汗錢,變得不保險。」郝充仁痛批保險公司行銷不當,造成原本中性的保險商品被嚴重扭曲。 黃金木也直言不諱:「保險公司絕大部分資產都是保戶的錢,怎麼可以拿去亂投資?錢收進來平均20年,就應該買20年的資產匹配才對,而不是用賭博的方式,衝高帳面獲利。就像過去被接管併購的保險公司,都是財務出問題。所以想要做多大生意,就要準備多少的本金,具備穩健的財務能力,才能對得起保戶。」

壽險業用小錢玩大錢?! 賠了2千億匯損!

2019/02/26
壽險 , 保險 , 儲蓄險 , 匯損

買儲蓄險當存錢工具
竟讓我少賺1千萬元


台灣人愛買儲蓄險,連不適合買的民眾都掏錢,結果變成收支失衡的「儲蓄險奴隸」。「儲蓄險奴隸」為了繳保費而生活拮据,保險公司反倒在收進上兆保費後,成為超級投資大戶,每年坐領數百億元的股票股利、房產租金、債券配息,總資產膨脹到26兆元,成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鱷。為什麼壽險公司賣越多儲蓄險越有錢?保戶買越多儲蓄險,反而買不起房,只買到財務焦慮,終日惶惶不安!買了不適合的儲蓄險,跟買錯股票、基金沒兩樣,不但會賠錢,還無法達成理財目標!

壽險業賠2千億匯損
保險公司不保險?


隆重的頒獎典禮上,台下掌聲四起,某家保險公司高層開心地接下「業務員最優」、「最值得推薦」共4大保險獎,他向保戶承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優質服務。

然而,諷刺的是,攤開這間保險公司的財報,就會發現「表面說的」跟「檯面下做的」不一樣,他們拿保戶所繳的1千億元保費,大玩35倍資金槓桿的金錢遊戲,讓保戶存在保單裡的教育金、保命錢、退休金,陷入高波動的投資風險中。

磊山保經執行副董、精算師黃金木解釋,所謂「35倍資金槓桿」,是指保險公司股東只出1元本金,再拿保戶34元保費,做35元的投資生意,萬一投資虧損3%,相當於把本金都虧光了。

如果這間保險公司的資產雄厚,可以變賣土地等資產把錢償還保戶,但如果是中小型保險公司發生嚴重投資虧損,可能就會引發清償能力問題,甚至倒閉危機。

再把視角放大,從35倍超高財務槓桿的保險公司,移到台灣整體的壽險業者,就可以發現,資產規模高達26兆的壽險產業,就是在用小錢玩大錢。「壽險公司在玩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遊戲,狂賣儲蓄險吸收保戶數兆資金,再把錢拿去海外投資,彌補自己利差損的財務破洞。」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赤裸裸地揭開保險公司的真面目。

嚴重利差損成壽險業障
狂銷低利儲蓄險彌補虧損


這個「利差損」財務破洞,要回溯到早年保險公司銷售的高利保單說起。當時郵局定存利率高達9.5%,同一時期,許多保險公司賣的儲蓄險保單預定利率為7%〜8%,之後台灣利率一路下滑,最終躺在1.1%,而當初那些高利保單儼然成為保險公司的龐大負債,就像保險業務員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今天的業績,明天的業障。」

為了降低資金成本,保險公司也趁這幾年利率下滑之際,派出業務大軍、銀行理專,大量吸收低預定利率的儲蓄險保費,將保單資金成本壓低,「這就像股票攤平的概念,股價越低時買越多,降低成本,當股票上漲就可以打敗虧損。」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解釋。

光是近5年,保險公司靠新保單吸進的台幣5兆存款中,就有4兆的資金來自於壽險,也就是低保額高保費、保費有去有回,市場俗稱的儲蓄險。在舊保單持續繳費,新契約保費又像潮水一樣1兆1兆地湧進保險公司之際,業者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保單資金成本降低到4%至5%,憂的是,錢淹腳目,台灣投資標的少,利率又低,要獲取4%~5%報酬率的難度很高,於是金管會開放海外投資比例,讓數兆台幣保費轉換成美元等外幣,錢進海外買股票、債券,賺取更高的報酬。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截至2018年11月,壽險產業總共握有26兆3千億元資產,其中25兆是保戶的錢,保險公司的淨值(自有資金)僅1兆1千億元,淨值比率僅4.18%,明顯偏低;而在26兆總資產中,又有16兆資金是前往海外投資。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保險小存摺-彚整保障不打折APP

幫你找出「對」的保險、「夠」的保額、「好」的預算

1.一次彚整你買過的所有保險
2.清楚明白自己的所有保障
3.全台唯一的保單自主管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