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給壽險公司保管錢 不如自己投資賺股利 近幾年來,金融股似乎被視為穩健的投資標的,尤其受到長期投資賺股息的存股族青睞。不過,隨著國內外股市、債市、匯市波動升高,海外投資比重偏高的壽險公司,及以壽險為營運主體的金控,已不再是穩健的存股標的。 以壽險業務為主的三商壽(2867)、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新光金(2888),近幾個月股價跌幅都不小,主要是因為海外投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導致去年度獲利顯著衰退及淨值下滑,其中股價大跳水的三商壽去年度更由盈轉虧。 國內壽險業因為儲蓄險熱銷,每年收取龐大保費,必須靠投資賺取收益,來兌現對保戶的承諾,而國內的投資標的、市場規模有限,因此近年來投資海外股債市的比重持續上升,規模越來越大,但隨著台美利差擴大,避險費用也越來越高,加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股債匯市波動升高,壽險業去年投資成果明顯不如預期,今年的挑戰依然嚴峻。 國內外股債匯市波動仍大 壽險公司避險成本難降低 長期追蹤研究國內金融股、具備會計師及證券分析師資格的財經作家Miss Q指出,美國聯準會(Fed)暗示今年會減少升息次數,但仍可能升息至少1次,而台灣央行可望維持利率不變,今年台美利差仍大,國內壽險公司的避險成本很難降低。 國內壽險業2018年海外投資金額達台幣16.27兆,占可運用資金比重高達68.67%,主要是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及股票,為了降低避險成本,部分壽險業者希望今年能拉高美元保單的銷售比重,同時降低避險部位,但這些調整要如何落實、是否能有效改善今年的獲利,仍有待時間來證明,畢竟今年國內外匯市、股市、債市的變數或波動風險仍然很大。 Miss Q因此提醒偏好存金融股的存股族,現階段要盡量避開壽險股,及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股;營運相對穩健的銀行股,以及以銀行業務為主的金控股,例如兆豐金(2886),則是現階段相對穩健的存股標的。 國內金融股近期相繼公布2018年度自結稅後盈餘,Miss Q觀察指出,「有別於壽險金控股獲利普遍較2017年衰退,大部分銀行或銀行金控股獲利都優於2017年,例如兆豐金、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合庫金(5880)、永豐金(2890)、玉山金(2884),上海商銀(5876),主要是銀行存放款利差與手續費帶動盈餘成長,預期今年大致仍可維持這樣的態勢,除非碰上大客戶倒債、被金融監管單位重罰。」 壽險股不是長期存股首選 股價重挫時再分批買 算利教官楊禮軒指出,以壽險為營運主體的金控股,帳上金融資產龐雜、不透明,獲利容易受到金融市場榮枯影響,外部人很難準確評估其價值,散戶投資人也只能參考財報的每股盈餘(EPS),但金控股帳上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損益未必會反應在EPS上,還必須留意股東權益的增減,「有些金控EPS成長,可是每股權益(淨值)卻因金融資產跌價而減少,所以不能單純用EPS來評價它。」 一般認為「股價淨值比低於1」代表股價便宜,目前國內金控的股價淨值比普遍低於1,但楊禮軒認為外部人很難藉此就認定股價便宜。「以新光金為例,2月11日的股價淨值比為0.59,簡直是夭壽便宜,且前3季EPS高達1.76元,股價僅8.68元,為何會這樣?這就涉及金控持有金融資產不透明也難以評估的問題,尤其是以壽險為營運主體的金控。」 財經作家暨部落客「不敗教主」陳重銘,自2008年以來存了1千張金融股,主要是中信金(2891),第一金等一線銀行金控股,大部分是買在壞消息滿天飛、市場恐慌時期,但國泰金、富邦金等大型壽險金控並不在他長線存股名單內。 陳重銘指出,國內壽險股以中壽(2823)營運相對穩健,國泰金、富邦金等大型壽險金控則是大到不能倒,也不容易倒,「我個人是把國泰金、富邦金當作景氣循環股,不會長期死抱,而是在景氣低迷(股價與獲利都在低點)時買進,耐心持有到景氣好時出清,這樣可同時賺到價差與股利。」 國泰金、富邦金因去年度獲利衰退,12月甚至出現單月虧損,外資法人連續賣超,股價近期跌到45元以下,「我在等40元以下的較佳買點,目的是賺波段價差,因這兩檔配息率、股息殖利率都偏低,例如年度每股稅後盈餘4元多,卻只能配1.5~2元股息;因此,股價要夠低才能買,最好是買在各種壞消息讓股價重挫的時候,而且要分批往下買。」   壽險金控特別股 受長線資金青睞 不過,眼尖的投資人近期可能已留意到,在這一波壽險金控業績利空效應之下,僅普通股的股價下跌,其特別股股價卻逆勢上漲,儘管波段漲幅很小,卻比同期間普通股波段跌幅多達一成以上好太多了。 例如,自2018年11月19日至1月17日,富邦金從51.5元(近期波段高點)跌到44.5元(近期波段低點),跌幅13.59%,但同期間,富邦金特別股微幅上漲,其中富邦金甲特(2881A)從64元漲到64.2元,富邦金乙特(2881B)從61.3元漲到62元;相較於同期間國泰金股價下跌14.7%,2檔國泰金特別股同期間也是微幅上漲。 儘管有業績面利空,近幾個月國內壽險金控特別股的股價卻慢慢墊高,背後有何玄機?近期出版《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的Miss Q指出,若公司年度獲利衰退,普通股配發的現金股利(股息)將隨著業績衰退打折扣,反觀只要普通股有配發股息,特別股配發的股息不會減少,「由於有優於普通股的固定股利率保護,特別股的下檔支撐相對強勁。」 換句話說,即便這些壽險金控獲利衰退,只要其獲利仍足夠配發當初約定的特別股股利,特別股股東就能優先拿取足額特別股股利,普通股股東的股息則會縮水(甚至沒股利)。因此,普通股股東必須承受盈餘衰退所帶來的股價下跌,特別股股東則不必。 不過Miss Q也提醒,投資人在下單買進特別股之前,要先計算其實際股利率(約定的股利除以買進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因特別股掛牌後股價通常會緩步上漲,若買在較高價位,實際股利率也會隨之降低。 特別股沒投票權,不會稀釋普通股股權,也不像債券會被納入計算發行公司的負債比,相對穩定的配息深受壽險等長線法人喜愛。因此,富邦金、國泰金國內兩大壽險金控自2016年至今4次發行特別股,並且在台股掛牌交易。 這些特別股發行時承諾的股利率約3.5%~4%,遠高於僅1%上下的國內公債及銀行定存利率,因此壽險公司、政府基金積極透過承銷大量買進,形成鎖籌碼效應,上市掛牌之後股價易漲難跌。 Miss Q強調,投資特別股的目的是賺取「長期穩定的配息」,因此在買進前一定要先觀察發行公司過去配發現金股利的紀錄,最理想的是每年都配發,因為只要每年都有配發,不論金額多寡,特別股就一定每年有股利。 檢視國泰金、富邦金過去10年普通股現金股利配發的紀錄,僅2008年營運受金融海嘯衝擊而停發。不過,新光金從2008至2011年,連續4年沒配發股利,2015年也沒配發,像這樣的公司若發行特別股,很難期待它成為穩健的存股標的。 股息是投資特別股主要收益 提防不配息與到期風險 國內壽險金控從2016年開始發行特別股,第一檔是富邦金發行的「富邦特」(2881A),發行前7年的股利率訂為4.10%(發行價60元,年配息2.46元),由於市場反應良好,此後國內壽險金控發行的特別股股利率就跌破4%。例如,2018年6月發行的「國泰金乙特」(2882B)僅3.55%(發行價60元,年配息2.13元)。 Miss Q指出,美國Fed今年放慢升息腳步,未來一旦開始降息,這些已掛牌的特別股會更有吸引力。許多國人買宣告利率為3%~4%的長天期儲蓄型保單,卻讓自己陷入財務困境,甚至是險境,還不如買國內兩大壽險金控發行的特別股。 不過,MissQ不贊成存股族集中投資在1~2檔特別股,建議將目前已在台股掛牌的9檔金融特別股納入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儘管這些特別股的投資風險較小,但沒人可保證未來每年都能穩定配息,而且每檔特別股都可能面臨到期時被公司回收的風險;萬一公司破產倒閉,特別股也將變壁紙。」 在台股掛牌的特別股大都約定,在發行年限屆滿時(發行後5.5~7年)公司有權以原發行價(即IPO承銷價)買回,因此隨著發行年限逼近,一旦某檔特別股被回收的態勢明朗,其價格就會跌回當初的發行價,存股族要特別留意此一風險,盡量避開1~2年內就到期的特別股。 此外,特別股投資人大都是長線持有賺股息,股價波動小也不適合做短線交易(還要負擔手續費、交易稅),因此特別股掛牌之後交易量通常偏低,流動性不佳,存股族在買進之前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你還在給壽險公司保管錢嗎? 靠自己投資才能賺股利!

2019/02/26
金融股 , 存股 , 匯市 , 債市 , 股息

給壽險公司保管錢
不如自己投資賺股利


近幾年來,金融股似乎被視為穩健的投資標的,尤其受到長期投資賺股息的存股族青睞。不過,隨著國內外股市、債市、匯市波動升高,海外投資比重偏高的壽險公司,及以壽險為營運主體的金控,已不再是穩健的存股標的。

以壽險業務為主的三商壽(2867)、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新光金(2888),近幾個月股價跌幅都不小,主要是因為海外投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導致去年度獲利顯著衰退及淨值下滑,其中股價大跳水的三商壽去年度更由盈轉虧。

國內壽險業因為儲蓄險熱銷,每年收取龐大保費,必須靠投資賺取收益,來兌現對保戶的承諾,而國內的投資標的、市場規模有限,因此近年來投資海外股債市的比重持續上升,規模越來越大,但隨著台美利差擴大,避險費用也越來越高,加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股債匯市波動升高,壽險業去年投資成果明顯不如預期,今年的挑戰依然嚴峻。

國內外股債匯市波動仍大
壽險公司避險成本難降低


長期追蹤研究國內金融股、具備會計師及證券分析師資格的財經作家Miss Q指出,美國聯準會(Fed)暗示今年會減少升息次數,但仍可能升息至少1次,而台灣央行可望維持利率不變,今年台美利差仍大,國內壽險公司的避險成本很難降低。

國內壽險業2018年海外投資金額達台幣16.27兆,占可運用資金比重高達68.67%,主要是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及股票,為了降低避險成本,部分壽險業者希望今年能拉高美元保單的銷售比重,同時降低避險部位,但這些調整要如何落實、是否能有效改善今年的獲利,仍有待時間來證明,畢竟今年國內外匯市、股市、債市的變數或波動風險仍然很大。

Miss Q因此提醒偏好存金融股的存股族,現階段要盡量避開壽險股,及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股;營運相對穩健的銀行股,以及以銀行業務為主的金控股,例如兆豐金(2886),則是現階段相對穩健的存股標的。

國內金融股近期相繼公布2018年度自結稅後盈餘,Miss Q觀察指出,「有別於壽險金控股獲利普遍較2017年衰退,大部分銀行或銀行金控股獲利都優於2017年,例如兆豐金、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合庫金(5880)、永豐金(2890)、玉山金(2884),上海商銀(5876),主要是銀行存放款利差與手續費帶動盈餘成長,預期今年大致仍可維持這樣的態勢,除非碰上大客戶倒債、被金融監管單位重罰。」

壽險股不是長期存股首選
股價重挫時再分批買


算利教官楊禮軒指出,以壽險為營運主體的金控股,帳上金融資產龐雜、不透明,獲利容易受到金融市場榮枯影響,外部人很難準確評估其價值,散戶投資人也只能參考財報的每股盈餘(EPS),但金控股帳上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損益未必會反應在EPS上,還必須留意股東權益的增減,「有些金控EPS成長,可是每股權益(淨值)卻因金融資產跌價而減少,所以不能單純用EPS來評價它。」

一般認為「股價淨值比低於1」代表股價便宜,目前國內金控的股價淨值比普遍低於1,但楊禮軒認為外部人很難藉此就認定股價便宜。「以新光金為例,2月11日的股價淨值比為0.59,簡直是夭壽便宜,且前3季EPS高達1.76元,股價僅8.68元,為何會這樣?這就涉及金控持有金融資產不透明也難以評估的問題,尤其是以壽險為營運主體的金控。」

財經作家暨部落客「不敗教主」陳重銘,自2008年以來存了1千張金融股,主要是中信金(2891),第一金等一線銀行金控股,大部分是買在壞消息滿天飛、市場恐慌時期,但國泰金、富邦金等大型壽險金控並不在他長線存股名單內。
陳重銘指出,國內壽險股以中壽(2823)營運相對穩健,國泰金、富邦金等大型壽險金控則是大到不能倒,也不容易倒,「我個人是把國泰金、富邦金當作景氣循環股,不會長期死抱,而是在景氣低迷(股價與獲利都在低點)時買進,耐心持有到景氣好時出清,這樣可同時賺到價差與股利。」

國泰金、富邦金因去年度獲利衰退,12月甚至出現單月虧損,外資法人連續賣超,股價近期跌到45元以下,「我在等40元以下的較佳買點,目的是賺波段價差,因這兩檔配息率、股息殖利率都偏低,例如年度每股稅後盈餘4元多,卻只能配1.5~2元股息;因此,股價要夠低才能買,最好是買在各種壞消息讓股價重挫的時候,而且要分批往下買。」

 

money-640x250.jpg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簡單記帳APP

2022火速竄起記帳APP

3秒記一筆!迅速找出財務漏洞
介面清爽、無廣告、不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