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處可見的電子秤 + 物聯網技術 = 收集大數據的智慧電子秤商機
磅秤,又稱為衡器,作為人類商業發展的重要螺絲釘,無論在世界何處,都是不可或缺的測量工具,也廣泛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但這個產業能夠賺錢嗎 ?
電子秤需政府特許,市場門檻高,大公司沒興趣,小公司進不來,屬於利基型市場。
由於事關貿易公平,全世界的磅秤廠都需要政府授權,有一定的進入門檻,所以整個市場呈現,大公司缺乏興趣、小公司無法進入的局勢,算是另類的利基型市場
智慧電子秤能收集大數據,搭上物聯網趨勢,動能值得期待。
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傳統的電子秤透過網路串聯,能夠收集貨物買賣的大數據,讓商家更有效率地控管進出貨,這樣的新應用不只令人期待,也將為衡器產業注入新動能。
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台股唯一的電子秤概念股 - 鼎炫 KY(8499)
本文將分為以下四大章節:
1. 公司概覽 – 鼎炫的營運雙引擎:電子秤、EMI 材料
2. 財報面面觀 – 營收動能強勁 + 成本控管佳,鼎炫 ROE 1H19 年增率達到 22 %
3. 鼎炫與產業趨勢 – 1) 受惠物聯網帶動,智慧型電子秤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預計達 10%
2) 5G 通訊產品帶動 EMI 材料需求,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預計達 6.6%
4. 總結 – 電子秤、EMI 材料雙箭頭帶動,鼎炫 2H19 獲利有望續強
概覽 – 股本 5 億卻坐擁 2 大金雞母
鼎炫 (8499) 股本雖僅 5 億,但旗下卻擁有兩大主打利基型市場的事業,分別是專攻電子秤的「台衡精密」、以及專攻電磁屏蔽材料的「隆揚」兩者在 2018 年佔營收的比例約為 6:4都屬於高毛利率的利基市場,公司長年毛利率穩居 40% 之上,可說是一間小而美的企業。
雙引擎之一:轉型成功的智慧電子秤,放量出貨搭上物聯網商機。
鼎炫 (8499) 的前身「台衡」在 40 年前,本來是老字號的傳統磅秤廠,當時在北台灣頗具知名度,且也是台灣國內排名前三的廠商。然而,隨著電子秤的革新,這些固守傳統工藝的工廠,因而走入時代的遺跡裡。
1995 年,在第二代接班之後,公司決心關閉既有的虧損傳統磅秤廠,轉型發展新的電子秤技術,揮軍當時電子秤尚不發達的中國市場。並且在耕耘多年後,透過積極與客戶對話、了解需求,獲得歐洲磅秤大廠的青睞,接獲代工訂單,電子秤事業從此走上了穩定發展之路。
目前,鼎炫除了替歐美大廠代工生產之外,也發展了自有品牌 T - Scale,打入了以中國為主的國際電子秤市場,在 2018 年,電子秤為鼎炫帶來了 6.7 億的營收,現在正積極跟上物聯網時代的衡器革命,持續研發能夠提高消費體驗、收集大數據的智慧型電子秤,目前已進入放量出貨階段。
雙引擎之二:一條龍生產的精密 EMI 材料,打入蘋果等一線大廠供應鏈。
2000 年起,公司設立 100% 子公司隆揚,跨足 EMI 材料 (電磁屏蔽材料) 市場,最大的用途就是讓筆電、平板內部的電路與外界隔絕,讓產品本身不受外界雜訊干擾、同時也讓筆電本身的電磁波,不會影響使用者與環境。
隆揚製作的 EMI 材料包含了,筆電、平板中的導電膠帶、導電泡棉...在 2000 年進入該市場時,主要以下游的切割、加工為主,由於搭上筆電大量前往中國西部製造的趨勢,成功搶下一席之地,之後更在 2010 年增添了上游原料製作的能力,建立起了一條龍生產 EMI 材料的能力。
由於具備上游原料到下游製造的垂直整合優勢,隆揚比起它廠,出貨速度更具效率,在講求效率的電腦業當中受到青睞,打入蘋果、華碩、惠普、戴爾等一線大廠的供應鏈,成為集團的另一大營運引擎。
財報面面觀 –各項財務表現亮眼,ROE 高達 20%
了解了鼎炫的業務範圍之後,我們進一步觀察它的損益表,來看看它的經營效率如何。
營收 – EMI 材料帶動,2018 年營收成長 13%。
鼎炫 2014~2017 年來營收大致保持在 14 億新台幣左右,但是在 2018 年突然大增13% 來到 16.5 億,而 2019 年截至 8 月為止,年增率更達到 27%,細究之下發現來自電子秤事業的營收其實增幅不大,主要成長都出現在 EMI 材料事業。
根據公司說法,EMI 材料營收之所以能夠增加主要有兩項原因:
1) 新產品:筆電、平板走向輕薄、多功能化,帶動 EMI 材料規格、用量同步上升
2) 新應用:鼎炫在 2018 年打入軟板應用市場,增加產品出海口
這兩個原因都是能夠都屬於長期趨勢,而非短期事件,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鼎炫的 EMI 事業未來將有望持續成長。
毛利率 – 產銷組合轉優 + 美元升值,2Q19 毛利率回升逾 1 成至 46.4 %。
對於一間公司來說,想要有客觀的獲利除了營收要成長之外,毛利率的品質也至關重要,從圖表當中可以看到鼎炫的毛利率波動範圍很大,大致在 40%~ 50% 的區間,呈現上半年優於下半年的趨勢,2019 年優於 2018 年的趨勢。
影響鼎炫毛利率的有以下兩個重大因素:
1) 內部產銷組合:下半年高毛利率的 EMI 材料出貨比例高。
鼎炫的兩大業務當中,EMI 材料的毛利率較高,約在 50% 以上,2018 年第四季 EMI 材料佔的銷貨比重高達 66%,這也是為何 4Q18 鼎炫的毛利率高達 51% 的主因。
2019 年高毛利率的智慧電子秤擴大出貨。
電子秤部分又可以分為一般型、智慧型,毛利率分別約為 30%、40%,在 1Q19,毛利率較優的智慧型電子秤,佔整體電子秤事業的 14%,相較於 1Q18 的 11% 成長約 3 成,可以看出目前鼎炫的智慧型電子秤,正持續放量出貨,提升公司電子秤事業的營收品質。
2) 外部匯率波動:強勢美元進一步提升毛利率。
由於鼎炫的營收主要都是收美元、而公司因為廠房都在中國,大多持有人民幣資產、且以人民幣取得原物料,是故在美元升值的情況之下,將有益於公司的毛利表現。
在 2019年,由於高毛利率的,EMI材料、智慧型電子秤營收比重持續提升,加上美元走強的全球背景助攻,鼎炫 1H19 的毛利率從 2018 年同期的 40% 彈升到了 43%,且在兩大因素的利多趨勢不變的情況下,鼎炫在 2H19 的毛利率有望持續上揚。
營業費用 – 1H19 營運效率佳,整體營業費用率「未」隨著營收規模擴大失控。
緊接著觀察營業費用,可以發現鼎炫的營業費用率,在 1H19 維持得不錯,大致落在 17.6% 的水平,與上一期 1H18 相差無幾。管理費用率因中國人事成本上升而墊高。
不過細究營業費用率的子項 - 推銷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卻可以看出三項費用的佔比有所變化。(所謂費用率就是該項營業費用佔營收的比例 )
筆者發現在鼎炫 2Q19 的財報裡:管理費用率從 2Q18 的 5.1% 大增到了 6.6%,幾乎多出了快 3 成,細究財報內容,發現這來自短期員工福利費用大增,由於短期福利費用通常用來支付勞工薪資,因此筆者推測這與中國目前人工成本上升有關,未來管理費用率持續走高的可能性不小。
銷售、研發費用率下降,營運效率仍佳。
雖然管理費用率上升產生營運壓力,但鼎炫的推銷費用、研發費用金額雖然也有所增加,佔營收的比率卻都較 2Q18 下降,也就是說,鼎炫的每 1 元營收,背後需要的推銷、研發費用降低了,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的推銷、研發頗具效率,因此公司整體的營業費用目前仍控制的相當穩定。
ROE – 前述各項數據皆佳,因而自 2017 年上市以來,皆維持在 20% 以上。
鼎炫自從 2017 年上市以來,其近四季累積 ROE 一直都維持在 20% 以上的水準,對於投資它的股東來說,絕對是張相當高分的成績單。
在 2019 上半年,鼎炫在營收金額增加、毛利率同步提升、且營業費用控管得當的情況之下,自然能夠繳出亮眼的 ROE 成績,1H19 的累計 ROE 達到 10%,相較於上一期 1H18 的 8.2% 成長了兩成以上,營運動能相當強勁。
鼎炫所屬的 2 個產業,未來市場規模成長率都達 5% 以上
了解到目前鼎炫的財報狀況亮眼之後,我們進一步剖析鼎炫所屬兩大產業 -電子秤、EMI 材料的未來產業趨勢,發現這兩個產業即便目前已是成熟市場,但未來 5 年的產值預計都將有 5 %以上的年成長率。
此外,我們也發現,由於這 2 個產業在競爭時,都是技術創新為主,而非削價競爭,因此我們認為深耕該領域已久,具有強大研發能力、整合能力的鼎炫將能夠在這場競爭中勝出,接下來,就讓我們詳細看看鼎炫的未來發展契機吧!
1. 物聯網帶動!「電子秤」產值年增率預估達 5.5%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電子秤不過是了無新意的秤重儀器,然而,透過智慧化成為物聯網的一環,其實也是個非常良好的數據收集器,能夠協助我們收集商品買賣的大數據,可以打造消費者、商家、政府三贏的局面。
吸引消費者:掌握食品履歷、了解消費模式。
透過智慧聯網化的電子秤,消費者可以透過掃描 QR Code,進行數位支付、了解食品安全履歷,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採購狀況、避免超買造成金錢、食物的浪費。
商家、政府有誘因推動:掌握購買趨勢、了解供需狀況。
由於所有的生鮮果菜交易資料,都能夠被智慧電子秤記錄下來,並進行大數據分析,不只商家能夠了解消費者需求、調整各項商品的進貨數量。政府也可以掌握物價、生產情形,從而擬定相應的政策,提早因應可能的供需失衡現象。
政府、商家、消費者共同推動,智慧化電子秤普及速度可期,年成長率估達 10%。
透過上面的探討,我們知道政府、民間商家、消費者,通通都有誘因採納新的智慧化電子秤,在三者同步推動的情況下,普及速度將會相當值得期待。
根據 Market Research Future 的數據,整體電子秤產業在未來 5 年將以 5.5% 速度成長,在 2023 年達到 46 億美元,其中智慧型電子秤,就是帶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近 5 年預估將以 10% 的年複合成長率發展,在 2023 年市場規模預估將達到 3 億美元。
受惠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智慧電子秤,鼎炫自有品牌成長動能強勁。
了解到電子秤市場成長動能穩定之後,下一件事情就是探討鼎炫在大趨勢中,是否能夠有優於平均的表現。
目前鼎炫的電子秤業務,有 60% 是替歐美大廠貼牌生產,其餘 40% 則是以中國市場為主的自有品牌,且正持續擴大自有品牌的比重。
目前電子支付在中國大量普及,且政府也強力推動傳統果菜市場轉型升級,傳統的電子秤已經無法完成這項任務,需要更多新型的智慧電子秤,來達到串聯行動支付、落實食品產銷履歷透明化,完成政策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鼎炫的智慧型電子秤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目前已經打入昆山、南京等地的超市。此外,鼎炫也持續擴張市場版圖,憑藉著出色、快速的客製化能力。目前除了中國市場之外,也已經拿下俄羅斯最大超市 Lenta 的標案。
2. 5G 電子產品帶動新一輪需求,「EMI 材料」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預計達到 6.6%
EMI 材料雖然不是甚麼全新的領域,打從 3C 產品問世以來,就已經是不可或缺的電子元件,然而,在 5G 帶來新一波的 3C 產品革命之下,目前整體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更有人認為 EMI 材料對於 5G 通訊產品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亞於散熱模組。
5G 產品需要更多、更高階的 EMI 材料,2026 年市場規模將來到 96 億美元。
5G 的相關通訊產品由於,具有更多射頻天線、且功率更高,為了確保裝置本身能夠運作順利、保護使用者、環境不受電磁波干擾,未來通訊產業對於 EMI 材料的需求量將只增不減。
根據 Transparency 的數據指出,EMI 材料的市場規模在 2019 ~ 2026 年,預計將以 6.6% 的年複合成長率穩定發展,在 2026 年來到 96 億美元的規模。
鼎炫技術優先同業,有望在競爭中勝出。
除此之外,為了因應 5G 產品,輕薄化、節能化的趨勢,EMI 材料也需要更多技術上的改革,整體產業競爭將以技術取向為主,而非削價競爭,鼎炫不只具備先進的研發能力,且具備從上游原料製造的技術,能夠配合自身的研發計畫快速提供適合原料,在這場速度、技術並重的同業競爭當中,將有非常巨大的優勢。
總結 – 雙箭頭帶動,2H19 營運續揚
透過以上三大篇章的探討,我們可以知道鼎炫目前財務數據良好,而且在 1H19 的營運成長動能,主要皆是受惠於大趨勢,而非小事件。
下半年成長動能持續,2019 年 EPS 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展望下半年,在智慧化電子秤趨勢不變、EMI 材料需求持續增加、且美元持續走強的情況之下,鼎炫無論是營收、還是毛利率,都有望維持高檔,2019 年全年獲利也有望寫下歷史新高。
風險提示:國際局勢不穩,鼎炫股價漲幅已多。
但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讀者,目前國際情勢在 10 月美中會談之前並不明朗,即便鼎炫成長強勁,但自 2018 年 9 月以來,股價已經接近翻倍,有過一段可觀的漲幅,因此還是要注意風險控管,方能趨吉避凶。
讓你帶著走的結論:
1. 鼎炫 (8499) 含電子秤、EMI 材料兩大業務,各佔營收的一半。
2. 高毛利率的 EMI 材料、智慧型電子秤佔營收比例增加、美元升值皆有利於鼎炫的毛利率。
3. 電子秤市場規模估計將以 5.5% 年增率成長,其中智慧型電子秤年增率更達 10%。
4. 受惠 5G 新應用,EMI 材料估計將以 6.6% 年增率成長,且鼎炫的垂直整合能力有利於在同業競爭中勝出。
文由主編的產業研究室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點我加入主編的 LINE 》 https://cmy.tw/006Kq2
點我加入主編的 FB 秘密社團 》 https://cmy.tw/006i4T
立即預約保單健檢,加送獨家2021投資攻略 >> https://bit.ly/2Wax2kl
推薦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