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潛意識 心理學家Sigmund Freud,他在治療病患時發現,許多病人的意識層面並不了解那些驅使自己行動的原因,於是他根據經驗提出一套說法:「意識,只是冰山浮出的一角,冰山下還有更大的潛意識,沒有被察覺,卻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       意識與潛意識差別 意識 具有深思熟慮。 需耗費認知資源。 較緩慢。 可以由自己控制。 通常用來解決困難的問題。 潛意識 直覺。 快速。 衝動。 不費力。 不受自主控制。 通常被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   潛意識主導 有趣的是,我們往往誤以為意識才是主角,其實大部分的處理運作在潛意識就已經完成了,潛意識為我們過去的經驗構成的自動化思考模式,可以不用經過特別思考輕鬆解決問題,是人類生活是必須要有的功能。 對每個人來說,金錢有關的決定,不管求職、換工作、投資、辭職、創業等,都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是潛意識卻很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運用過去的經驗去做非思考決定。     察覺金錢潛意識 找一個不會受到打擾並且安靜的地方。 做幾次深呼吸之後,慢慢對自己說幾次。 我會變很有錢,我再也不會缺錢。 觀察自己的身體及內心有什麼變化。 紀錄下是什麼樣的感覺或是有沒有想法出現。 如果你的感覺是正向的、自信、身心一致、舒服自在、快樂、開心等,哪麼代表你的潛意識與金錢關係相當良好,相反的, 如果你的感覺是負面的,難輕鬆的講出來,或是身體出現不適感,也許有錢對你來說是種負擔,或是內心不相信自己會有錢。       家庭對於潛意識影響 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或家庭長輩的思維、言行、舉止、都深深烙印在自己的潛意識中,且不自覺影響婚姻、工作、金錢觀等等…. 每個人在家庭裡扮演自己的角色,溝通的姿態與焦慮程度都學自父母,若是沒有主動發現與改變,會無異意識地依照家庭的劇本演出,可能富裕也可能貧窮。 每個人的潛意識都帶著來自家族的金錢潛意識,上面寫著與金錢的關係、賺錢及花錢的態度,如果照著這樣的設定久了,金錢命運也就被注定下來了。     改變家族枷鎖 利用心智圖製作出家族分枝圖。 註明每位家人的優勢、職業、金錢觀、財務狀況。 在白紙上寫下以下問題的回答。 你想要的工作狀況。 你想要的財務狀況。 你從家族繼承下的優勢、能力。 你與家人不一樣的優勢、能力。 藉由比較,就可以知道你是否受家族潛意識影響,那些部分是好的,那些部分是不好,那些是不想要的卻無意受到影響,找出過去未發現的資源,並做出新的選擇。     猶太人的金錢觀 不只是受父母影響,國家、種族、社會也可能是枷鎖或祝福,猶太民族對於金錢觀,擁有共同的正向觀點,這個富裕的潛意識代代相傳,使得猶太人成為世界上最多有錢人的民族。 猶太經典塔木德一書中提到:「上帝給予光明,金錢散發溫暖。」顯示金錢對於猶太人來說俱足相當的神聖性,而其他民族羨慕猶太人之時,又將貪婪的標籤貼在他們身上,甚至鄙視、嘲笑、謾罵等….       引起購物慾望的五種陷阱 你是否曾經被下列五種陷阱牽動衝動,買了想要卻不需要的東西。 恐懼:各種限量、限時搶購商品使人亢奮,越難以得到,就是渴望擁有。 貪心:折扣、贈送、買一送一等等,都是商家常用的行銷手法,都是給予大腦刺激。 快樂:只要出門遊玩,就會因為歡樂的氣氛,降低警戒,買到失心瘋。 自卑:有些廣告會提出消費者的痛點,例如肥胖、禿頭、口臭、頭皮屑等等,促使我們購買商品。 虛榮:利用名牌,使消費者覺得被認同或高人一等,如同自己貼上成功者的標籤,優越感難以抗拒。     如何抑制購物慾望 充分的覺察是很重要的,人要先對自己、他人、環境都有充分的覺察,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就是說,購物時需要先緩一緩,讓自己有思考能力的意識運作,才不會受到只想著快樂的潛意識衝動購物。 避免衝動購物,放下手中商品,思考自己的財務目標,應該如何購物才能達成,這東西是真的需要嗎?有其他替代方案嗎?能否再考慮一段時間?     金錢焦慮 越想求快或想藉機變身有錢人,容易心浮氣躁,在失去耐性及理性的情況下,更別說要做出最佳決策,如果被心懷不軌的人發現,還會趁機騙走自身的辛苦錢,一時迷糊,都來自於潛意識對於金錢缺乏安全感,進而阻礙致富之路。 焦慮不完全算是一種情緒,而是我們想出來的情緒,在擔心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件,思緒已經跑到想像中,心不在當下所以會感到焦慮,擔心退休金不足、生意可能會失敗、投資賠錢、被老闆開除、找不到客戶等等…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導致無法表現最好的效能,賺不到原本屬於自己的錢。 金錢焦慮也可能源自成長過程、人生事件,例如從小深受貧窮之苦、想賺錢讓父母開心、只有變有錢才能不受控制、值得被愛、被人看得起等等,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重要的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停止各種不安的想像。       改善焦慮的練習 人類比想像中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也能降低情緒帶來的苦惱及不良影響,學習掌控自己的情緒或焦慮,練習過程勢必會面臨困難,但是只要持續練習,最終將可學會自由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正念認知療法(MBCT),這是結合認知療法與正念的概念,能幫助自己用更善意的心態,面對困難及情緒敞開心胸,將注意力拉回當下,就部會跑到未來的想像中,擔心煩惱金錢的問題,能夠自在放鬆,減少焦慮的問題。       愛自己的人,才能成為富人 你心中會不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的想法?會有這樣的想法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過去的重大事件、生長環境、童年陰影等等… 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好,就不敢爭取應得的權力、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要求應得的報酬,往往犧牲自身利益來討好別人,無意間推開了金錢。       練習相信自己更好 改善與金錢的關係,要從改善與自己的關係為起點,即使沒有溫暖的童年,也要接 納自己、愛自己,當我們和自己建立溫暖的關係時,也會同時改善與金錢的關係。 完全的自我接納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做到,就算如此,還是可以隨時練習跟自己連結,欣賞並感謝自己與過去的生命歷程,改善與自己的關係,也是邁向富裕之路的捷徑。 從現在開始,每天必須做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並且為這件事情打分數,同時記錄開銷,最終就可以找出省錢又快樂的事情。     不正確的金錢觀念 從古至今,為了利益而做出傷害他人的事件層出不窮,久而久之,金錢在人的心中建立起邪惡的形象,為了後代著想,從小教育小孩錢夠用就好、有錢人都不快樂、商人的心特別黑、這些人賺的錢是不義之財、這些錢都不腳踏實地賺的等觀念。 當一個人相信某些觀點,會在腦中慢慢生根,最後成為腦中的潛意識,幫助人節省認知資源,輕鬆做出決定,如果對於賺錢、金錢抱持負面觀念,會深埋藏在腦中成為阻礙,並且不容易被發現。     金錢本身是中立的 金錢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真正的善惡在於人心,雖然許多人斥責廠商提供劣質黑心商品賺取暴利,但也有不少商家不但提供良好品質的商品,同時還樂於捐款回饋社會。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為了利益不惜犧牲他人權益的人,或許在一生中確實可以享受財富帶來的快樂,但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必然會受回報,若不是由子孫承受,就是下輩子承受,因此擁有財富時千萬不能忘記幫助他人。       智商很重要嗎?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優秀,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價值觀不停地在每個人身上貼標籤,這人是否夠聰明、夠優秀、資質夠好,問題是智商真的哪麼重要嗎?只有天生聰慧的人才能致富嗎? 根據格蘭特研究指出,智商跟收入的確有正相關,但是智商高於150之後就沒有差異了,另外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發現智商較高的人即使收入較高,總財產並沒有比較多,陷入財務困境的比例甚至較智商中等的人高。       定型 vs 成長型心態 定型心態:認為才智能力是天生,努力無法改變什麼,所以他們特別在意當下的表現,傾向逃避困難跟錯誤,忽視對他們有幫助的負面評價,害怕自己比不上別人,認為智力不會改變,在面對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下次遇到相同挑戰時,會選擇投機取巧或逃避,而不是積極面對 成長型心態:相信透過後天的學習、努力,能提升自身的才智,所以不太在意當下的表現是否完美,犯錯也沒有關係,只要肯努力下次會更好,能夠從批評中學習,從他人的成功中被激勵,喜歡挑戰,事情變得困難也願意嘗試。 定型心態的人,無法試著去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而在遇到失敗時,會覺得自己並沒有能力,只好說服自己不要在嘗試,保護好自己即可,就成為造就貧窮原因 。       累積知識資本 有錢人的秘訣在於持續學習累積知識資本,累積自身的知識就等於是發展自身的賺錢能力,追求財富自由的路上,時間、金錢可能被人剝奪、花光、賠光,而智慧資本卻是任誰也拿不走。 成功絕非偶然,借助不斷學習,累積智慧資本,願意花錢上課,懂得越多越了解自身不足,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能力與知識超越他人時,賺錢自然容易許多。 現在,試想過去一年來,自己是否為了提升賺錢的能力付出努力?別在意目前的表現或財務狀況,要相信現在的失敗,不代表永源失敗,只要肯努力、持續學習,就有機會創造無限財富。     正向思想,打開金錢之門 要讓金錢流向自我,需要經過潛意識及意識的關卡,再藉由實際行動把想法化為現實,如果潛意識不喜歡金錢、討厭金錢、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意識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賺到錢,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然就不會展開任何行動,當然不可能賺到錢。 任何賺不到錢的原因,就是「你沒哪麼想要賺錢」,阻擋你沒有去執行的原因是什麼?多半是認為我不行、太難、麻煩、沒有用等等理由阻礙,開始練習將自己腦中的負面詞彙改變成正向詞彙: 不行—>先做就對了。 不可能—>試試看。 很難—>我可以。 我這輩子不會有錢—>我會越來越有錢。 算了!放棄吧—>我要如何做更好。 好累—>我可以。       求學到求職,不能只看錢 許多人從求學到求職都以追求「錢」為考量,未曾試圖了解自己,抽絲剝繭找尋自己喜歡的事物,在意的都是外界的標準而做決定,鮮少停下來聆聽內心的聲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敢嘗試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生活方式。 曾經有人一心追求錢,努力的學習,最終如願以償得到他所想要的職位及收入,但是望著遙遙無期的退休金目標,過著數饅頭般的日子,始終看不到終點,心中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唯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能幫助我們撐過致富前的漫長過程,心流大師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說:「那些整日努力工作的成功人士,都說自己沒有一天在工作。」 美國心理學家Frederick Herzberg提出,使人堅持下去的最好動機,不是金錢這種外在酬賞,而是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有貢獻的內在動機。       保持專注力 人們一整天都在對抗渴望,在資訊爆發的時代,網路上可以無數的文章、影片、音樂、社群資訊等等,事實上人的注意力是有價值的,當我們在使用社群、網路時,同時也將寶貴的注意力流失掉了。 大腦提供的認知資源並非取之不竭,人無法長時間維持最佳效率,過多的目標人無法專注,通常會使人變笨,意志力變弱,可能會做出較差的決策、失誤。 試著過更簡單的生活,節約認知資源,減少擁有的東西、行程、選擇、不必要的事,將心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致富的力量 作者簡介廖偉玲(Melody Liao)諮商心理師,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曾任《富比士》(Forbes)百大企業應用開發經理、亞東醫院精神科實習心理師、九型人格與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講師、旭立文教基金會員工協助方案合作講師。自陽明大學遺傳所畢業後,決定離開實驗室選擇與「人」有關的工作,進入上市醫療器材公司從事客戶開發。經過多年業務工作,又看遍坊間商管與心理學的書,發現所有的成功都與「心」有關,於是重返學校攻讀工商心理與諮商輔導,取得心理師執照。     結語 在我還沒讀過(富爸爸窮爸爸)書之前,我對於賺錢真的是一竅不通,當時我甚至不知道,世上有人靠著被動收入不工作過生活的,過了不久看過(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設定了我腦中良好金錢觀的基礎,一路走來到現在,我依舊在追逐我的夢想,(致富的力量)一書中,提出許多案例分析驗證,腦袋中的思維與金錢有密切的關係,比其(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更具說服力,很值得推薦的好書。     本文載自Dio致富教室,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點粉絲團

賺不到錢的原因竟是這個!教你改變你的金錢潛意識,獲得致富的力量

2019/12/24
潛意識 , 金錢

潛意識

冰山

心理學家Sigmund Freud,他在治療病患時發現,許多病人的意識層面並不了解那些驅使自己行動的原因,於是他根據經驗提出一套說法:「意識,只是冰山浮出的一角,冰山下還有更大的潛意識,沒有被察覺,卻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

     

意識與潛意識差別

思想

意識

  • 具有深思熟慮。
  • 需耗費認知資源。
  • 較緩慢。
  • 可以由自己控制。
  • 通常用來解決困難的問題。

潛意識

  • 直覺。
  • 快速。
  • 衝動。
  • 不費力。
  • 不受自主控制。
  • 通常被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

 

潛意識主導

NLP

有趣的是,我們往往誤以為意識才是主角,其實大部分的處理運作在潛意識就已經完成了,潛意識為我們過去的經驗構成的自動化思考模式,可以不用經過特別思考輕鬆解決問題,是人類生活是必須要有的功能。

對每個人來說,金錢有關的決定,不管求職、換工作、投資、辭職、創業等,都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是潛意識卻很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運用過去的經驗去做非思考決定。

   

察覺金錢潛意識

信念
  • 找一個不會受到打擾並且安靜的地方。
  • 做幾次深呼吸之後,慢慢對自己說幾次。
  • 我會變很有錢,我再也不會缺錢。
  • 觀察自己的身體及內心有什麼變化。
  • 紀錄下是什麼樣的感覺或是有沒有想法出現。

如果你的感覺是正向的、自信、身心一致、舒服自在、快樂、開心等,哪麼代表你的潛意識與金錢關係相當良好,相反的, 如果你的感覺是負面的,難輕鬆的講出來,或是身體出現不適感,也許有錢對你來說是種負擔,或是內心不相信自己會有錢。

     

家庭對於潛意識影響

家庭

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或家庭長輩的思維、言行、舉止、都深深烙印在自己的潛意識中,且不自覺影響婚姻、工作、金錢觀等等….

每個人在家庭裡扮演自己的角色,溝通的姿態與焦慮程度都學自父母,若是沒有主動發現與改變,會無異意識地依照家庭的劇本演出,可能富裕也可能貧窮。

每個人的潛意識都帶著來自家族的金錢潛意識,上面寫著與金錢的關係、賺錢及花錢的態度,如果照著這樣的設定久了,金錢命運也就被注定下來了。

   

改變家族枷鎖

計畫
  • 利用心智圖製作出家族分枝圖。
  • 註明每位家人的優勢、職業、金錢觀、財務狀況。
  • 在白紙上寫下以下問題的回答。
  • 你想要的工作狀況。
  • 你想要的財務狀況。
  • 你從家族繼承下的優勢、能力。
  • 你與家人不一樣的優勢、能力。

藉由比較,就可以知道你是否受家族潛意識影響,那些部分是好的,那些部分是不好,那些是不想要的卻無意受到影響,找出過去未發現的資源,並做出新的選擇。

   

猶太人的金錢觀

不只是受父母影響,國家、種族、社會也可能是枷鎖或祝福,猶太民族對於金錢觀,擁有共同的正向觀點,這個富裕的潛意識代代相傳,使得猶太人成為世界上最多有錢人的民族。

猶太經典塔木德一書中提到:「上帝給予光明,金錢散發溫暖。」顯示金錢對於猶太人來說俱足相當的神聖性,而其他民族羨慕猶太人之時,又將貪婪的標籤貼在他們身上,甚至鄙視、嘲笑、謾罵等….

     

引起購物慾望的五種陷阱

購物

你是否曾經被下列五種陷阱牽動衝動,買了想要卻不需要的東西。

  • 恐懼:各種限量、限時搶購商品使人亢奮,越難以得到,就是渴望擁有。
  • 貪心:折扣、贈送、買一送一等等,都是商家常用的行銷手法,都是給予大腦刺激。
  • 快樂:只要出門遊玩,就會因為歡樂的氣氛,降低警戒,買到失心瘋。
  • 自卑:有些廣告會提出消費者的痛點,例如肥胖、禿頭、口臭、頭皮屑等等,促使我們購買商品。
  • 虛榮:利用名牌,使消費者覺得被認同或高人一等,如同自己貼上成功者的標籤,優越感難以抗拒。

   

如何抑制購物慾望

卡奴

充分的覺察是很重要的,人要先對自己、他人、環境都有充分的覺察,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就是說,購物時需要先緩一緩,讓自己有思考能力的意識運作,才不會受到只想著快樂的潛意識衝動購物。

避免衝動購物,放下手中商品,思考自己的財務目標,應該如何購物才能達成,這東西是真的需要嗎?有其他替代方案嗎?能否再考慮一段時間?

   

金錢焦慮

搞不懂

越想求快或想藉機變身有錢人,容易心浮氣躁,在失去耐性及理性的情況下,更別說要做出最佳決策,如果被心懷不軌的人發現,還會趁機騙走自身的辛苦錢,一時迷糊,都來自於潛意識對於金錢缺乏安全感,進而阻礙致富之路。

焦慮不完全算是一種情緒,而是我們想出來的情緒,在擔心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件,思緒已經跑到想像中,心不在當下所以會感到焦慮,擔心退休金不足、生意可能會失敗、投資賠錢、被老闆開除、找不到客戶等等…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導致無法表現最好的效能,賺不到原本屬於自己的錢。

金錢焦慮也可能源自成長過程、人生事件,例如從小深受貧窮之苦、想賺錢讓父母開心、只有變有錢才能不受控制、值得被愛、被人看得起等等,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重要的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停止各種不安的想像。

     

改善焦慮的練習

人類比想像中更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也能降低情緒帶來的苦惱及不良影響,學習掌控自己的情緒或焦慮,練習過程勢必會面臨困難,但是只要持續練習,最終將可學會自由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正念認知療法(MBCT),這是結合認知療法與正念的概念,能幫助自己用更善意的心態,面對困難及情緒敞開心胸,將注意力拉回當下,就部會跑到未來的想像中,擔心煩惱金錢的問題,能夠自在放鬆,減少焦慮的問題。

     

愛自己的人,才能成為富人

注視

你心中會不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的想法?會有這樣的想法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過去的重大事件、生長環境、童年陰影等等…

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好,就不敢爭取應得的權力、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要求應得的報酬,往往犧牲自身利益來討好別人,無意間推開了金錢。

     

練習相信自己更好

積極

改善與金錢的關係,要從改善與自己的關係為起點,即使沒有溫暖的童年,也要接 納自己、愛自己,當我們和自己建立溫暖的關係時,也會同時改善與金錢的關係。

完全的自我接納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做到,就算如此,還是可以隨時練習跟自己連結,欣賞並感謝自己與過去的生命歷程,改善與自己的關係,也是邁向富裕之路的捷徑。

從現在開始,每天必須做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並且為這件事情打分數,同時記錄開銷,最終就可以找出省錢又快樂的事情。

   

不正確的金錢觀念

賠錢

從古至今,為了利益而做出傷害他人的事件層出不窮,久而久之,金錢在人的心中建立起邪惡的形象,為了後代著想,從小教育小孩錢夠用就好、有錢人都不快樂、商人的心特別黑、這些人賺的錢是不義之財、這些錢都不腳踏實地賺的等觀念。

當一個人相信某些觀點,會在腦中慢慢生根,最後成為腦中的潛意識,幫助人節省認知資源,輕鬆做出決定,如果對於賺錢、金錢抱持負面觀念,會深埋藏在腦中成為阻礙,並且不容易被發現。

   

金錢本身是中立的

金錢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真正的善惡在於人心,雖然許多人斥責廠商提供劣質黑心商品賺取暴利,但也有不少商家不但提供良好品質的商品,同時還樂於捐款回饋社會。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為了利益不惜犧牲他人權益的人,或許在一生中確實可以享受財富帶來的快樂,但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必然會受回報,若不是由子孫承受,就是下輩子承受,因此擁有財富時千萬不能忘記幫助他人。

     

智商很重要嗎?

運用智慧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優秀,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價值觀不停地在每個人身上貼標籤,這人是否夠聰明、夠優秀、資質夠好,問題是智商真的哪麼重要嗎?只有天生聰慧的人才能致富嗎?

根據格蘭特研究指出,智商跟收入的確有正相關,但是智商高於150之後就沒有差異了,另外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發現智商較高的人即使收入較高,總財產並沒有比較多,陷入財務困境的比例甚至較智商中等的人高。

     

定型 vs 成長型心態

定期規劃
  • 定型心態:
    認為才智能力是天生,努力無法改變什麼,所以他們特別在意當下的表現,傾向逃避困難跟錯誤,忽視對他們有幫助的負面評價,害怕自己比不上別人,認為智力不會改變,在面對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下次遇到相同挑戰時,會選擇投機取巧或逃避,而不是積極面對
  • 成長型心態:
    相信透過後天的學習、努力,能提升自身的才智,所以不太在意當下的表現是否完美,犯錯也沒有關係,只要肯努力下次會更好,能夠從批評中學習,從他人的成功中被激勵,喜歡挑戰,事情變得困難也願意嘗試。

定型心態的人,無法試著去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而在遇到失敗時,會覺得自己並沒有能力,只好說服自己不要在嘗試,保護好自己即可,就成為造就貧窮原因 。

     

累積知識資本

時間學習

有錢人的秘訣在於持續學習累積知識資本,累積自身的知識就等於是發展自身的賺錢能力,追求財富自由的路上,時間、金錢可能被人剝奪、花光、賠光,而智慧資本卻是任誰也拿不走。

成功絕非偶然,借助不斷學習,累積智慧資本,願意花錢上課,懂得越多越了解自身不足,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能力與知識超越他人時,賺錢自然容易許多。

現在,試想過去一年來,自己是否為了提升賺錢的能力付出努力?別在意目前的表現或財務狀況,要相信現在的失敗,不代表永源失敗,只要肯努力、持續學習,就有機會創造無限財富。

   

正向思想,打開金錢之門

笑容

要讓金錢流向自我,需要經過潛意識及意識的關卡,再藉由實際行動把想法化為現實,如果潛意識不喜歡金錢、討厭金錢、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意識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賺到錢,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然就不會展開任何行動,當然不可能賺到錢。

任何賺不到錢的原因,就是「你沒哪麼想要賺錢」,阻擋你沒有去執行的原因是什麼?多半是認為我不行、太難、麻煩、沒有用等等理由阻礙,開始練習將自己腦中的負面詞彙改變成正向詞彙:

  • 不行—>先做就對了。
  • 不可能—>試試看。
  • 很難—>我可以。
  • 我這輩子不會有錢—>我會越來越有錢。
  • 算了!放棄吧—>我要如何做更好。
  • 好累—>我可以。

     

求學到求職,不能只看錢

負面能量

許多人從求學到求職都以追求「錢」為考量,未曾試圖了解自己,抽絲剝繭找尋自己喜歡的事物,在意的都是外界的標準而做決定,鮮少停下來聆聽內心的聲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敢嘗試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生活方式。

曾經有人一心追求錢,努力的學習,最終如願以償得到他所想要的職位及收入,但是望著遙遙無期的退休金目標,過著數饅頭般的日子,始終看不到終點,心中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唯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能幫助我們撐過致富前的漫長過程,心流大師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說:「那些整日努力工作的成功人士,都說自己沒有一天在工作。」

美國心理學家Frederick Herzberg提出,使人堅持下去的最好動機,不是金錢這種外在酬賞,而是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有貢獻的內在動機。

     

保持專注力

打坐

人們一整天都在對抗渴望,在資訊爆發的時代,網路上可以無數的文章、影片、音樂、社群資訊等等,事實上人的注意力是有價值的,當我們在使用社群、網路時,同時也將寶貴的注意力流失掉了。

大腦提供的認知資源並非取之不竭,人無法長時間維持最佳效率,過多的目標人無法專注,通常會使人變笨,意志力變弱,可能會做出較差的決策、失誤。

試著過更簡單的生活,節約認知資源,減少擁有的東西、行程、選擇、不必要的事,將心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致富的力量

作者簡介

廖偉玲(Melody Liao)


諮商心理師,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曾任《富比士》(Forbes)百大企業應用開發經理、亞東醫院精神科實習心理師、九型人格與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講師、旭立文教基金會員工協助方案合作講師。

自陽明大學遺傳所畢業後,決定離開實驗室選擇與「人」有關的工作,進入上市醫療器材公司從事客戶開發。經過多年業務工作,又看遍坊間商管與心理學的書,發現所有的成功都與「心」有關,於是重返學校攻讀工商心理與諮商輔導,取得心理師執照。


   

結語

在我還沒讀過(富爸爸窮爸爸)書之前,我對於賺錢真的是一竅不通,當時我甚至不知道,世上有人靠著被動收入不工作過生活的,過了不久看過(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設定了我腦中良好金錢觀的基礎,一路走來到現在,我依舊在追逐我的夢想,(致富的力量)一書中,提出許多案例分析驗證,腦袋中的思維與金錢有密切的關係,比其(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更具說服力,很值得推薦的好書。

   

本文載自Dio致富教室,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點粉絲團

money-640x250.jpg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