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經濟環境持續欠佳,日前主計處公布國內失業人口增加、職場流動率創3年來新低、勞工實質薪資水準倒退14年等警訊。面對這種「無感經濟」,上班族很無力,自然更不敢奢望老闆會加薪,只求別放無薪假或被裁員就好。 薪水不好賺,偏偏物價來搗亂。這幾年,吃的、喝的、用的,價格是年年調漲,預期這種「薪水結凍、物價波動」的情況還會維持一段很長時間,也讓每個家庭的「家計帳」面臨空前危機。 我們可以把家計帳想像成一個水槽,薪水就像每月穩定流進水槽的水,各種開銷就像流出去的水。 目前流進水槽的水不斷減少(凍薪+通膨=實質減薪),退休後流進水槽的水也下降(勞保等退休金縮水);更可怕的是,現金流出卻不斷增加,而且水槽還有破洞危機(例如勞保、健保財務惡化,民眾提繳率得增加),根據統計,至少有8個家計大敵,會讓水槽提早進入「空槽期」。 大敵1:通貨膨脹 每年通膨3% 等於減薪1成 現象:台灣10月分通膨年增率為2.36%,但是食物類漲4.24%、一般家庭購買頻率較高的非耐久性消費品(如食物、能源、衛生紙、牙膏等民生用品)則上漲5.32%,遠高於總指數的漲幅。 50元便當越來越少、商品凍漲但容量縮水、小吃店的價目表用紅紙改價,這些現象就叫通膨,而且只來就「回不去了」。很多有記帳的民眾表示,跟以往相較,消費內容相同,但是每月平均多付約3千元,如果月薪3萬元,等於減薪1成。 省錢,可以不看電影、不去唱KTV、不出國旅遊,但是卻不能不吃飯、不上廁所、不用水電瓦斯⋯⋯,物價上漲,尤其是漲到非耐久性消費品時,就是受薪族完全無法節省的民生需求。 從金融海嘯爆發後至今,先進國央行的印鈔量已近10兆美元,過多的熱錢四處流竄,造就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也讓物價隨之波動,雖然目前還不到嚴重通膨階段,但通膨絕對會減弱薪資所得的購買力,更慘的是,上班族的薪資並未跟著通膨上調,甚至還「倒退」至14年前的水準。 大敵2:稅費調漲 稅費增加 未來躲不掉 現象:美國「財政懸崖」逼近眼前,專家說,要解決財政懸崖只有3條路可走:減少支出、取消減稅、加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說:「加稅是早晚的事,因為新加坡已開始老化,社會福利卻不斷增加」。 過去大家常諷刺「中華民國萬萬稅」,台灣稅目雖然多,其實近年減稅多於加稅,根據財政部統計,過去3年來政府減稅10餘項,每年減稅金額從110∼495億元不等,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在全世界也偏低。 但是國家財政已亮紅燈,98年度中央政府預算赤字合計達4423億元,占GDP 比重3.5% ; 99年度赤字亦達4316億元,占GDP 3.2%,100年政府總預算書中就已點明,「我國的財政問題值得正視」。 年度預算赤字,代表年度收支軋不平,必須寅吃卯糧。再看政府潛在負債,根據主計處的資料,中央及地方政府潛在負債已達13兆元。國際上對國家負債的警戒值是只要廣義的負債超過 GDP 就有問題,「以國際定義而言,我國早已超過GDP 的危機上限」,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 要怎麼改善預算赤字與潛在負債呢?也是「減少公共支出、取消減稅、加稅」。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很早就幫政府敲過計算機,以勞保與退撫缺口約共8兆元來看,即使1年增稅2千億元,也要補40年。 全民賺錢能力下降、政府逐漸變窮、年度預算出現赤字、潛在負債越積越多,於是油價、電價、證所稅、奢侈稅、豪宅稅、健保稅、勞保費⋯⋯,不是調漲、就是新增,下一波被認為已經「準備好」的還有房屋稅、地價稅,稅費齊漲是家計躲不掉的未來。 大敵3:養房養車 養車傷10年 養房揹20年 現象:蔡先生花了32萬買下一輛中古車小白,但每個月的開銷接踵而至,統計10年下來,足以買下一台百萬新車;陳先生3年前買了一間市價1300萬的房子,房貸月繳5萬元,面對不景氣的大環境,他很擔心被減薪或失業,繼而養不起房子。 5子登科,過去被認為是男人成就的肯定,特別是其中的房子與車子,因為可以彰顯財富,很多人拼了命也要當屋奴、車奴,但是養房、養車,往往是家計簿最沈重的兩大開銷。 買房子除了初期要付的交易成本,如契稅、印花稅等等之外,後續的養房成本還包括:地價稅、房屋稅、房貸、管理費、修繕費、產險費⋯⋯,其中成本最重的就是房貸利息,房貸額度越高、借貸期越長、利率越高,利息總額也越多。 養房成本繁重,至少還有增值的期待,但養車肯定是貶值,因為新車一落地,身價就打了8折,車齡越老越不值錢。雖說養車不值,但根據交通部於2010年對自用小客車所做調查,問及未來3年內是否考慮完全使用公共運輸工具來代替自用小客車?結果只有17.7% 的車主會考慮。 大敵4:醫療費用 年紀越長 醫療花費越多 現象:中年父親因獨子罹患腦瘤,向健保局申請核准「標靶藥物」卻遭退回,憤而跑到19樓頂,大喊「救救我兒子!求求給我藥!」警方與健保局人員歷經50分鐘談判,承諾一定協助解決,「為子求藥」的父親才答應下來。 癌症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從新聞事件來看,年輕人甚至小孩都有罹癌風險,標靶藥或新藥通常被當成救命藥。但是新藥上市後因受到專利保護,價格特別昂貴,等到健保同意全額給付或是差額給付,可能要好幾年,無法自費的癌症病患,可能等不了這麼久。 但是每年動輒數百萬元的標靶藥物,不是一般上班族或依靠勞保退休金的人可以負荷,中信銀個金財富管理產品處理財規畫部副總黃培直表示,曾有位客戶過去月入10萬元,算是高薪族,但是50歲時罹患肝癌,抗癌代價是全家積蓄歸零,甚至還揹上負債。 就算沒有罹患棘手的癌症,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加上新藥、新醫療科技,老後的醫療費用也是節節上升。根據衛生署統計,一生所需住院費用有半數是發生在60歲以後; 70歲以後的醫療費用,甚至比2、30歲時高出10倍,醫療開銷大敵,不能等到老後再去應付。大敵5:長期照護10年照護 花費500萬元現象:「孝子勒死失智老母」,這是最近被討論的社會新聞。另一則「失業男遺棄老母,寧願坐牢」,也是之前的真實事件。遺棄老父老母,除了道德良心的不安,還會觸犯刑法的「親屬間遺棄罪」,但回歸經濟現實,若有親人需要長期照護,除非有家人全天候stand by,否則就要尋求外籍或本國籍看護,前者費用較低但條件嚴格;後者不限條件但是費用驚人。機構照護是目前的主力,每月平均2.5萬∼3萬元;失能狀態越嚴重,適合機構的條件越嚴格,月費也越高,每月3.5∼4萬元跑不掉,且醫藥費另計。長期照護10年,花費大約500萬元左右。根據國民健康局於2008年底統計,台灣需要長期照護者約60萬人,以長者為主。內政部於2007年間開始推出「長期照護10年計畫」,提供多項支援,接受該計畫服務人數年年激增,但是社會悲劇仍不斷發生,顯然政府的照護網不足。黃培直表示,長者或是自己,未來都有可能需要長期照護,而且長期照護不像子女教育金,有一個明確目標,前者延續期間難以估計,可說是威脅家計安全的首要大敵。大敵6:人情債務背負債 冒風險、毀一生現象:名廚阿基師的母親不識字,好心幫人做保,結果對方欠債逃走,沒多久父親過世,當年尚未成名的阿基師,扛下母親做保欠下的800萬元債務,代價是賣掉2間房子、狂兼4份差。親友跟你借錢,以及幫親友做保人,都算是「人情債務」,前者是立刻就要掏出錢來,只能量力而為,風險較好控制;後者是用自己的信用做擔保,風險難控制,因此民間通常會形容「保人=人呆」。不景氣,親朋好友突然面對無薪假、甚至被迫減薪或失業的機率大增,而當收入來源頓失依靠,平日又沒有預先儲糧、備妥生活備用金,日子立刻陷入困境;或是,碰上無法預期的意外事件,臨時急需大筆現金周轉⋯⋯發生這些狀況時,自然就很容易接獲親朋好友的「緊急借貸」電話,此時,你是借?還是不借?不借,暫時保住自己的荷包;借了,自己的荷包可能保不住。借與不借,都在一念之間,雖說「救急不救窮」,但這確實是家計上的一個潛在漏洞。大敵7:金融詐騙損失少則數十萬 多則千萬元現象:台北一位長者,接到「兒子」哭泣求救電話,趕緊把定存解約,按照歹徒電話指示,把裝著60萬元的紙袋放在公園某處角落,後來聯絡上到澳洲旅行的兒子,才知道碰上詐騙集團。近年來,台灣各種詐騙案層出不窮,甚至要設立反詐騙專線,根據165專線系統統計,建置8年多來(2004年4月∼2012年10月),受理轉介民眾詐欺被害案件高達8萬7千餘件,因提供諮詢而有效預防民眾被騙金額達102億元,成功攔阻金額達7億5千萬元,其中超過100萬元者有118件,攔阻單件最高金額為1065萬元。從統計數據可知,詐騙無所不在,騙術不斷翻新,即使自己提高警覺,家人仍有可能上當,特別是單獨在家中的長者,被詐騙機率最高。如果被騙金錢追討不回來,詐騙破財等於是家計潛在敵人,不能不小心防範。大敵8:啃老族養到靠爸族 千萬元起跳現象:數月前台灣有則「孽女啃老族弒母奪產」新聞,獨生女好吃懶做,一直處心積慮圖謀父母房產,拿著母親照片到美容院化老妝,想冒充母親到銀行盜領存款,還夥同男友寫好房產過戶委任狀,逼母親簽字不成,竟發狠下毒手。養一個小孩念到研究所,如果都是就讀私立明星學校,要花多少錢?答案是: 1000萬元跑不掉!下這麼重本的投資,子女成材也就罷了,但是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說過:「投資在小孩身上的錢,往往是跟小孩的資質成反比。」很多用錢砸出來的小孩,往往眼高手低,最後還是成為「靠爸族」。結果就是,80歲老父母養50歲子女,就算萬幸沒養出靠爸族,多半還是要幫忙照養第3代。根據主計處於2011年間所做的「中老年狀況調查」,需要撫養15歲以下(外)孫子女的比例,呈現越老越上升的現象,65歲以上老者,有將近3成要負擔第3代的生活費。財務始終無法獨立的第2代、第2代養不起的第3代,當然都是家計大敵,當縮水的退休金碰上養3代的無奈時,那真的是個養不起的未來。 大敵5:長期照護 10年照護 花費500萬元 現象:「孝子勒死失智老母」,這是最近被討論的社會新聞。另一則「失業男遺棄老母,寧願坐牢」,也是之前的真實事件。 遺棄老父老母,除了道德良心的不安,還會觸犯刑法的「親屬間遺棄罪」,但回歸經濟現實,若有親人需要長期照護,除非有家人全天候stand by,否則就要尋求外籍或本國籍看護,前者費用較低但條件嚴格;後者不限條件但是費用驚人。 機構照護是目前的主力,每月平均2.5萬∼3萬元;失能狀態越嚴重,適合機構的條件越嚴格,月費也越高,每月3.5∼4萬元跑不掉,且醫藥費另計。長期照護10年,花費大約500萬元左右。 根據國民健康局於2008年底統計,台灣需要長期照護者約60萬人,以長者為主。內政部於2007年間開始推出「長期照護10年計畫」,提供多項支援,接受該計畫服務人數年年激增,但是社會悲劇仍不斷發生,顯然政府的照護網不足。 黃培直表示,長者或是自己,未來都有可能需要長期照護,而且長期照護不像子女教育金,有一個明確目標,前者延續期間難以估計,可說是威脅家計安全的首要大敵。 大敵6:人情債務 背負債 冒風險、毀一生 現象:名廚阿基師的母親不識字,好心幫人做保,結果對方欠債逃走,沒多久父親過世,當年尚未成名的阿基師,扛下母親做保欠下的800萬元債務,代價是賣掉2間房子、狂兼4份差。 親友跟你借錢,以及幫親友做保人,都算是「人情債務」,前者是立刻就要掏出錢來,只能量力而為,風險較好控制;後者是用自己的信用做擔保,風險難控制,因此民間通常會形容「保人=人呆」。 不景氣,親朋好友突然面對無薪假、甚至被迫減薪或失業的機率大增,而當收入來源頓失依靠,平日又沒有預先儲糧、備妥生活備用金,日子立刻陷入困境;或是,碰上無法預期的意外事件,臨時急需大筆現金周轉⋯⋯發生這些狀況時,自然就很容易接獲親朋好友的「緊急借貸」電話,此時,你是借?還是不借? 不借,暫時保住自己的荷包;借了,自己的荷包可能保不住。借與不借,都在一念之間,雖說「救急不救窮」,但這確實是家計上的一個潛在漏洞。 大敵7:金融詐騙 損失少則數十萬 多則千萬元 現象:台北一位長者,接到「兒子」哭泣求救電話,趕緊把定存解約,按照歹徒電話指示,把裝著60萬元的紙袋放在公園某處角落,後來聯絡上到澳洲旅行的兒子,才知道碰上詐騙集團。 近年來,台灣各種詐騙案層出不窮,甚至要設立反詐騙專線,根據165專線系統統計,建置8年多來(2004年4月∼2012年10月),受理轉介民眾詐欺被害案件高達8萬7千餘件,因提供諮詢而有效預防民眾被騙金額達102億元,成功攔阻金額達7億5千萬元,其中超過100萬元者有118件,攔阻單件最高金額為1065萬元。 從統計數據可知,詐騙無所不在,騙術不斷翻新,即使自己提高警覺,家人仍有可能上當,特別是單獨在家中的長者,被詐騙機率最高。如果被騙金錢追討不回來,詐騙破財等於是家計潛在敵人,不能不小心防範。 大敵8:啃老族 養到靠爸族 千萬元起跳 現象:數月前台灣有則「孽女啃老族弒母奪產」新聞,獨生女好吃懶做,一直處心積慮圖謀父母房產,拿著母親照片到美容院化老妝,想冒充母親到銀行盜領存款,還夥同男友寫好房產過戶委任狀,逼母親簽字不成,竟發狠下毒手。 養一個小孩念到研究所,如果都是就讀私立明星學校,要花多少錢?答案是: 1000萬元跑不掉!下這麼重本的投資,子女成材也就罷了,但是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說過:「投資在小孩身上的錢,往往是跟小孩的資質成反比。」很多用錢砸出來的小孩,往往眼高手低,最後還是成為「靠爸族」。 結果就是,80歲老父母養50歲子女,就算萬幸沒養出靠爸族,多半還是要幫忙照養第3代。根據主計處於2011年間所做的「中老年狀況調查」,需要撫養15歲以下(外)孫子女的比例,呈現越老越上升的現象,65歲以上老者,有將近3成要負擔第3代的生活費。 財務始終無法獨立的第2代、第2代養不起的第3代,當然都是家計大敵,當縮水的退休金碰上養3代的無奈時,那真的是個養不起的未來。 延伸閱讀: >>避開錢坑,精省養房、養車 >>4個方法,不怕退休金打折 >>5大方案,轉移老病殘風險    

聰明對抗8個家計大敵

2012/12/02
理財 , 省錢 , 通貨膨脹 , 養房 , 養車 , 醫療費 , 長照 , 債務 , 詐騙 , 啃老族


經濟環境持續欠佳,日前主計處公布國內失業人口增加、職場流動率創3年來新低、勞工實質薪資水準倒退14年等警訊。面對這種「無感經濟」,上班族很無力,自然更不敢奢望老闆會加薪,只求別放無薪假或被裁員就好。

薪水不好賺,偏偏物價來搗亂。這幾年,吃的、喝的、用的,價格是年年調漲,預期這種「薪水結凍、物價波動」的情況還會維持一段很長時間,也讓每個家庭的「家計帳」面臨空前危機。

我們可以把家計帳想像成一個水槽,薪水就像每月穩定流進水槽的水,各種開銷就像流出去的水。

目前流進水槽的水不斷減少(凍薪+通膨=實質減薪),退休後流進水槽的水也下降(勞保等退休金縮水);更可怕的是,現金流出卻不斷增加,而且水槽還有破洞危機(例如勞保、健保財務惡化,民眾提繳率得增加),根據統計,至少有8個家計大敵,會讓水槽提早進入「空槽期」。


大敵1:通貨膨脹
每年通膨3% 等於減薪1成


現象台灣10月分通膨年增率為2.36%,但是食物類漲4.24%、一般家庭購買頻率較高的非耐久性消費品(如食物、能源、衛生紙、牙膏等民生用品)則上漲5.32%,遠高於總指數的漲幅。

50元便當越來越少、商品凍漲但容量縮水、小吃店的價目表用紅紙改價,這些現象就叫通膨,而且只來就「回不去了」。很多有記帳的民眾表示,跟以往相較,消費內容相同,但是每月平均多付約3千元,如果月薪3萬元,等於減薪1成。

省錢,可以不看電影、不去唱KTV、不出國旅遊,但是卻不能不吃飯、不上廁所、不用水電瓦斯⋯⋯,物價上漲,尤其是漲到非耐久性消費品時,就是受薪族完全無法節省的民生需求。

從金融海嘯爆發後至今,先進國央行的印鈔量已近10兆美元,過多的熱錢四處流竄,造就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也讓物價隨之波動,雖然目前還不到嚴重通膨階段,但通膨絕對會減弱薪資所得的購買力,更慘的是,上班族的薪資並未跟著通膨上調,甚至還「倒退」至14年前的水準。


大敵2:稅費調漲
稅費增加 未來躲不掉


現象美國「財政懸崖」逼近眼前,專家說,要解決財政懸崖只有3條路可走:減少支出、取消減稅、加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說:「加稅是早晚的事,因為新加坡已開始老化,社會福利卻不斷增加」。

過去大家常諷刺「中華民國萬萬稅」,台灣稅目雖然多,其實近年減稅多於加稅,根據財政部統計,過去3年來政府減稅10餘項,每年減稅金額從110∼495億元不等,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在全世界也偏低。

但是國家財政已亮紅燈,98年度中央政府預算赤字合計達4423億元,占GDP 比重3.5% ; 99年度赤字亦達4316億元,占GDP 3.2%,100年政府總預算書中就已點明,「我國的財政問題值得正視」。

年度預算赤字,代表年度收支軋不平,必須寅吃卯糧。再看政府潛在負債,根據主計處的資料,中央及地方政府潛在負債已達13兆元。國際上對國家負債的警戒值是只要廣義的負債超過 GDP 就有問題,「以國際定義而言,我國早已超過GDP 的危機上限」,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

要怎麼改善預算赤字與潛在負債呢?也是「減少公共支出、取消減稅、加稅」。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很早就幫政府敲過計算機,以勞保與退撫缺口約共8兆元來看,即使1年增稅2千億元,也要補40年。

全民賺錢能力下降、政府逐漸變窮、年度預算出現赤字、潛在負債越積越多,於是油價、電價、證所稅、奢侈稅、豪宅稅、健保稅、勞保費⋯⋯,不是調漲、就是新增,下一波被認為已經「準備好」的還有房屋稅、地價稅,稅費齊漲是家計躲不掉的未來。


大敵3:養房養車
養車傷10年 養房揹20年


現象:蔡先生花了32萬買下一輛中古車小白,但每個月的開銷接踵而至,統計10年下來,足以買下一台百萬新車;陳先生3年前買了一間市價1300萬的房子,房貸月繳5萬元,面對不景氣的大環境,他很擔心被減薪或失業,繼而養不起房子。

5子登科,過去被認為是男人成就的肯定,特別是其中的房子與車子,因為可以彰顯財富,很多人拼了命也要當屋奴、車奴,但是養房、養車,往往是家計簿最沈重的兩大開銷。

買房子除了初期要付的交易成本,如契稅、印花稅等等之外,後續的養房成本還包括:地價稅、房屋稅、房貸、管理費、修繕費、產險費⋯⋯,其中成本最重的就是房貸利息,房貸額度越高、借貸期越長、利率越高,利息總額也越多。

養房成本繁重,至少還有增值的期待,但養車肯定是貶值,因為新車一落地,身價就打了8折,車齡越老越不值錢。雖說養車不值,但根據交通部於2010年對自用小客車所做調查,問及未來3年內是否考慮完全使用公共運輸工具來代替自用小客車?結果只有17.7% 的車主會考慮。


大敵4:醫療費用
年紀越長 醫療花費越多


現象中年父親因獨子罹患腦瘤,向健保局申請核准「標靶藥物」卻遭退回,憤而跑到19樓頂,大喊「救救我兒子!求求給我藥!」警方與健保局人員歷經50分鐘談判,承諾一定協助解決,「為子求藥」的父親才答應下來。

癌症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從新聞事件來看,年輕人甚至小孩都有罹癌風險,標靶藥或新藥通常被當成救命藥。但是新藥上市後因受到專利保護,價格特別昂貴,等到健保同意全額給付或是差額給付,可能要好幾年,無法自費的癌症病患,可能等不了這麼久。

但是每年動輒數百萬元的標靶藥物,不是一般上班族或依靠勞保退休金的人可以負荷,中信銀個金財富管理產品處理財規畫部副總黃培直表示,曾有位客戶過去月入10萬元,算是高薪族,但是50歲時罹患肝癌,抗癌代價是全家積蓄歸零,甚至還揹上負債。

就算沒有罹患棘手的癌症,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加上新藥、新醫療科技,老後的醫療費用也是節節上升。根據衛生署統計,一生所需住院費用有半數是發生在60歲以後; 70歲以後的醫療費用,甚至比2、30歲時高出10倍,醫療開銷大敵,不能等到老後再去應付。

大敵5:長期照護
10年照護 花費500萬元


現象「孝子勒死失智老母」,這是最近被討論的社會新聞。另一則「失業男遺棄老母,寧願坐牢」,也是之前的真實事件。

遺棄老父老母,除了道德良心的不安,還會觸犯刑法的「親屬間遺棄罪」,但回歸經濟現實,若有親人需要長期照護,除非有家人全天候stand by,否則就要尋求外籍或本國籍看護,前者費用較低但條件嚴格;後者不限條件但是費用驚人。

機構照護是目前的主力,每月平均2.5萬∼3萬元;失能狀態越嚴重,適合機構的條件越嚴格,月費也越高,每月3.5∼4萬元跑不掉,且醫藥費另計。長期照護10年,花費大約500萬元左右。

根據國民健康局於2008年底統計,台灣需要長期照護者約60萬人,以長者為主。內政部於2007年間開始推出「長期照護10年計畫」,提供多項支援,接受該計畫服務人數年年激增,但是社會悲劇仍不斷發生,顯然政府的照護網不足。

黃培直表示,長者或是自己,未來都有可能需要長期照護,而且長期照護不像子女教育金,有一個明確目標,前者延續期間難以估計,可說是威脅家計安全的首要大敵。


大敵6:人情債務
背負債 冒風險、毀一生


現象:名廚阿基師的母親不識字,好心幫人做保,結果對方欠債逃走,沒多久父親過世,當年尚未成名的阿基師,扛下母親做保欠下的800萬元債務,代價是賣掉2間房子、狂兼4份差。

親友跟你借錢,以及幫親友做保人,都算是「人情債務」,前者是立刻就要掏出錢來,只能量力而為,風險較好控制;後者是用自己的信用做擔保,風險難控制,因此民間通常會形容「保人=人呆」。

不景氣,親朋好友突然面對無薪假、甚至被迫減薪或失業的機率大增,而當收入來源頓失依靠,平日又沒有預先儲糧、備妥生活備用金,日子立刻陷入困境;或是,碰上無法預期的意外事件,臨時急需大筆現金周轉⋯⋯發生這些狀況時,自然就很容易接獲親朋好友的「緊急借貸」電話,此時,你是借?還是不借?

不借,暫時保住自己的荷包;借了,自己的荷包可能保不住。借與不借,都在一念之間,雖說「救急不救窮」,但這確實是家計上的一個潛在漏洞。


大敵7:金融詐騙
損失少則數十萬 多則千萬元


現象:台北一位長者,接到「兒子」哭泣求救電話,趕緊把定存解約,按照歹徒電話指示,把裝著60萬元的紙袋放在公園某處角落,後來聯絡上到澳洲旅行的兒子,才知道碰上詐騙集團。

近年來,台灣各種詐騙案層出不窮,甚至要設立反詐騙專線,根據165專線系統統計,建置8年多來(2004年4月∼2012年10月),受理轉介民眾詐欺被害案件高達8萬7千餘件,因提供諮詢而有效預防民眾被騙金額達102億元,成功攔阻金額達7億5千萬元,其中超過100萬元者有118件,攔阻單件最高金額為1065萬元。

從統計數據可知,詐騙無所不在,騙術不斷翻新,即使自己提高警覺,家人仍有可能上當,特別是單獨在家中的長者,被詐騙機率最高。如果被騙金錢追討不回來,詐騙破財等於是家計潛在敵人,不能不小心防範。


大敵8:啃老族
養到靠爸族 千萬元起跳


現象:數月前台灣有則「孽女啃老族弒母奪產」新聞,獨生女好吃懶做,一直處心積慮圖謀父母房產,拿著母親照片到美容院化老妝,想冒充母親到銀行盜領存款,還夥同男友寫好房產過戶委任狀,逼母親簽字不成,竟發狠下毒手。

養一個小孩念到研究所,如果都是就讀私立明星學校,要花多少錢?答案是: 1000萬元跑不掉!下這麼重本的投資,子女成材也就罷了,但是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說過:「投資在小孩身上的錢,往往是跟小孩的資質成反比。」很多用錢砸出來的小孩,往往眼高手低,最後還是成為「靠爸族」。

結果就是,80歲老父母養50歲子女,就算萬幸沒養出靠爸族,多半還是要幫忙照養第3代。根據主計處於2011年間所做的「中老年狀況調查」,需要撫養15歲以下(外)孫子女的比例,呈現越老越上升的現象,65歲以上老者,有將近3成要負擔第3代的生活費。

財務始終無法獨立的第2代、第2代養不起的第3代,當然都是家計大敵,當縮水的退休金碰上養3代的無奈時,那真的是個養不起的未來。

bnmoney-640x250.jpg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