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保險獎 精選頻道 購物車(0) 序號開通 影音課程 登入/註冊
在投資理財的行為上,過去耳熟能詳的理想狀態是:愈早開始投資愈好,隨著時間累積,財富也不斷累積。年輕時、有足夠的時間本錢,可以做大膽的高風險投資;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離退休時間愈近,風險承受度愈低,投資人此時就應該趨向保守型投資。 因此,許多專家學者都會提供一個資產配置的小口訣,就是「100減去歲數」,得到的數字就是投資人目前可以配置的股票比重,其他部分就是債券和現金。例如,30歲的年輕人,可以把7成資金放在風險較高的股票標的,剩下的3成放在定存、債券等穩當的投資上;但如果是50歲的投資人,5成以上的資金就要轉為定存與債券了,股票的比重就得降低到5成以下。 時間有限  如何兼顧風險與報酬? 以上所說的都是傳統的投資理財觀念。但是,實際狀態卻顯然不是如此。現在大環境的殘酷現況是:起薪倒退回到10年前水準,偏偏現代人又有及時行樂的心態,35歲前有積蓄的人並不多,等到真正認真思考該進行理財,通常是到了中年之後。只是,大家又巴不得能早點退休享福,在「掐頭去尾」之後,投資年限被壓縮到只剩10幾年。 然後,現代人壽命不斷延長,退休後必須要應付20、30年的生活費,於是,理財時間變短,卻又希望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老本當退休金。因此,許多人為了在短時間內達到目標,不得不選擇高風險、高報酬的產品,完全顛覆了傳統的理財觀——年紀愈大、風險性低的資產比重應該愈低。 這樣的行為,挑戰理財規畫專家們的能耐,究竟年紀較大的投資人,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報酬率和風險呢?——亦即風險要顧,投資人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的現實也要顧。 保誠投信專案管理暨電子商務部經理蔡奇益說:「過去年紀愈大、理財行為必須愈保守的觀念,跟現在環境現況比起來,確實出現了執行上的難度,我認為這個觀念可以做些微調整。」 富鴻理財公司副總經理王麗文也說:「這個觀念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有一些解決之道,如果投資人能充分了解這些解決方案,就有機會平衡理想與現實互相牴觸的矛盾現象。」 美國精算師與加州高斯達財務顧問公司總經理唐志倫強調,無論在美國或是台灣,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必定不夠,自備退休金是一定要有的觀念,就算晚開始,還是有一些工具能達到較好報酬、較低風險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跟著大環境變動來改變工具」。 為了解決許多35歲以上投資人的兩難困境,專家們提出幾個跟傳統稍有不同的方法與觀念,讓想要「趕進度」的人,不至於因為風險太高擔心受怕,卻又能達到一個合理的財富目標。 觀念1 風險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 「在拼死拼活之前先想想,你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王麗文和蔡奇益不約而同,提出這個觀念。薪資低、晚理財已是不可否認的常態,不是只有少數人才有這個問題,與其空想著「我也要存1億元退休金」,不如好好精算,自己真正退休所需。 「行政院統計,現在各行各業的平均薪資是4萬元,退休後因為小孩也大了,必須買的東西之前也買了,日常開支應該比上班時低,約莫抓個3萬元。扣除掉勞保年金或國民年金的支付,一般人自備1000萬元,就算合理。」蔡奇益分析。 王麗文舉例,身邊有個醫生朋友,不斷的為要如何存到3000萬煩惱,希望報酬率能再拉高,但她精算對方的生活開支之後,發現其實只要1300萬元就夠了。「坊間會做調查,可能認知中2000萬元才是足夠的,但是每個人狀況不一樣,要根據自身條件來設定目標,才不會自己嚇自己!」   小 提 醒 治標前先治本,到底冒高風險趕進度,有沒有必要?拼命攢到的一堆退休金,會不會最後都是留給別人花呢?即使理財時間短,也不見得須要冒險。 觀念2 有時候必須練習妥協 「35歲開始理財不算晚,但是如果是55歲才要開始,離退休只剩10年左右時間,那我只能說,請學著妥協。」王麗文強調,再晚也要有個限度,如果離退休沒剩幾年,那麼要不就更晚退休,要不就是節衣縮食降低生活品質。 妥協,是為了至少不會落得一無所有。蔡奇益說,「當年紀超過50歲、卻還沒存下什麼錢的人,我只能建議他按照傳統配置,多買債券型商品,這時候只能以保住本金為優先,投資獲利是其次了。退休後的生活,自己也要懂得節制。」   小 提 醒 當風險承受度降為零,沒有專家願意建議積極投資,所以,對於還是想「試試看」的人,就要承擔連基本生活都不保的可能後果。 延伸閱讀: >>晉身富豪的最後機會,35歲學投資 >>侯秀靜靠基金賺2千萬 >>47歲退休,陳揚明的遲到早退人生 >>不怕起步晚,陳聖儀46歲開始趕進度 >>20年存2千萬私房秘訣 >>6招讓你晚投資早退休​   @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Money錢官網會員   Money錢8月號精彩文章搶先看: 【封面故事】檔檔股票大賺2~3倍 價值投資高手的犀利獵股術 【特別企畫】避開壓垮家庭經濟的最大風險,我的長照險一把罩​   觀念3 想趕進度沒問題   前提是懂得愈多、風險愈少 前2項屬於「打消妄念」的作法,但想必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妥協,希望能「創造未來」。如果是這樣,那先要有心理準備:想要積極投資、快速致富,自己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具備更多條件。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風險來自於操作難度高、波動度高,所以一般人無法掌握。但是,如果願意用功學習,吸收資訊,鍛鍊對趨勢波動的判斷功力,那就能降低所謂的風險了。」王麗文說,想要賺的比別人快,當然要比別人更用功,身手要更好。 唐志倫也強調,如果能靈活搭配大環境現狀換投資工具,同樣是降低風險的好方法。理財工具風險屬性由高而低分別是:連動債、外匯、期貨、股票、基金、債券、票券、銀行定存、保險。利率低時,找風險高的投資工具投資;利率高時,則往風險低的投資工具移動,在靈活變動中,兼顧降低風險和投資效益。   小 提 醒 體諒現在投資人的處境,專家不排斥短時間內要追求高報酬,但是,連專業經理人都無法精準掌握每一次波段,投資人花在研究投資的努力更要加倍。 觀念4 就算時間不多   也要耐心守紀律 「人只要一急,賭性就會冒出來,也會因為壓力大自亂陣腳,這是因心理狀態造成的額外風險。」王麗文和蔡奇益說,時間不多,所以改為選擇報酬率較高的商品,但是該有的紀律和耐心,照樣不能少,才能賺得到大波段。 蔡奇益強調,認清長期趨勢搭配定期定額,是他認為在有限時間下,最妥善的方法。現階段最確定的是,新興市場的崛起和環保節能都是時代轉換下,能夠延續很久的趨勢。「鎖定1個能走20年的趨勢,不間斷的定期定額,忍耐景氣循環,跟其他投資方式比起來,我覺得效益還是相對較高的!」 王麗文補充,「掌握趨勢後,拉長投資時間低買高賣,例如台股5000點以下買,8000點以上賣,這一買一賣的時機點,也許要等到2、3年之久,但是獲利卻很可觀。」她認為高配息的龍頭股、台股的ETF,在做過研究的前提下買進,平均每年要獲利10~15%並不困難,搭配嚴守紀律,10幾年的投資時間也就夠了。   小 提 醒 時間愈少,自己的情緒要愈穩定。產品對了,趨勢對了,但方法錯了還是一樣沒用。本來可以降低風險的,最後卻因為自己情緒控管不當,反而讓風險倍增。 觀念5 不論被迫退休或很想退休 都要「退而不休」 投資是一場戰役,一旦加入,後方必須有源源不絕的銀彈供應,這也是專家們強調的:「本業收入要顧好,才有資格做投資。」 尤其現在的職場環境充滿變數,就算自己想要刻苦耐勞,多做幾年再退休,也得公司願意才行,甚至更常見到的是被逼提早退休。因此,在財富趕進度的同時,不要荒廢了本業收入,本末倒置,沒有銀彈支援怎麼打仗?更遑論提早戰勝。 蔡奇益說,必須設想在財富目標達到前,都能保障一份穩定收入,即使在財富目標達到後,也要預想自己有什麼第二專長,能在退休後補貼生活開支。「這也是著眼於大環境改變,投資人要有自覺,退而不休才是王道。」   小 提 醒 用工作能力輔助降低投資風險,就算因為冒風險而導致投資失利,也不怕流落街頭,這也是趕進度的人必備的重要觀念。 觀念6 沒有開始投資 才是最大的風險 想想有點讓人洩氣,現實環境不像以前那樣容易賺錢,人的個性也總是帶著惰性,想要晚投資、高獲利,要克服的問題還真不少。但無論如何,有做總是有進度,最怕到了退休前還是什麼都不做,最後只能等待社會救濟。 「沒有開始投資,比進行任何投資都擔負更大的風險。」王麗文說,就算是買樂透也好,至少起而行,有開始。想再多、算再多、學再多,一定要有行動力才行!(本文摘錄自《Money錢》29期封面故事)   小 提 醒 不管多晚起步、冒的風險多高,都好過不做投資。   延伸閱讀: >>晉身富豪的最後機會,35歲學投資 >>侯秀靜靠基金賺2千萬 >>47歲退休,陳揚明的遲到早退人生 >>不怕起步晚,陳聖儀46歲開始趕進度 >>20年存2千萬私房秘訣 >>6招讓你晚投資早退休​ Money錢8月號精彩文章搶先看: 【封面故事】檔檔股票大賺2~3倍 價值投資高手的犀利獵股術 【特別企畫】避開壓垮家庭經濟的最大風險,我的長照險一把罩​  

財富趕進度、又不想風險太高蝕老本,6招讓你晚投資早退休

2015/08/12
退休,高報酬,理財規畫

在投資理財的行為上,過去耳熟能詳的理想狀態是:愈早開始投資愈好,隨著時間累積,財富也不斷累積。年輕時、有足夠的時間本錢,可以做大膽的高風險投資;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離退休時間愈近,風險承受度愈低,投資人此時就應該趨向保守型投資。

因此,許多專家學者都會提供一個資產配置的小口訣,就是「100減去歲數」,得到的數字就是投資人目前可以配置的股票比重,其他部分就是債券和現金。例如,30歲的年輕人,可以把7成資金放在風險較高的股票標的,剩下的3成放在定存、債券等穩當的投資上;但如果是50歲的投資人,5成以上的資金就要轉為定存與債券了,股票的比重就得降低到5成以下。


時間有限 
如何兼顧風險與報酬?


以上所說的都是傳統的投資理財觀念。但是,實際狀態卻顯然不是如此。現在大環境的殘酷現況是:起薪倒退回到10年前水準,偏偏現代人又有及時行樂的心態,35歲前有積蓄的人並不多,等到真正認真思考該進行理財,通常是到了中年之後。只是,大家又巴不得能早點退休享福,在「掐頭去尾」之後,投資年限被壓縮到只剩10幾年。

然後,現代人壽命不斷延長,退休後必須要應付20、30年的生活費,於是,理財時間變短,卻又希望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老本當退休金。因此,許多人為了在短時間內達到目標,不得不選擇高風險、高報酬的產品,完全顛覆了傳統的理財觀——年紀愈大、風險性低的資產比重應該愈低。

這樣的行為,挑戰理財規畫專家們的能耐,究竟年紀較大的投資人,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報酬率和風險呢?——亦即風險要顧,投資人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的現實也要顧。

保誠投信專案管理暨電子商務部經理蔡奇益說:「過去年紀愈大、理財行為必須愈保守的觀念,跟現在環境現況比起來,確實出現了執行上的難度,我認為這個觀念可以做些微調整。」

富鴻理財公司副總經理王麗文也說:「這個觀念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有一些解決之道,如果投資人能充分了解這些解決方案,就有機會平衡理想與現實互相牴觸的矛盾現象。」

美國精算師與加州高斯達財務顧問公司總經理唐志倫強調,無論在美國或是台灣,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必定不夠,自備退休金是一定要有的觀念,就算晚開始,還是有一些工具能達到較好報酬、較低風險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跟著大環境變動來改變工具」。

為了解決許多35歲以上投資人的兩難困境,專家們提出幾個跟傳統稍有不同的方法與觀念,讓想要「趕進度」的人,不至於因為風險太高擔心受怕,卻又能達到一個合理的財富目標。



觀念1
風險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


「在拼死拼活之前先想想,你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王麗文和蔡奇益不約而同,提出這個觀念。薪資低、晚理財已是不可否認的常態,不是只有少數人才有這個問題,與其空想著「我也要存1億元退休金」,不如好好精算,自己真正退休所需。

「行政院統計,現在各行各業的平均薪資是4萬元,退休後因為小孩也大了,必須買的東西之前也買了,日常開支應該比上班時低,約莫抓個3萬元。扣除掉勞保年金或國民年金的支付,一般人自備1000萬元,就算合理。」蔡奇益分析。

王麗文舉例,身邊有個醫生朋友,不斷的為要如何存到3000萬煩惱,希望報酬率能再拉高,但她精算對方的生活開支之後,發現其實只要1300萬元就夠了。「坊間會做調查,可能認知中2000萬元才是足夠的,但是每個人狀況不一樣,要根據自身條件來設定目標,才不會自己嚇自己!」
 
小 提 醒
治標前先治本,到底冒高風險趕進度,有沒有必要?拼命攢到的一堆退休金,會不會最後都是留給別人花呢?即使理財時間短,也不見得須要冒險。


觀念2
有時候必須練習妥協


「35歲開始理財不算晚,但是如果是55歲才要開始,離退休只剩10年左右時間,那我只能說,請學著妥協。」王麗文強調,再晚也要有個限度,如果離退休沒剩幾年,那麼要不就更晚退休,要不就是節衣縮食降低生活品質。

妥協,是為了至少不會落得一無所有。蔡奇益說,「當年紀超過50歲、卻還沒存下什麼錢的人,我只能建議他按照傳統配置,多買債券型商品,這時候只能以保住本金為優先,投資獲利是其次了。退休後的生活,自己也要懂得節制。」

 
小 提 醒
當風險承受度降為零,沒有專家願意建議積極投資,所以,對於還是想「試試看」的人,就要承擔連基本生活都不保的可能後果。

延伸閱讀:

>>晉身富豪的最後機會,35歲學投資
>>侯秀靜靠基金賺2千萬
>>47歲退休,陳揚明的遲到早退人生
>>不怕起步晚,陳聖儀46歲開始趕進度

>>20年存2千萬私房秘訣
>>6招讓你晚投資早退休​

 

@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Money錢官網會員

 

Money錢8月號精彩文章搶先看:

【封面故事】檔檔股票大賺2~3倍 價值投資高手的犀利獵股術

【特別企畫】避開壓垮家庭經濟的最大風險,我的長照險一把罩​

 

money-640x250.jpg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文章未完,請登入繼續觀看)
立即登入會員,每天可免費閱讀5篇VIP文章!
或立即訂閱可無限閱讀!

理財工具推薦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APP

提供最優質的財經文章、影音

1.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2.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3.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

下載【Money錢 - 理財知識隨身讀】,提前預約財富自由!